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玲 葉君明 李曉梅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高血壓病的運動療法已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國際高血壓學會確認為是有效的降壓措施之一。高血壓患者該如何鍛煉呢?高血壓病患者的鍛煉方法是根據(jù)疾病診斷、病情、功能狀態(tài)、康復目標等,以運動處方形式,確定恰當?shù)倪\動方式和運動量,指導患者進行運動訓練。許多患者都很難掌握自己的運動量,為了能既達到運動目的,又有效控制運動風險,我們嘗試讓患者做運動平板試驗,在評價心功能的同時,記錄運動中的一些參數(shù),然后根據(jù)這些參數(shù),給患者制定一個科學、安全、有效的康復運動處方。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住院或門診的高血壓患者80名,其中男40例,女40例,年齡30~70歲,所有患者均在服藥中,血壓均能控制在120/90 mm Hg以下。
1.2 方法 將所選患者男女各隨機分為兩組,其中一組采用GE公司的運動平板測試系統(tǒng),用BRNCE運動方案做運動平板試驗,指導運動訓練強度以最大心率的60% ~70%為標準[1]。在運動過程中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60% ~70%時,記錄此時的代謝當量,然后根據(jù)各種能量消耗表[2]及2007年ACC/AHA運動耐量分級(Duke運動耐力指數(shù))制定受檢者的日常生活鍛煉處方,如:做中度家務如吸塵器、掃地、搬雜物3.5 mETs;步行(3.2 km/h)、快步行(4.8 km/h)3~3.5 mETs;能過性生活5.25 mETs;騎車(慢速3.5 mETs、中速5.7 mETs);交誼舞(慢2.9 mETs、快5.5 mETs);打乒乓球4.5 mETs;游泳(慢4.5 mETs);打羽毛球5.5 mETs;爬一層樓及爬一個小坡為5.5 mETs;網(wǎng)球、有氧舞蹈、高爾夫球6 mETs。運動時間為20~60 min,頻率為根據(jù)年齡不同3~7次/周,電話隨訪。對照組憑自我感覺鍛煉。
2年之后,運動方案組40例中,有36例堅持了鍛煉,4例中途放棄。36例中,有2例因血壓控制不好調(diào)整藥量或改藥、加藥,26例自我感覺好,血壓控制好,有8例血壓較鍛煉前有所下降,可以在堅持鍛煉的情況下減少藥量。沒有1例出現(xiàn)運動意外。對照組40例中,有27例因血壓控制不好調(diào)整藥量或改藥、加藥,13例自我感覺好,血壓控制好。
運動處方由運動強度、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頻率、運動形式及運動程序等幾部分組成。首先運動強度指標,心率與耗氧量有直接關(guān)系,且心率容易測得,所以常被當做運動強度指標。一般健康者的運動強度定為最大心率(220-年齡)的70% ~85%(相當于60% ~80%最大耗氧量)。對于高血壓病患者,最大心率最好由運動試驗直接測得,運動強度一般取60%~70%最大心率。其次為運動持續(xù)時間,由運動強度和患者的一般狀況決定,通常70%最大心率的運動強度,持續(xù)時間為20~30 min;高于此強度,持續(xù)時間可為10~15 min;低于此強度,則為45~60 min。第三運動頻率即運動次數(shù),它取決于運動強度和運動持續(xù)時間。高強度、長時間的運動,次數(shù)可以減少;低強度、短時間的運動,則次數(shù)應增多。通常中等強度的運動,每周至少3~4次。第四運動形式為有大肌群參與、具有節(jié)律性反復重復的動態(tài)有氧運動。常見的運動形式有以下肢為主的步行、踏車、上下樓、慢跑等;以上肢為主的運動有無支持的上舉運動,上舉負荷可逐漸增加,以及上肢在支持下的抗阻運動,如上肢組合訓練器、上肢功率計;還有包括上、下肢同時參與的運動,如游泳、劃船訓練器等。從療效而言,下肢運動比上肢運動更有效,上下肢均參與運動或交替進行運動訓練的效果,比單純上肢或下肢運動更好。第五運動程序熱身運動:每次運動開始時,應先進行10~15 min的熱身運動。
運動在高血壓的控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做運動平板試驗制定運動處方鍛煉,既能控制風險,又有明顯效果,值得在臨床上運用。
[1] 劉江生,劉楠.高血壓病的康復.心血管病康復醫(yī)學雜志,20065,15(增刊):75-80.
[2] Hlatky MA,Boineau RE,Higginbotham MB,et al.A brief self-sdministered questionnsire to determine functionsl capacity(the Duke Activity Status Index).AM J cardiol,1989,64:65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