于 波
(大連教育學院 高中教師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116021)
關于高中歷史學科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思考
于 波*
(大連教育學院 高中教師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116021)
結合2012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歷史學科命題特點和學考特征,探討歷史學科學業(yè)水平考試教學策略。
高中;歷史學科;學業(yè)水平考試;思考
遼寧省于2012年3月舉行了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我們稱其為“學考”。由于是遼寧省組織的首次考試,尚無經驗可循,致使高中歷史教師在新課教學、復習備考等方面產生諸多疑惑和迷惘。為此,筆者結合歷史學科學考命題特點和學考特征,探討高中歷史學科學業(yè)水平考試的教學策略。
1.指導性
本次學考歷史試卷命題嚴格執(zhí)行2012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考試范圍及能力要求”“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考試要求”,參照題型示例和樣卷確定試卷結構、題型、難易度、分值等,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2.基礎性
學考是水平性考試,旨在考查高中學生歷史學科所達到的學業(yè)水平。歷史學科考試的能力要求為“主要考查學生是否達到《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所規(guī)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課程目標?!盵1]考試性質和能力要求決定歷史試題具有基礎性。本次學考主要考查高中學生應知應會應具備的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沒有偏、怪、難的試題。
3.創(chuàng)新性
這次歷史學科命題依據(jù)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吸取多年前遼寧省會考的經驗和教訓,突出創(chuàng)新性,試題全部原創(chuàng),沒有成題和改編的試題,給每個考生提供公平考試的機會。另外,破除歷史考試就是“死記硬背”的傳統(tǒng)模式,本次學考試題命制以能力立意,試題不難,意在考查學生解讀信息、運用知識、描述事物以及論證問題等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4.現(xiàn)實性
“我們無法在身邊的生活中找到任何沒有歷史的事物,我們就生活在歷史中?!盵2]秉承歷史學科的特點和新課改理念,試題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規(guī)律和生活經驗以及學生熟悉的事物,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讓學生體會“歷史”就在身邊,辯證地認識歷史與現(xiàn)實,進而更好地認識現(xiàn)實,把握未來。
從考試性質來看,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3],即高考是“選拔性”考試,為高等學校輸送人才。學考是依據(jù)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行的終結性考試,也是目標——常模參照考試,即學考是“水平性”考試,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yè)標準的主要依據(jù)。學生只要達到高中階段歷史課程要求、具備相應的學業(yè)水平就可以畢業(yè)。
從命題依據(jù)來看,盡管高考和學考的《考試大綱》都是依據(jù)教育部《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制定的,但高考《考試說明》和學考《考試說明》對考試性質、能力要求、考試內容以及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等都做了不同的規(guī)定和說明,這就決定了命制學考題和命制高考題具有很大區(qū)別,學考試題命制需考慮本地區(qū)實際情況。
從命題方法來看,除了試題必備的科學性、嚴謹性、知識性、有效性等共性外,高考題具有“必要的區(qū)分度和適當?shù)碾y度”,而學考試題的易、中、難比例為7∶2∶1,因此,學考試題在材料選擇和答案要求上比高考更簡單、直接,思維含量相對低,試題更容易。另外,相對于高考試卷必修部分只有14道題(以2012年遼寧高考題為例)而言,學考只考必修部分,共23道題,試題數(shù)量決定學考知識覆蓋面更廣,考查的范圍更大。
從能力要求來看,高考的“選拔性”決定高考題側重能力考查,直接考查再認、再現(xiàn)性知識較少;學考的“水平性”決定學考題側重知識考查,能力要求不高:這樣兩考的試題難易度有很大區(qū)別。學考一般側重于了解、知道、列舉等記憶性內容,如基本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和階段特征、基本線索、發(fā)展過程等;能力考查要求比較低,主要考查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面對學業(yè)水平考試,一些師生感到壓力很大,所以很多學校停課較長時間進行復習,打亂了原來的教學計劃,影響了正常教學進度。為把學考融入正常教學,每年3月份高二年級可進行學考復習課教學。
1.理科復習要依據(jù)學考考綱強化知識點
在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所掌握的基礎上,理科復習應側重強化知識點。這里的知識點主要指考綱的第三級內容,例如2012年考綱中有“1.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①宗法制②分封制?!痹谶@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是第一級內容;“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是第二級內容;宗法制和分封制是第三級內容。復習時重點對宗法制和分封制進行判斷、分析、比較,強化知識點。
2.文科復習針對性要強
復習、整合必修三個模塊的內容。經過高一和高二上學期,文科生完成了三個必修模塊的學習,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對這些知識記憶不深刻,而且三個模塊是單獨學習、單獨復習、單獨考試,模塊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建立起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整體架構能力較弱,因此,有必要利用這輪對三個模塊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整體性復習,這樣便于整合、歸納歷史知識,溫故知新。
側重復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學考而言,文科生掌握的歷史知識過多過深,因此,學考復習時要依據(jù)學考《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明確考點要求,考綱中沒有要求的知識點可以不復習??键c復習時,側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及運用。
3.復習課教學要充分發(fā)揮教材、學生、習題的作用
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考命題以能力立意為指導思想,試題的靈活性、創(chuàng)新性明顯,沒有需要死記硬背的試題,因此“教材無用”論在師生中有所抬頭。實際上不是教材沒有用,而是沒有用對教材。借助學考備考,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解讀、發(fā)掘、利用教材這個寶貴資源,通過教師設計問題引導或者學案導學等自主學習方式,使學生對歷史事物形成準確認識。
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作適時引導。目前歷史課堂上教師多為“主角”,講得多、“滿堂灌”的現(xiàn)象依然存在。特別是復習備考期間,這種現(xiàn)象更為突出。個別教師“急迫”的心情表現(xiàn)在課堂上——講得太多。參加考試的是學生,學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說、多思、多記,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依托習題鞏固知識,強化考點?!翱炊畷焙汀皶鲱}”是有聯(lián)系的兩件事,因此考前讓學生適當做練習題是必要的。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研究考綱的“題型示例”和“樣卷”,讓學生感知試卷結構、試題特點、難易度等;然后選擇學考水平的試題讓學生練習,也可選做一些其他省份的學考試題。不要讓學生背題,包括考綱上的例題和樣題,重在理解習題中體現(xiàn)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1]遼寧省基礎教育教研培訓中心.2012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各學科《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S].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11(8):134.
[2]曹大為,趙世瑜.欲知大道 必先為史——寫在高中《歷史》課程的前面[M].湖南:岳麓書社,2007:扉頁.
[3]文科/教育部考試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實驗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責任編輯:閱力]
Thought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Test of High School History Subject
YU Bo
(Center of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In light of features of history test questions of 2012 Liaoning province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test,the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history subject.
high school;history subject;academic performance test;thoughts
book=2012,ebook=199
G633.51
A
1008-388X(2012)03-0083-02
2012-03-20
于波(1968-),女,遼寧臺安人,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