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龍
(甘肅省體育運動學校)
英語詞匯教學的問題與對策
◆朱小龍
(甘肅省體育運動學校)
遵循英語詞匯的教學原則,通過分析當前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與學習策略,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效果。
詞匯教學 問題 方法 策略
詞匯是組成語言的最基本材料,沒有詞匯也就無所謂語言,人類的思想交流也是通過由詞構(gòu)成句子來實現(xiàn)的。外語教學自然離不開詞匯教學,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就無法順利進行聽、說、讀、寫、譯,就無法進行英語交流。全日制義務(wù)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在語言知識部分就對詞匯教學提出了具體目標并進行了詳細描述。新課標對學生應(yīng)掌握的詞匯量,由以前的3000個增加至4000~5000個。但是,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詞匯量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受到直接的影響。因此,認真分析目前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教學方法,采取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的方法進行詞匯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既要以科學的語言學習理論為指導,又要講究學習方法與技巧。本文就中學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作一些分析與探討。
(1)教授新單詞。教師對新單詞的導入,首先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流程一般如下:生詞—正音—釋義—舉例—派生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上全部是被動的接收,有時也會有機會在流程中被要求試著用所學的單詞造句或翻譯。
(2)課文中的詞匯講解。當課文對學生來講有一定的難度時,教師會在講解課文的同時或之后,對課文中的語言點進行一次詞匯、句型的教學,教學方法一般是“示范-模仿”,以中英互譯或造句的形式進行。
(3)復習與檢查。針對詞匯教學的課后作業(yè),基本是抄寫或死背單詞,或用所給的單詞造句、翻譯等。檢查的手段也不外乎聽寫、口筆頭翻譯。詞匯教學的效果不理想,問題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整個的詞匯教學中,基本上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常處于被動地位,除了記筆記,很少主動參與。如果沒有運用的機會,筆記本上再精彩的內(nèi)容,最后還是要遺忘的。二是有些生詞的復現(xiàn)率太少,除了課堂上的講解之外,學生很少有機會再接觸,前學后忘也就是很自然的。
(1)重均衡,輕主次。英語詞匯通常由常用詞、根詞等組成,這些詞在總詞匯量中只占一小部分,但用途卻非常廣泛。英語教學大綱對每個單元的單詞都作了具體的要求,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作出不同等級的要求,但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對每個單詞都同等對待,沒有明確地告訴學生哪些單詞只要求能聽懂,哪些單詞要求能聽、說、讀、寫都行,哪些是最重要的。這樣無疑給學生學習增加了難度和負擔,久之便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但大部分的單詞都不會,而且連常用的詞也掌握不了。于是,不少學生對掌握詞匯失去了信心,產(chǎn)生焦慮心理,從而降低了學習的效果。
(2)重詞義,輕語境。英語詞匯中,有許多單詞在不同的句子和語境中表達的意義也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詞匯的多義性,所以講授單詞一定要放在一定的語境中,使學生知道什么時候使用這個詞,怎么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為了貪圖方便,只按照單詞表一字不漏地教授單詞。這種把單詞單獨講授,而與一定的語境脫離的教學方法,使許多學生覺得學習單詞太枯燥無味,漸漸失去興趣,久而久之,便產(chǎn)生了厭煩的心理。
(3)重字面意義,輕文化內(nèi)涵。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但即使有一口流利的英語,在許多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與別人溝通不了或出現(xiàn)尷尬的場面。這是因為習俗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更是語言的深層基礎(chǔ)。然而,有的教師只按照課后的詞匯表,詳細地講解單詞的拼寫、音標、詞性和搭配等,對于單詞的文化背景卻很少提及。殊不知,多講解一些文化習俗的知識,既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正是由于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也由于學生在學習外語時,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漢語,這樣在詞匯學習中,學生就喜歡用漢語詞匯的讀音、類別、釋義來規(guī)范英語詞匯,用漢語的語言習慣來表達英語。
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教師的教學方法有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改進和探索詞匯教學的方法,以幫助學生更多更好地掌握英語詞匯。筆者認為,采取下面一些措施是必要的。
英語詞匯總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gòu)詞成分卻是有限的,學習單詞必須先要知其音和義,再由音帶形,音、形、義三者合一是詞匯教學中不可缺乏的內(nèi)容。另外,詞匯之間也是有聯(lián)系的,而且系統(tǒng)性很強,教學中應(yīng)該利用詞匯的構(gòu)詞特點,立足于詞匯系統(tǒng)之上。當然,對于這些特點,教師也不能夠直接把它們說出來,最好能在集中教學詞匯時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自己去總結(jié)、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習有學生親自的參與,更能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
學習單詞要知其性,由性記義,體會不同詞性在句中的不同用法,從而讓學生領(lǐng)悟詞性在句中的作用,最后達到遣詞造句熟練運用的目的。同時,也要重視一詞多義的運用,如outside這個,它有四個詞性,詞義也有所不同,教這個詞時,可造幾個示范句,由此讓學生體會、理解一詞多性、一詞多義在句子中的作用。
當遇到講授新單詞時,教師課前也是要花時間來準備的。如water這個詞,在講授時可以借助一些教具或動作,如花灑、澆水的動作和喝水的動作等,這些都必須是學生熟悉的行為,再呈現(xiàn)以下的句子。例如:
(1)I’m very thirsty,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The flowers are dry,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
(3)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bottle,we can drink it.
從語境中我們可猜測出(1)、(3)句中的water是水,(2)句是澆水的意思,從中我們也可以知道water不同的詞性和用法。利用上下文教單詞的道理也是一樣,把詞匯放在段落中學習,不但教會了學生單詞,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中有許多詞形、詞義相近的單詞,教學過程中對詞形相近的詞進行對比,對于學生正確使用單詞很有好處。如 form,from;advice,advise;hard,hardly;invent,invite;decide,divide;choose,choice 等許多單詞常被學生混淆,及時加以對比,就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認識它們之間的差別,避免用錯寫錯單詞。對常用的同義詞或詞組,如divide,separate;say,speak,tell,talk;join,take part in等,應(yīng)該及時幫助學生弄清楚它們之間的異同點,以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能正確使用。
總之,教師必需按照有關(guān)教學大綱的要求,遵循英語詞匯教學的原則,認真分析學生學習英語詞匯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詞匯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感興趣,才能有法可循,積極學習,從而提高英語詞匯的教學效果。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平克虹.外語學習、詞匯為本[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1999.
[3]汪榕培.英語詞匯學研究[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余德敏.探索英語詞匯教學[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