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泉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
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和優(yōu)勢,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質量和綜合利用水平
◆曹淑泉
(山東醫(yī)學高等??茖W校)
主要闡述了依托計算機網絡技術開發(fā)和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方法與技巧,并提出了進一步提高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制作和教學綜合利用水平。
計算機網絡 多媒體 教學課件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使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如虎添翼。計算機網絡技術包含了流媒體技術、WEB技術、FTP共享技術、磁盤陣列存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與多媒體課件制作有關的內容,這些技術如果被充分利用,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技術水平可以得到更大的提高,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質量也具有較高的水準。下面分步敘述如何綜合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
媒體是信息的載體,多媒體是指多種媒體,如數字、文本、圖形、圖像和聲音的有機集成,而不是簡單的組合。其中數字、字符等稱為格式化數據;文本、圖形、圖像、聲音、視頻等稱為非格式化數據,非格式化數據具有數據量大、處理復雜等特點。多媒體數據庫實現(xiàn)對格式化和非格式化的多媒體數據的存儲、管理和查詢。由于多媒體數據庫對數字、字符、文字、圖形、圖像、語音處理和影視處理與數據庫的獨立性、安全性等優(yōu)點的結合,使得多媒體數據庫的應用前景十分廣泛。多媒體數據庫在建立中應包含如下幾個重要數據庫:
1.圖片數據庫。圖片數據庫重點存放與教學相關的圖片、圖形、照片等資料。這些數據應該分門別類,按照圖片格式、數據大小、存放日期等進行存放,經過多年的逐步積累,形成一個門類齊全、范圍廣泛、格式眾多、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圖片數據庫。教學多媒體課件常用的圖片格式一般有BMP、JPEG、GIF等。有些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會對圖片格式有統(tǒng)一要求,選用多媒體課件制作軟件時要注意使用圖片格式轉換軟件進行轉換。另外,存放的圖片應該使用圖片處理軟件進行調整和整理后再存放,以確保圖像質量。
2.視頻數據庫。視頻數據庫重點存放與教學相關的數字視頻、動畫等影像資料。這些資料既有完整的電影、電視或動畫視頻,也應該有以鏡頭、場景和視頻片段為資料的視頻。在多媒體課件中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意選用。視頻數據庫利用視頻處理技術進行視頻格式轉換和調整整理再進行存放,并建立目錄索引,使豐富的視頻數據庫具有方便的檢索功能。因視頻文件在保存中需要較大的空間,所以建立較高規(guī)格的磁盤陣列是很好的選擇。又因視頻文件在傳輸中需要較大的帶寬才能保證視頻在播放時流暢,不出現(xiàn)停頓和卡住的情況,所以我們需要采用的存儲系統(tǒng)體系結構以保證最低的數據傳輸速度。計算機網絡主干傳輸帶寬應不小于1000M,到計算機用戶桌面帶寬不應小于100M。不管被訪問的視頻圖像有多大,也不管訪問的用戶數量有多大,視頻圖像的發(fā)送系統(tǒng)要求存儲數據量大且有足夠的帶寬傳輸,必須保證最基本的傳輸速度,以保證傳輸的視頻圖像有較高的質量。教學多媒體課件常用的視頻圖像格式一般有AVI、MPEG-1、MPEG -2、MPEG -4、RM、RMVB、MKV等格式。這些格式據有畫面規(guī)格大小、清晰度高低、是否適合視頻編輯軟件使用等不同特點。為了確保教學多媒體課件采用視頻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真實,建議盡量使用AVI、MPEG-2、MPEG-4、RMVB和MKV等格式。
3.音頻數據庫。在音頻數據庫中,如何存放才能對音頻數據方便分析、檢索,是音頻數據庫成功實現(xiàn)的關鍵,傳統(tǒng)的數據存放和處理方式是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的。在多媒體課件制作中調用的音頻資料主要包括解說、朗誦、配樂、主題音樂、背景音樂、片頭片尾音樂和各種效果聲音等。
4.文字數據庫。文字數據庫一般包括各種書籍里的文字以及相關和參考書目的文字,以便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選用。常用的文字格式包括DOC、TXT、WPS等。這些較容易掌握,在這里不做贅述。
很多學校在建設自己的校園計算機局域網時,都購買了FTP服務器建立了適合自己學校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共享使用的FTP服務。在FTP服務器上可以建立以教學系部、教研室或個人的存儲專區(qū),放置各種多媒體素材和制成的多媒體課件。FTP服務器的建立對老師們制作和存儲以及共享自己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1.素材的積累。老師們可以隨時隨地把自己平時搜集到的、購買的以及自己制作的各種素材存放到FTP服務器上自己的文件夾內。系部或教研室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素材庫。老師們在聯(lián)網的計算機上可以隨時調用各種素材,使制作多媒體課件的素材選取范圍有較大的空間,擴展多媒體課件的多樣性,增強其藝術感,使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廣大教師們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水平。
2.群策群力,使多媒體課件制作具有較高水平。老師們也可以隨時下載和觀看FTP服務器上其他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的成品或半成品,及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修改意見;或是直接進行修改另取相近名稱保存,供制作教師參考。這樣可使教師們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廣泛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群策群力;相比之下,要比單個教師單打獨斗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的質量和水平好得多。
3.多媒體課件的共享。老師們在上課時可以直接調用存儲在FTP服務器上的多媒體課件直接上課,免去了忘記攜帶優(yōu)盤,或因優(yōu)盤品牌各異型號各異,或因感染病毒造成計算機無法讀取優(yōu)盤的煩惱。另外上課時還可以調用其他教師制作的多媒體課件,或鏈接的相關網頁進行參考。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認識程度越來越高,計算機網絡教學平臺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快,由過去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課堂授課,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高度綜合性、形式多樣化、內容范圍廣、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很多學校在建設校園計算機局域網的同時,一般都會購買教學平臺服務器,建立適合本學校進行教學的教學平臺服務。同時會號召和發(fā)動老師們在教學平臺服務器上建設和完善各門課程完整的授課和評測體系,明顯提高了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1.分平臺的建立。在教學平臺服務體系中各系部或教研室建立自己的二級教學平臺,在二級教學平臺進行課程目錄、課程級別、教師類別等項目設置。讓老師們按照教學平臺的使用規(guī)則建設和完善自己所授課程的全部內容以及參考資料,以方便學生的自主學習。
2.課程的分級分類。授課課程一般分為精品課程欄目和校內一般授課課程欄目。授課課程按照國家級、省級和校級精品課程的類別,從上到下按序設置目錄;校內一般授課課程按建設的先后分類設置目錄,以方便學生選擇學習。
3.教學平臺授課課程內容的充實。教學平臺授課課程一般包括課程簡介、教師簡介、課程教學、課后作業(yè)、知識測試、參考資料等內容。這些內容需要各系部或教研室組織授課教師遵循全面客觀、內容全面、知識科學、易于自學等原則進行建設和充實,使之形成易于課堂調用、學生自學、專家評估、教師查閱的完整教學平臺體系。
總之,有了校園計算機局域網的建設和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網絡新技術的支持,校園多媒體教學課件的開發(fā)創(chuàng)新和有效利用有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為進一步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師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