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欣延
宮頸癌病因復雜,與病毒、細菌等感染及機體免疫功能有關,其中人乳頭瘤病毒(HPV)是重要原因,而慢性宮頸炎又是宮頸癌的高危因素。據調查表明,慢性宮頸炎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為常見的炎癥性疾患,發(fā)病率在半數(shù)以上,同時長期的宮頸糜爛與宮頸癌的發(fā)生更是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由于宮頸癌嚴重威脅著婦女的身心健康,故而近年來在全國開展著宮頸癌的篩查工作,在篩查中發(fā)現(xiàn)了部分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CIN)患者,CIN是一個病程相對長的病變,使干預和治療成為可能。流行病學研究顯示,CINⅠ級57%可在2年內自發(fā)逆轉,CINⅡ級有22%的患者進展為更嚴重的病變[1,2]。目前,CIN的治療首先依據CIN診斷級別,參照HPV檢查結果制定診療方案,其次要對患者年齡、婚育情況、病變程度、范圍、級別以及癥狀、隨診和技術條件、患者意愿等綜合考慮,作到治療個性化。處理方法包括觀察隨訪、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對于排除了宮頸癌的宮頸糜爛,大多采用局部冷凍、激光、電熨療法,如果電熨與激光治療操作方法與使用不當,可能造成宮頸口瘢痕形成或狹窄。
普遍認為CINⅠ級和陰道鏡滿意的CINⅡ級可以觀察,但是在觀察過程中由于患者的焦慮而使病情呈進展狀態(tài)。另外,為了避免過度治療、改善疾病的結局,我院應用干擾素α-2a栓結合保婦康栓治療病理診斷為CINⅠ級陰道鏡滿意的CINⅡ級患者進行治療。
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是執(zhí)行2010年版《中國藥典》的標準,用于臨床治療陰道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慢性宮頸炎、宮頸糜爛、陰道炎,預防宮頸癌的外用制劑,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和多重免疫調節(jié)作用。特別可觀的是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不會影響藥效。這些優(yōu)勢使我們考慮加用保婦康栓協(xié)同進行治療,以期增強療效。
保婦康栓系純中藥外用制劑,經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具有廣譜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可抗HPV預防宮頸癌。
1.1 一般資料 自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承擔了3000例宮頸癌的篩查重任,并進行了1000余名門診患者對宮頸癌的機會性篩查,其中又根據具體宮頸有無糜爛及經濟條件,結合宮頸涂片的情況,給這部分患者同時行TCT和HPV分型檢查。對符合陰道鏡檢查適應證的患者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下異常部位取活檢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最后選取病理學確診為CIN I、Ⅱ級且肉眼觀宮頸糜爛的患者為觀察組60例,年齡32~61歲,年齡(36±7)歲,其中HPV感染者40例,有HPV高危的29例,HPV低危的11例;經病理證實為CINⅠ級55例,CINⅡ級5例:宮頸糜爛輕、中、重者分別為50%、40%、10%。對照組30例,年齡28~42歲,年齡(33.1±2.92)歲,其中HPV感染者19例,有HPV高危型的11例;HPV低危型的5例,HPV多重感染的3例;經病理證實為CINⅠ級28例,CINⅡ級2例;宮頸糜爛輕、中、重者分別為60%、35%、5%。所有上述觀察組患者在使用重組干擾素α-2a栓結合保婦康栓前均向其詳細交代病情可選擇的治療方式。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給藥,給予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結合保婦康栓交替使用,每晚1枚放入陰道深部,月經期停用,共2個療程,待用藥結束后3個月復查,觀察宮頸糜爛愈合情況,并行TCT和HPV復查,對照組患者觀察隨訪不做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1.3.1 宮頸糜爛 治愈或好轉:肉眼觀察宮頸光滑或僅有少許糜爛;無效:肉眼觀察宮頸糜爛仍有重度糜爛或糜爛面積未減小。
1.3.2 HPV感染 治愈:TCT和HPV檢查均陰性,行陰道鏡檢查,如鏡下無異常發(fā)現(xiàn)或經活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無CIN的存在,也判讀為治愈;無效:HPV感染陽性,活檢后病理診斷仍為CINⅠ級或Ⅱ級不變。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或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60例,年齡32~61歲,其中HPV感染者40例,有HPV高危的29例,HPV低危的11例:經病理證實為CINⅠ級55例,CINⅡ級5例;宮頸糜爛輕、中、重者分別為50%、40%、10%。對照組30例,年齡28~42歲,年齡(33.1±2.92)歲,其中HPV感染者19例,有HPV高危型的11例;HPV低危型別的5例,HPV多重感染的3例;經病理證實為CINⅠ級28例,CINⅡ級2例;宮頸糜爛輕、中、重者分別為60%、35%、5%。兩組患者的年齡、宮頸糜爛程度、HPV感染率、TCT及陰道鏡檢查滿意情況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2.2 觀察組治療宮頸糜爛療效 應用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和保婦康栓2個療程后,觀察組60例95%(57例)宮頸糜爛患者愈合,宮頸表面光滑,個別見少許糜爛面。對照組30例80%(24例)宮頸糜爛無變化,甚有加重。
2.3 觀察組治療HPV療效 觀察組中HPV高危型感染29例,低危型11例,在對照組中HPV高危型感染11例,低危型5例,多重感染者3例,觀察組應用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結合保婦康栓治療后,有51例(85%)HPV陽性轉為陰性,而在對照組中7例(23.3%)轉陰。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4 觀察組治療CIN療效 觀察組60例患者中CINⅠ級55例和CINⅡ級5例,且對HPV復查不論高危還是低危仍為陽性的9例患者,行陰道鏡檢查均未見異常需取活檢部位。
2.5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在重組人干擾素α-2a栓結合保婦康栓交替使用期間無不良反應,耐受性好。
目前,宮頸癌的病因已經明確,認為同一高危亞型HPV的持續(xù)性感染在宮頸癌及其CIN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作用[3,4]。2005年我國的多中心的婦女HPV感染和宮頸癌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的15~54歲的女性,致癌型HPV感染率很高,平均感染率為15.0%[5]。另有提示HPV的持續(xù)感染所致的宮頸糜爛,促使宮頸局部炎癥因子及宮頸管分泌增加,反過來又為HPV提供了溫床。同時,早已提示HPV的持續(xù)感染可能是導致婦女不孕不育的誘因之一。隨著宮頸癌普查工作的開展,CIN的檢出率逐年增加,并有年輕化的趨勢[6]。且現(xiàn)在女性生育較晚,因此,有部分女性檢出CIN時還未完成生育。對于宮頸局部手術對生育帶來的影響存在焦慮,同時有部分人群拒絕手術治療,愿意嘗試藥物治療。2006年ASCCP發(fā)布的子宮頸病變處理指南中關于CINⅠ級處理:由細胞學為ASC-US以ASC-H或LSIL診斷的CINⅠ級,可選擇每12個月的HPV檢測或每6-12個月的細胞學隨訪,在隨訪過程中如高危型HPV檢測陽性或細胞學判讀結果為ASC-US以及以上患者建議行陰道鏡檢查。如CINⅠ級持續(xù)2年或以上,選擇繼續(xù)隨訪或治療均可。如果陰道鏡檢查滿意,選擇消融治療或切除治療均可。從諸多方面考慮,緊密結合臨床,迫切需要臨床工作者尋求新的治療途徑。從罹患宮頸癌的病因、誘因及病理方面綜合分析,我們選用重組人干擾素a2a栓結合保婦康栓交替使用。
重組人干擾素a2a栓具有廣譜病毒,抑制細胞增殖等作用,并能提高免疫功能,經陰道給藥,放置于陰道后穹隆貼近宮頸口處,該藥可以通過陰道黏膜上皮吸收,直接在局部發(fā)揮抗病毒作用,且它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對藥效無影響,其用法用量為每次一枚,隔日一次,12次為一療程。保婦康栓是以傳統(tǒng)的中醫(yī)中藥理論為基礎,精選莪術油、冰片制成,通過行氣破瘀、生肌、止痛而發(fā)揮作用。具有廣譜抗病原微生物、抗炎作用,尤其對引起宮頸癌的病毒HPV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易引起宮頸炎的支原體(解脲原體)亦能發(fā)揮作用,更可觀的是利用其促進炎癥等損傷黏膜的更新修復、促進機體免疫反應及抗癌作用的特性而應用于治療宮頸糜爛,用法用量為每次一枚,隔日一次,18次為一療程。
將重組人干擾素a2a栓結合保婦康栓治療宮頸上皮瘤樣病變,觀察組60例中,有51例(85%)HPV陽轉陰,而在對照組中只有7例(23.3%)HPV高危型轉陰,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60例宮頸糜爛患者中95%的患者愈合,對照組30例宮頸糜爛患者中80%患者仍存在宮頸糜爛,甚至加重;檢測TCT觀察組有13例(21.6%)判讀為陽性(ASC-US),陰道鏡下無異常發(fā)現(xiàn),無CIN病理改變,對照組22例(73.3%)TCT仍判讀為 ASC-US,LSIL,A-H。
由此可以看到:重組人干擾素a2a栓結合保婦康栓治療宮頸上皮瘤樣病變I、Ⅱ級是有效、安全的,它為低級別宮頸病變的臨床處理提供了新途徑、新方法,便于具體實施。但由于樣本量小,亟待廣大臨床工作者大規(guī)模的臨床研究來證實。
[1]Kruse AJ,Baak JP,Janssen EA,et al.Ki67 predicts progress-sion in early CIN:validation of a multivariate progression-risk mode.Cell Oncol,2004,26:13-20.
[2]Spriggs AI,Boddington MM.Progression and regression of cervical lesions;review of smears from women followed without initial biopsy or treatment.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1980,33(6),517-525.
[3]Munoz N,Bosch FX,de Sanjose S,et al.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N Engl J Med,2003,348:518-527.
[4]Walboomers JM,Jacobs MV,Manos MM,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is a necessary cause of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wide.J Pathol,1999,189:12-19.
[5]趙方輝,戎壽德,喬友林.宮頸癌前病變篩查方法現(xiàn)狀.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1,23(6):638-641.
[6]Thomas C,Wright L,Massad S,et al.2006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women with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in situ.American Journal of Obestetircs Gynecology October,2007,280:340-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