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問題與對策*

        2012-08-15 00:49:34歐三任
        關鍵詞:服務機制服務方式

        歐三任

        (湖南警察學院偵查系,湖南長沙410138)

        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問題與對策*

        歐三任

        (湖南警察學院偵查系,湖南長沙410138)

        現(xiàn)代風險社會中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至關重要,但我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卻存在著服務理念混沌不清、服務機制各自為政、服務方式簡單落后、法律規(guī)制模糊不明等問題。為滿足民眾公共安全信息需求,我們必須建立起專門的公共安全信息管理職能機構和信息服務機制,并從法律上對公共安全信息服務進行有效規(guī)制。關鍵詞: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服務方式

        一、問題的緣起

        烏爾里?!へ惪酥赋觯骸霸诂F(xiàn)代化進程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破壞力被釋放出來,即便人類的想象力也不為之所措?!保?]現(xiàn)代社會是個風險社會已是不爭的事實,只是我們更需保持清醒的是,社會風險并不都是以危機的形式釋放出來,更多是以一種“平?!钡男问脚c人類如影相隨。這種平常的社會風險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當屬社會公共安全領域。如防不勝防的詐騙案件,無處不在的消費陷阱,不期而至的氣象突變,避猶不及的假冒偽劣食品。“當技術變得稀松平常的時候——真正的或者象征性地成為尋常之物,他們的影響力卻達到了頂峰?!保?]倘若真如此,那么以平常形式施加于人類社會的公共安全風險,同樣也會給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災難,時至今日這種威脅已經滲透至了人們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僅當前的詐騙案件就花樣繁多、陷阱重重,而這些風險又主要指向普通民眾。2011年“3·10”特大跨境詐騙案涉及電信詐騙數(shù)百起,被騙區(qū)域涵蓋我國近30個省區(qū)市,群眾受騙金額達7 000多萬元[3]。其他公共安全問題同樣令人擔憂,2011年公安機關“打四黑除四害”百天,各地共查破“四黑四害”案件13.2萬余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9萬余名,打掉犯罪團伙2 400余個,搗毀“四黑”場所2.8萬余個,涉案總價值110多億元。其中,偵破制售“瘦肉精”犯罪案件150余起,涉案“瘦肉精”飼料2.4萬余噸;偵破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犯罪案件120余起,查實涉案油品6萬噸;偵破“病死豬”犯罪案件110余起,查扣“病死豬”及其肉制食品5 000余噸;偵破制售有毒有害食醋等調味品、副食品案件260余起;偵破制售假劣藥品犯罪案件1 000余起;偵破制販假煙犯罪案件1 400余起[4]。除此之外,人們在生活、消費、交友、投資、求職、旅游等社會領域無一例外地面臨著安全風險。這種由安全風險而生的壓力,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對社會形成了包裹性籠罩,如何解決社會一般性公共安全問題已然成為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一個宏大問題。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中,“社會風險總是以階層的或依階級而定的方式分配……財富在上層聚集,而風險在下層聚集”[5]。處于社會下層的普通民眾是社會公共安全風險最主要的承擔者,這一問題的解決顯然是事關社會政治穩(wěn)定的大事。

        要特別說明的是,本文對公共安全的理解選擇了寬泛的視角。認為凡是可能威脅到不特定多數(shù)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財物安全的行為都屬于公共安全問題,反應這一問題的相關信息、情況就是公共安全信息。如何解決一般公共安全的頻發(fā)問題呢?顯然,這一問題的解決不能采用解決突發(fā)事件的“危機管理”模式,因為但凡“危機”皆應急而生,其功效在于快速化解短期形成的社會系統(tǒng)“失序”或“混亂”。應對這種“尋常之物”的社會風險根本之道還是要從防范環(huán)節(jié)做起,因此為民眾提供有效的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優(yōu)選擇,由此而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增加民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二、當前我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

        誠然,社會公共安全問題是多種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是公共信息安全服務不盡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卻成為了公共安全問題頻現(xiàn)的推手[6]。當前,我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方面。

        (一)公共信息安全服務理念:模糊混沌

        如何提供以及提供什么樣的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在我國公共信息安全中,理念上仍然處于混沌不清的迷霧中。首先,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性質界定模糊不清。將公共安全信息界定為由政府發(fā)布的風險警示信息,還是定義為行政機關和其他公共管理機構發(fā)布的一般公益性安全告示信息,我國在法律上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性質的模糊導致權利與責任紛爭。其次,對公共信息本身的概念沒有進行規(guī)范。實踐中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各式各樣,“消費警示”、“風險警示”、“預警信息”、“警方提示”等多種多樣。不同的稱呼往往喻示著我們對公共安全信息概念不同性質的界定①消費警示與風險警示不只是表述上的差異,其性質有著天壤之別。消費警示是要求大眾警惕已經普遍存在的違法行為或者某個特定違法行為,風險警示指涉的風險是否發(fā)生以及是否發(fā)生損害后果都是不確定的(參見林沈節(jié):《“消費警示”及其制度化——從“農夫山泉砒霜門事件”談起》,《東方法學》,2011年第2期第142-150頁)。。再次,對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意義認識不足。目前,對社會安全問題的治理存在兩種明顯的趨向,即重公共安全突發(fā)事件的“危機處理”,輕一般公共安全問題應對;重社會公共安全問題事后處置與治理,輕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事前防范和預警。甚至認為,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工作只能是社會公共管理的旁枝末節(jié),而非主流工作。在政府公共管理職能中,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并未獲得與經濟信息等量齊觀的地位,而是淪為可有可無的一項公共管理職能。最后,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被視為個別公共管理與服務部門的職責。尋常性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發(fā)生的范圍,對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影響程度之大之烈,與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低水平形成強烈反差,把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僅僅局限于公安機關、工商管理、食品藥品等行政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而非所有公共管理機構,如此也就必然難以滿足社會和公眾對公共安全信息的需求了。

        (二)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各自為政

        一些與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緊密相關的公共管理部門各自建立起了具有本部門特點的信息服務機制[7-10]。但問題也接踵而至,這種依托行業(yè)和主管部門建構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凸顯出了各自為政的問題。缺乏橫向的溝通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安全信息的社會服務效果。首先,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條塊分割,難以滿足公眾對公共安全信息集約化的需求。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是多層次多范圍的,特別是隨著社會進步,個體融入社會的范圍和程度不斷提高,其社交與生活也不斷豐富和多樣化,這就決定了民眾對社會公共安全信息的需求將是全面的,而非局限在一個或幾個領域。在這種情形下,社會和民眾對社會公共安全信息的需求便趨向于快捷和集約性,而非多重尋找的盲目式。而各自為政的行業(yè)性或部門性安全信息服務顯然與這一要求背道而馳。甚至一些安全信息僅為行政主管部門內部掌握,即便公開也是在其主管行業(yè)和部門范圍內公開,而對于信息服務所帶來的實際服務效果,行業(yè)和主管部門鮮有慮及。于是,公開或半公開的公共安全信息就成為了部門或行業(yè)的“口袋信息”、“內部信息”。其次,缺乏部門和行業(yè)橫向之間的信息互通和共享。社會公共安全問題涉及因素是多方面的,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解決牽涉到社會管理和個體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這就要求社會公共安全問題的預防或預警也需要多部門聯(lián)動。需要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職能部門與行業(yè)實現(xiàn)及時的信息聯(lián)動、共享,及時協(xié)調各方情況,互通有無,以便一致行動,遏制社會風險轉化為現(xiàn)實危害。最后,沒有形成專業(yè)的公共安全信息流轉機制。在我國公共管理中,對于分屬于各部門、各行業(yè)的公共安全信息如何處置,我國還沒有成型的業(yè)務處置機制。這一機制要解決的是,各部門、各行業(yè)所掌握的公共安全信息在橫向和縱向上傳遞的路徑是什么?傳遞到哪些節(jié)點,用什么形式傳遞等?由于專業(yè)機制的付諸闕如,導致相關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沒有得到及時的匯集和處置,從而白白流失了。

        (三)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方式:簡單落后

        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簡單落后集中表現(xiàn)為信息服務方式的簡單性與服務手段的落后性。目前,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主要集中在公安機關、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工商局、消費者協(xié)會、衛(wèi)生防疫部門以及氣象局等少數(shù)幾個部門。但幾乎無一例外的是,由于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并非強制性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責,提供者并沒有從民眾需求出發(fā)來提供針對性的服務,而更多考慮的是自身工作的方便性,從而導致相關的信息服務只停留于網絡發(fā)布的單一方式,實際難以發(fā)揮社會安全預警的應有效用。這種簡單的信息服務方式大多情形下形同虛設,甚至可有可無。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簡單性和落后性凸顯于三個方面:一是提供方式簡單。從現(xiàn)有的實際情況看,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方式幾乎不約而同地采取了通過各部門門戶網站公開發(fā)布的形式。這種形式更多的是社會壓力下而采取的被動式職責履行而非主動式真誠服務。實際上,這種提供方式很難發(fā)揮真正的社會效益。因為就一般民眾而言,其社會生活和社會交往所需要的公共安全信息是集約的,而不是絞盡腦汁才能查詢到的網絡海量信息。二是服務內容膚淺。即大部分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在內容上極為簡單,有的甚至只提供了語焉不詳、模糊不清的概括性信息。至于社會風險具有什么樣的內外特征,如何識別以及如何判斷等這些重要信息常常被有意忽略。而高層次的對于特定社會風險的綜合性分析預警信息更是鳳毛麟角。在更多的情形中,這類信息是空缺的。三是服務手段落后。雖然以“信息預警”、“消費警示”為代表的安全信息提供采用了較為現(xiàn)代的網絡公告方式,但這種公告在其實質上仍然不過是簡單的通知,缺乏現(xiàn)代服務的人本性、針對性。

        (四)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法律規(guī)制:模糊不明

        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法律規(guī)制上模糊不清是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它極大地限制了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發(fā)展。一是我國在法律上對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性質以及職責定性不清。即適應于民眾需要的告示性、警示性信息需要在其形式、責任、權力等方面作出明確規(guī)定。從信息角度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應當屬于公共服務的范疇,即具有一定的公益性、非經濟性。但由于公共安全信息涉及的范圍和領域很多,一些告示或警示可能直接關涉企業(yè)的經濟利益,如有關產品瑕疵的警示信息。2009年11月“農夫山泉砒霜門事件”就引發(fā)了企業(yè)與??谑泄ど叹忠粓鰴嗬c利益訴訟,隨之也引發(fā)了我國有關公共安全服務信息發(fā)布的性質、程序和法律結果的討論①按《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定,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信息的發(fā)布權屬于衛(wèi)生行政部門,可現(xiàn)實中工商部門也多有發(fā)布類似的消費警示信息,在發(fā)布的主體上也比較混亂。同時,現(xiàn)行法律對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信息發(fā)布的級別沒有作出限定,包括縣一級在內的各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都有權發(fā)布警示信息(參見陳英鳳:農夫山泉有點“冤”背后的制度缺陷.http://news.sina.com.cn/c/2010-01-07/071816892321s.shtml)。。在我國現(xiàn)有的法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公開條例》只是對預警信息、環(huán)境保護、公共衛(wèi)生、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查信息公開作了較為籠統(tǒng)的規(guī)定,并不具備具體操作規(guī)范性。各部門自行制定的有關預警信息服務的規(guī)定僅僅適用于特定的部門或行業(yè)。不僅如此,部門性信息服務規(guī)定還導致了法律上的分歧和爭議,使得社會公共信息服務直接面臨著法律權威問題。二是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形式在法律上缺乏規(guī)范。這里既包括實體形式,也包括程序形式。即公共服務信息發(fā)布采取什么樣的體裁、格式,在法律上應該履行什么樣的法定程序,都缺乏明確規(guī)定。顯然,法定的形式無論從體裁還是法定程序上都應當具有科學、公平屬性,能為企業(yè)、公眾所接受,特別是能方便后者知悉,尤其不能引起民眾誤解而損害第三方(企業(yè))的利益。三是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職責界定不清?!墩畔⒐_條例》規(guī)定過于籠統(tǒng),加之缺乏實施規(guī)范,使得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在實踐中成為公共管理機構可以自由選擇的義務,即做與不做、做多做少,由公共管理機構自己說了算。最后,對于公共信息服務提供的內容,我國法律也沒有予以明確規(guī)定。即公共管理機構提供的服務應該具備哪些要素?告示或警示應該達到何種程度的社會效果?

        三、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內容

        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是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減少社會公共安全領域的風險因素,提高民眾抵御公共安全風險能力,增進社會和諧,改善社會治理效果。當下我們要著力滿足民眾以下方面公共安全信息的需求。

        (一)社會治安類安全信息

        社會治安類安全信息是有關民眾社會交往和安居樂業(yè)的治安環(huán)境和治安動態(tài)信息,尤其是對公共安全具有現(xiàn)實威脅的犯罪信息。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小康向中等發(fā)達國家邁進的關鍵發(fā)展時期。世界有關國家發(fā)展的經驗告訴我們,這個時期也是社會犯罪高發(fā)時期。近年來,我國刑事案件立案總數(shù)、治安案件總數(shù)一直處于上升通道中,盜竊、搶奪、搶劫、詐騙等侵財型犯罪增幅明顯,非法集資、貸款詐騙和銀行卡犯罪持續(xù)增長;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的極端惡性案件也時有發(fā)生。這一切都對社會公共安全形成了較大沖擊。不僅如此,目前我國犯罪還呈現(xiàn)出了以下特點:一是職業(yè)化程度高,犯罪手段和犯罪技巧精密,犯罪分子利用社會管理漏洞或是社會管理松懈制造陷阱侵害民眾利益,犯罪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和隱蔽性;二是以普通民眾為侵害目標,形成了對社會普遍性的威脅;三是廣泛滲透于民眾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環(huán)節(jié)?;硬粩喾碌母鞣N犯罪無孔不入地隱形于民眾的生活生產中,令人防不勝防。在這種情形下,社會治安類安全信息成為社會最為關注的信息。

        民眾對社會治安類安全信息的需求,是基于確保自身安全的基礎上而產生的一種信息需求沖動,因此這種信息必須具有一定的智識性、實用性、具體性。所謂智識性,是指有關部門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和概括,使其具有一定的知識性、概括性;所謂實用性,就是可以具體指導人們的社會行為;所謂具體性,就是信息要針對具體社會犯罪行為為民眾提供警示。就此而言,治安類公共信息服務應該包括以下內容:一是治安告知信息,即已然發(fā)生、對公眾財產、健康具有較大威脅的犯罪信息。這類信息要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和提煉性,把侵害對象、作案手法、作案特點、犯罪嫌疑人特征和活動規(guī)律等內容,用民眾容易把握的語言予以概括提煉。要將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的技巧性和隱蔽性信息特別予以強調,并將“陷阱”甄別方法和途徑等信息一并告知;二是治安警示信息,即風險性預警信息。如節(jié)假日公園、賓館、酒店等人員聚集較多,容易導致群傷群死或是其他治安事件發(fā)生的相關治安信息;三是一般性治安信息,即依據(jù)一定的社會治安環(huán)境,提供民眾社會參與生活生產所需的基本治安信息、知識。如ATM機取款的一般安全知識、一般的消防常識等。

        (二)消費經濟類安全信息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行為成為公眾最基本的社會行為。消費行為與一般社會行為的不同之處在于,消費、經濟類行為直接與經濟利益相聯(lián)系,一些不法分子絞盡腦汁從消費行為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及與消費相關的其他環(huán)節(jié)入手,實施不法手段侵害消費者利益,使得民眾消費以及相關的經濟行為面臨著安全風險。“消費中獎”、“購車退稅”、“銀行卡被盜用”等陷阱,其信息真真假假,民眾如不借助有關知識很難識別,從而上當受騙。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消費水平將進一步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消費經濟類安全信息的需求也將更為強烈。特別是信息化和科學技術發(fā)展在給人們消費和其他經濟行為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同樣給犯罪提供了機遇,犯罪的技巧性和隱蔽性更強,因此及時提供消費經濟類安全信息是增加民眾消費安全感、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徑,其意義不可謂不大。

        消費經濟類安全信息的提供與服務,其宗旨是要及時提醒民眾在消費過程中防范消費陷阱、識別虛假信息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從而以安全行為模式開展消費,確保自身消費與經濟安全??傮w而言,民眾消費與經濟行為不安全主要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是消費行為具有不安全性,容易掉入不法分子精心設置的“消費陷阱”;二是消費產品的不安全性。因此,消費經濟類安全信息服務應該主要包括以下相關信息:一是消費經濟安全行為的預警信息。這類信息主要需要明確無誤地告訴民眾安全消費經濟行為步驟、操作方式和規(guī)避不安全消費的基本方法。針對當前消費經濟領域中不法分子設置的消費陷阱特點、特征,犯罪分子實施的手法、侵害對象等提供警示信息和如何識別、規(guī)避這類不安全消費經濟行為的方法等信息;二是消費產品安全警示與告示信息。這類信息主要涉及消費的瑕疵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等,信息的內容應重點包含如何識別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山寨”產品的品牌、包裝、主要外觀特征、瑕疵偽劣原因以及救濟方式;三是消費安全行為的基本知識,即一般消費經濟安全行為知識。主要針對較為普遍或是較為突出的消費行為或是消費物品等基本安全信息,如銀行卡、信用卡的安全使用方法等。

        (三)公共衛(wèi)生類安全信息

        隨著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人們對公共衛(wèi)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頻仍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也增加了人們的安全隱憂,公共衛(wèi)生類安全信息成為人們生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這類信息日益重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伴隨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市場化的推進,“三化”的負面效應不斷釋放出來,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持續(xù)惡化;另一方面,由于我國市場經濟與法治社會尚處于基本建立階段,法制還不健全,管理和監(jiān)督不足等導致公共衛(wèi)生領域問題多發(fā)和擴大,對社會公共安全造成了較大影響。人們的公共衛(wèi)生類安全信息需求主要是為了獲得生命健康的基本保證,那些影響生命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類信息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人們生活需要的基本信息。因此,公共衛(wèi)生類安全信息服務應該包含以下內容:一是自然環(huán)境評估及安全信息。這類信息主要反映人們自然生存條件的變化以及適宜度。具體包括空氣質量測評信息、主要企業(yè)“三廢”排放評估信息、礦業(yè)資源區(qū)環(huán)境變化監(jiān)測以及居住適宜度信息、新設企業(yè)環(huán)境評估信息。這些信息有的直接關系著居民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生活,如采礦導致地質下沉,廢水排放污染生活用水等。二是食品安全信息?!懊褚允碁樘臁?,食品安全對人們生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當下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我國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食品安全信息的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從社會需求出發(fā)考慮,人們需求的食品安全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一類是食品污染信息。它主要是指民眾日常的食物食品受到環(huán)境污染而具有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相關信息。如蔬菜農藥殘留含量檢驗信息、家禽肉類合格信息、稻米重金屬含量信息等。這類信息的提供應當注明信息提供單位、信息來源、信息提供時間等,為人們安全生活提供信息參考;另一類是不合格食品藥品信息。即市場經濟條件下食品藥品生產者為追逐經濟利益,添加國家明令禁止對人們身體有害的添加劑制作的食品或是使用不合格原材料制作的食品信息。這類信息應該包括食品名稱、批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經銷企業(yè)、檢驗機構、檢驗單位等信息。三是疾病疫情信息。近年來,我國多次爆發(fā)流行性疾病疫情。從2003年的“非典”到后來的“禽流感”,再到最近的“蜱蟲”、“丙肝”等疾病都在一定范圍內引發(fā)了群眾對生命安全的擔憂和恐慌,謠言蔓延就是明證。這類信息服務要為民眾準確提供疾病或疫情主要發(fā)生地、疾病病理學原因、疾病的癥狀和危害、疾病的控制與預防方法等,防止信息提供不及時,造成社會恐慌,影響社會穩(wěn)定。

        (四)社會生活類安全信息

        社會生活類安全信息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社會生活中所需要的相關信息。伴隨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們的社會生活日益豐富,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安全風險。這種風險總的來看,一方面是人們社會生產生活范圍擴大和空間擴大,對于以前未曾涉足的領域或是空間,存在信息上的盲點,不確定因素增加也就意味著風險增加。同時,隨著社會變遷和轉型,各種新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之中,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的無序化加劇了人們的社會生活遭遇安全風險的幾率。當前,人們對社會生活安全類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是氣象信息。人們對社會信息的需求不僅僅因為近年來我國反常氣候的一再出現(xiàn),其最為主要的還是人們對出行安全和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預期。人們不論是上班還是外出,乃至于穿衣飲食都寄希望通過準確的氣象信息來安排生活,以提高生活生產質量。氣象信息服務包括氣候、氣溫的變化,尤其是氣候驟然變化信息以及可能出現(xiàn)的極端氣候信息;氣候變化對人們生產生活可能造成的影響,預防氣候變化負效應的措施和方法等。二是交通信息。與傳統(tǒng)社會相比,人們的出行越來越依賴于準確的交通信息。這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快節(jié)奏現(xiàn)代生活的本質要求。人們出行需要預先知曉準確的道路交通信息,以便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行車線路,估計行車時間以便安排工作和生活。這類信息主要包括道路交通通行狀態(tài)、主要交通干道流量信息、交通事故信息、交通路況條件、節(jié)假日各類公共交通容量信息以及交通建議信息、交通事故救濟信息等。三是旅游休閑信息。生活水平的提高極大地帶動了我國旅游休閑事業(yè)的發(fā)展,旅游休閑成為人們的基本生活方式。由此,旅游休閑信息也上升為民眾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旅游休閑安全信息服務主要包括旅游設施安全信息、旅游地區(qū)社會治安信息、旅游地區(qū)容量信息、旅客必須遵守的民族風俗信息、旅游地區(qū)消費信息以及所存在的消費陷阱預警信息、旅游地區(qū)氣象信息等。四是求職就業(yè)安全信息。求職就業(yè)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一項基本的社會行為,求職就業(yè)安全信息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民眾所迫切需要的信息。這類信息服務應當包括求職就業(yè)的一般常識、求職就業(yè)的陷阱以及識別方法、職業(yè)病防治知識、勞動糾紛救濟信息等。

        四、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建構

        應急式的風險管理模式并不適合于應對“平常性”社會公共安全風險,建構便捷集約式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才是解決此問題的不二選擇。

        (一)建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職能機構

        重視公共信息管理與服務是發(fā)達國家的通行做法,尤其是信息化背景下這項工作更是得到了空前的重視。歐美各國在其信息化計劃中就著重強調政府信息資源的公共服務問題。一些國家專門設立機構司職公共信息管理功能,使其承擔起政府與企業(yè)之間、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信息溝通、服務的職能,形成三者之間互為支持的社會管理格局。如美國就在各級政府部門設置了高級信息主管,在聯(lián)邦預算與管理局下設立了美國首席信息官辦公室。同時地方政府也設立了信息資源管理部和州信息主管兩個機構。歐盟各國也普遍建立起了專門的公共信息管理機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屬于公共信息服務的一部分,其理所當然歸口于政府公共信息管理機構之中。問題就在于我國目前缺乏專門的公共信息管理與服務機構。因此,解決我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首要工作就是盡快建立起從上至下的公共信息管理職能機構,即建立起國家級和省、市、縣級政府信息公共管理職能機構。將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職能賦予這個部門,由其司職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信息匯集、綜合加工、咨詢和發(fā)布警示、告示等日常信息服務工作,以解決我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提供不足、不及時、分散等問題,為公眾提供及時便捷的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從而進一步提升我國公共信息管理水平。

        (二)完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法律規(guī)范

        公共安全信息與其他公共信息資源一樣,應當無償?shù)靥峁┙o社會公眾。但具體如何提供我國法律支持顯然不夠,甚至還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礙。完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法律規(guī)范已經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當務之急應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在法律上界定好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性質。公共安全信息雖然具有公共屬性,但公共安全信息提供的形式和內容稍有不當,便會產生損及企業(yè)利益的法律糾紛,這種情形往往直接抵消了公共安全信息發(fā)布者和公共安全信息自身的權威,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共管理機構提供公共信息服務的積極性。為了既避免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法律上的紛爭,又突出安全信息的公共服務性,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將此前各個公共管理部門發(fā)布的“消費警示”、“風險預警”等統(tǒng)稱為“公共警告”,由公共信息管理機構統(tǒng)一發(fā)布。當然,至于公共警告采取什么形式才不至于產生法律糾紛則又必須細加討論。二是通過法律途徑賦予公共管理職能部門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義務。即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法律,從法律上明確公共管理機構進行公共安全信息搜集和提供的義務,改變我國公共信息安全服務由各個公共管理部門自行決定提供與不提供、以什么方式提供、提供什么樣的內容等混亂狀態(tài),從而使各個公共管理部門的信息安全服務工作走上規(guī)范化,賦予公共管理機構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義務的明確性、責任的具體性。三是從法律上規(guī)范公共信息安全服務的程序。即要從信息流程和公共管理流程來設計公共安全信息在公共信息管理機構縱向和橫向之間流動的方向和程序,設計好公共信息發(fā)布的形式、內容,以實現(xiàn)公共安全信息的共享。

        (三)建構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

        社會公共安全信息服務機制構建的總目標就是要形成一套便捷的公共安全信息查詢使用機制,以滿足民眾的公共安全信息需求,為此,應建立起有關安全信息工作的具體服務機制。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專門職能機構的信息主要來自于各個公共管理行政機構及其社會機構。因此,首當其沖的是要確立有關社會公共管理機構的安全信息工作制度及其信息加工的內容與形式。如公安機關、質檢機關、氣象部門等,要形成一套成熟的有關社會公共安全的公共警告信息加工流程和制度,成為公共安全信息服務職能機構的主要信息來源;其次,要形成公共管理部門與公共安全信息管理職能機構縱向信息工作流程和協(xié)作機制。即公共安全信息管理部門是公共安全信息服務的管理與協(xié)調機構,分散于各個公共管理部門的公共安全信息工作要與之密切配合、相互協(xié)作,保證關涉民眾公共安全的警示信息按質按量、迅速及時地提供到相應級別的公共信息服務職能機構;最后,要建立橫向的公共安全信息共享機制。事實表明,現(xiàn)代社會中的某些社會風險,特別是治安犯罪具有很強的跨區(qū)域傳染性、擴散性,加強省、市間的公共安全警示信息共享十分必要,這勢必要求我們構建起相應的橫向信息協(xié)作和共享機制。

        (四)搭建集約式的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平臺

        對于旨在以普通民眾為服務對象的一般性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工作而言,必須具有能滿足普通民眾簡單便捷的信息查詢要求。這里講的“簡單”是指民眾不必經過過多的環(huán)節(jié)甚至于精心而又瑣碎的尋找才能找到其需要的某類特定信息;所謂“便捷”是指普通民眾可以足不出戶、在一般的社會條件下就可以輕易查詢和咨詢,即便遇有臨時較為緊急的某種公共安全信息需求也能輕易獲取。公眾對公共安全信息需求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搭建集約式的公共安全信息服務平臺。也就是說,我們要搭建的這個信息服務平臺必須既具有匯集、整合來自于各個公共管理機構安全信息的功能,又能夠為民眾提供“一攬子”信息服務的“信息查詢大廳”。對于前者而言,我們要建構與公共管理部門以及其他社會服務機構的社會公共安全信息傳輸、反饋工作運轉機制,通過開發(fā)、設計專用的公共安全管理信息處理系統(tǒng),使之能對社會公共安全信息進行分類、加工,達到集約化的目的。對于后者,實現(xiàn)“一攬子”的便捷服務則需要我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尤其直接為民眾查詢、服務的信息系統(tǒng)要做到分類簡潔、查詢方便。公共信息安全服務的平臺搭建后,還要通過媒體廣泛宣傳,讓群眾知曉去“哪里查”、“如何查”,更重要的是養(yǎng)成民眾社會行為參與的安全意識,培養(yǎng)其了解公共安全知識、主動查找公共安全信息的習慣。

        [1] 烏爾里?!へ惪?風險社會[M].何博聞,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4:17.

        [2] 文森特·莫斯可.數(shù)字化崇拜——迷思、權力和賽博空間[M].黃典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17.

        [3] 公安部專案組負責人揭秘3·10特大跨境電信詐騙案[EB/OL].(2011-06-17)[2011-12-25].http://www.china.com.cn/news/law/2011-06/17/content_22806333_2.htm.

        [4] 許躍芝.公安機關“打四黑除四害”取得階段性成果[EB/OL].(2011-12-12)[2011-12-25].http://www.mps.gov.cn/n16/n1237/n1342/n803715/3043142.html.

        [5] 黃如花.歐美的公共信息管理及對我們的啟示[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4):47.

        [6] 歐三任.公共信息安全問題的審視與應對[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59-64.

        [7] 王同新.論政府公共性的實現(xiàn)條件與實現(xiàn)形式[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92-95.

        [8] 吳樂勇,苗祥文.我國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組織策略[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46-50.

        [9] 趙雅丹.信息分享結構與透明政府建設——路徑分析[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3-17.

        [10] 王茂濤,馮偉.公共危機管理視野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0-11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Public Security Information

        OU Sanren
        (Department of Investigation,Huma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Changsha410138,China)

        Public safety information service is essential in the modern risk society.At present public safety information service is nebulous,and service mechanisms are fragmented,lack of legal regulation,etc.In order to satisfy the public's information needs of public safety,we must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s of the post-secondary public safety agencie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mechanism for effective regulation,and legal information services on public safety.

        safety of public information services;service mechanism;service mode

        D631.43

        A

        1673-8268(2012)05-0126-07

        (編輯:李春英)

        10.3969/j.issn.1673-8268.2012.05.023

        2012-03-06

        湖南省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湖南省情與決策咨詢研究課題(201011BZZ118)

        歐三任(1968-),男,湖南寧遠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犯罪情報信息、國內安全保衛(wèi)研究。

        猜你喜歡
        服務機制服務方式
        對石油企業(yè)一線員工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的思考
        做好事業(yè)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科技資訊(2016年26期)2017-02-28 10:15:14
        簡論現(xiàn)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務方式在國企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23:58:35
        現(xiàn)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務方式在國企檔案管理中的應用
        中國經貿(2016年21期)2017-01-10 12:37:48
        縣級公共圖書館促進縣域經濟發(fā)展研究
        基層公共圖書館管理外包實踐與思考微探
        論大學生志愿者網絡服務平臺的構建
        云計算在高職院校學生信息化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農村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商(2016年8期)2016-04-08 09:21:08
        浙江省海鹽縣現(xiàn)代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問題研究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3:17:26
        婷婷亚洲岛国热超碰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用力草我小逼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毛多水多免费视频| 黄页免费人成网址大全| 日韩在线观看入口一二三四 | 亚洲中文字幕第15页|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理论片87福利理论电影| 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在线97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 大地资源在线播放观看mv| 免费 无码 国产精品|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日韩黑人欧美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天堂久久精品| 国产变态av一区二区三区调教|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免费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最近免费mv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 国产 哟| 国产91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 2021国产精品视频| 澳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85麻豆| 97伦伦午夜电影理伦片| 9999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亚欧同人精品天堂| 亚洲免费女女在线视频网站| 超级碰碰色偷偷免费视频|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女同| 极品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