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華 黃冬梅
破傷風患者的護理體會
崔愛華 黃冬梅
目的探討破傷風的護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破傷風患者的護理措施。結果破傷風患者經采取正確及時的護理措施,大部分預后良好。結論做好破傷風患者的護理工作,是成功搶救破傷風患者的重要措施。
破傷風;氣管切開;護理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經人體傷口處侵入大量繁殖并產生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特異性感染[1]。我科對破傷風的護理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現介紹如下。
床旁配備搶救車、氣管切開包、開口器、舌鉗、喉鏡、牙墊、吸痰器、氧氣等物品。室內光線柔和,白天用暗色窗簾遮擋,夜晚可開地燈。保持室溫20~22度,相對濕度50~60%,定時開窗通風換氣,避免對流風。室內設施及地面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并保持整潔。
要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各項護理操作盡量集中在使用鎮(zhèn)靜藥物30 min后進行,避免不必要的操作。應減少探視,避免增加患者抽搐的危險。
器械、敷料應專用,使用過的器械要先用1%的過氧乙酸溶液浸泡10 min,清洗后再高壓滅菌,使用后的敷料應裝袋標記后焚燒?;颊呓佑|過的一切物品如碗筷、水杯、被單、衣物等應先滅菌,然后再清潔、消毒、滅菌?;颊叩姆置谖铩⑴判刮飸鹊谷牒行?00 mg/L的消毒液中浸泡30 min后再倒掉。患者解除隔離、出院、死亡后應及時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治療過程中根據病情輕重使用鎮(zhèn)靜藥物和冬眠藥物,用藥后應密切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及尿量等變化。危重癥患者需有專人護理,密切觀察并詳細記錄每次抽搐的癥狀、持續(xù)時間、程度、間歇時間以及發(fā)作前征兆,及時報告醫(yī)師進行處理,以利于觀察藥物效果及時調整用藥時間、劑量和種類。
對于抽搐頻繁、藥物不易控制的嚴重患者應盡早氣管切開其護理如下:
5.1 氣道濕化 氣管切口處敷蓋慶大鹽水浸濕的雙層無菌紗布,并保持其濕潤。每日更換氣管紗布墊1~2次。氣管內持續(xù)緩慢滴入濕化液(慶大霉素+糜蛋白酶+生理鹽水),每天總量不超過250 ml。
5.2 按需吸痰 痰多而粘稠的,及時吸痰。吸痰時動作應穩(wěn)、準而輕柔,無負壓狀態(tài)下將吸痰管插入氣管內(10~12 cm),應邊吸邊提拉旋轉退管,禁止反復提插“拉鋸式”動作,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 s,以防造成低氧血癥。
5.3 嚴格無菌操作 吸痰管應一次性使用,每次一根,口腔氣道要分開,若合用應先氣道后口腔,儲痰罐每班更換浸泡液,氣管套管先用1%過氧乙酸浸泡10 min,再高壓滅菌,每日更換一次。
重癥破傷風患者在抽搐間歇應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半流食或流食,能進食的在抽搐間歇給予喂食,不能進食者可置胃管進行鼻飼或給予靜脈營養(yǎng)治療,以滿足機體的需要。
患者體溫超過38.5度甚至達到39~40度時應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時,配合物理降溫如頭戴冰帽,頸部、大血管處冰敷等。及時為患者擦干汗液,更換干凈衣服、床單、被褥,防止感冒。
使用床擋防止患者墜床,必要時使用約束帶,防止抽搐發(fā)作時患者受到傷害,將軟墊放在關節(jié)部位以保護關節(jié)和肌腱、韌帶。使用合適的牙墊,防止抽搐發(fā)作時咬傷舌頭。
每天用生理鹽水口腔護理2次,合并真菌感染時使用3%的碳酸氫鈉。定時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褥瘡和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尿潴留患者及時給予導尿,可根據病情留置尿管,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拭會陰部及尿道口2次,生理鹽水膀胱沖洗1次。集尿袋每天更換,尿管每周更換,防止發(fā)生泌尿系感染。
耐心、細致、及時給患者及家屬講解發(fā)病原因、病情、治療、預后及注意事項等,以減輕其焦慮和恐懼,使他們有信心戰(zhàn)勝疾病。
[1] 章紅萍.氣管切開患者氣道管理的護理進展.護理與康復,2007,11(6):734-736.
[2] 李小寒,尚少梅.基礎護理學全國高等學校教材,2006,8:137.
[3] 丁彩兒,李劍萍,丁國芳,等.氣管切開后不同濕化液對氣道影響的實驗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0):872-875.
[4] 楊麗芹,魏麗萍,劉曉霞,等.氣管切開術的術后護理體會.局解手術學雜志,2007,16(4):286-287.
467099平頂山市平煤醫(yī)療集團總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