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亞南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 通遼 028042)
射箭的淵源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5萬年。射箭活動曾經在古代的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qū)流行。中國的射箭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fā)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們狩獵和軍隊打仗的重要武器?,F(xiàn)代射箭運動于14世紀起源于英國,它由武士的軍事需要演變成娛樂運動。16世紀出現(xiàn)了三種射箭的運動形式:第一種是對靶射箭,第二種是地靶射箭,第三種是漫游射箭。目前,三項重要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世界室外射箭錦標賽,世界室內射箭錦標賽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錦標賽。冰壺運動是一種對技、戰(zhàn)術要求較高的集體項目。
韓國開展射箭項目的地區(qū)分布全國一都九道六廣域。一都(特別市):首爾。九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六廣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韓國青少年射箭培養(yǎng)體系是以學校系統(tǒng)為主體的,專門的射箭學校為數(shù)不多。在韓國射箭協(xié)會的統(tǒng)一領導下,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縱向教育系統(tǒng)中,每一階段均指定一所重點學校,其師資、設備、環(huán)境都優(yōu)于其他同樣開展射箭的學校,成績較優(yōu)者可進入重點學校,但仍給學生有選擇權,可以選擇不進入重點學校而就讀其他學校。韓國射箭青少年注冊運動員并不多,僅約11500人左右。小學射箭人數(shù)約629人,初中生約占415人、高中生約269人、大學生約123人。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韓國射箭后備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完善與健全。
當今,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結構轉型進一步深化的形勢下,我國靠政府主導的“一條龍”三級訓練體制正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采用什么樣的訓練管理體制來合理整合我國射箭運動后備人才競技能力和潛在的培養(yǎng)起到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作用。此種體制誕生于五十年代,四十年來為改變我國射箭運動的落后狀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近幾年的射箭運動發(fā)展,使管理者感到,這種體制開始呈現(xiàn)出權力既集中而又分散、比較封閉、運轉不暢,缺乏自我調節(jié)機制的傾向,但基層管理體制的改革還是滯后的,產生了國家為“奧運”、省里重“全運”的矛盾,至使訓練的目標不明確,妨礙了運動項目的發(fā)展。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運動管理體制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別項目沒有固定的國家隊(經費等原因),因此,要想從經濟上保證運動項目的發(fā)展,必須改革現(xiàn)有的管理體制,充分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并按市場經濟規(guī)律辦事,力求實現(xiàn)單一體制向多元體制的轉化。
在我國射箭項目訓練體制通常是以地方隊為主,采用三級訓練網(優(yōu)秀運動隊、重點體校、基層體校),然后從中選拔出國家隊或國家短期集訓隊。我國射箭項目三級訓練網,正常比例應是1:3:9,呈金字塔式,由于訓練體制的不合理,以致偏重培養(yǎng)尖子隊員。輕視后備力量的培養(yǎng)。我國組織競賽制度還不夠科學,造成拔苗助長的現(xiàn)象過于嚴重,破壞了運動員的系統(tǒng)訓練,縮短了運動壽命,而導致運動員成材率低。
5.1 、本文通過專家調查,典型分析等方法基本形成我國教練員射箭運動員常用選材方法,并取得了理想的選材效果。
5.2 、建議國內進一步開展射箭運動員選材研究,將教練員的寶貴經驗更加系統(tǒng)、科學,形成更為合理的射箭運動員選材方法體系。
[1]曾繁輝等.運動員科學選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2,8.
[2]鐘添發(fā)等.運動員競技能力模型與選材標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10·
[3]田麥久等.運動訓練科學化擇索[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1.
[4]車敬賢.韓國射箭運動的現(xiàn)狀與未來[J].日本射箭雜志,1992,(3):36-38.
[5]韓國射箭協(xié)會官方網站[EB/OL].http://www.archery.or.kr.
[6]李晚宇.韓國射箭運動強大的秘密和基本因素[J].日本射箭雜志,1995,(11):40-41.
[7]世界射箭聯(lián)合會官方網站[EB/OL].http://www.archery.org/.
[8]中國射箭協(xié)會官方網站[EB/OL].http://archery.sport.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