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燕霞
(宿遷學院教師教育系 江蘇 宿遷 223800)
高等數學是工科院校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和工具課,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學計劃中必不可少的一門重要主干基礎課程,其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因為在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當中有著大量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和數理統(tǒng)計方面的內容。如果本門課程沒有學好將直接導致學生無法再繼續(xù)學習相關的專業(yè)課。同時高等數學對學生未來從事生產實踐工作時能否依靠扎實的數學功底進行自主學習和獲取新知識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該課程具有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學習內容較枯燥等特點,所以對教學的要求也比較高。那么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如何能夠在理論性強的條件下讓學生的注意力保持集中和良好的學習效果成為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結合這幾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如何上好高等數學課程筆者提出以下幾點體會和建議。
首先,教師在備課前要熟悉教材,熟練掌握講授內容,能夠聯系前后的相關內容,這樣在講述時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前面的內容得到鞏固,也可以為后面課程的講解鋪平道路。熟悉大綱可以讓教師更好地把握講課的分寸,分清重難點,這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教師還要熟悉學生的專業(yè),針對不同的專業(yè)有針對性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同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yè)方向搜集多媒體教學資料,選擇合適的實例、圖片、影音材料,避免不分專業(yè)都用一樣的例子講解,我想這樣更有利于讓學生感覺到高等數學是和他們的專業(yè)密切相關的,使他們端正學習高等數學的態(tài)度,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作為新時代的數學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基礎和思維方式,而且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提高學生數學建模的意識,教師課后可留一些應用型思考題(如往年的數學建模題)讓學生結合專業(yè)知識進行討論。
高等數學這門課程理論性強,學習起來較枯燥。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形成循序漸進、通俗易懂的教學方式,采用幽默風趣的語言結合生活實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盡量營造一種積極向上、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解決教學內容枯燥、教學內容難懂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繼續(xù)學習。但往往這樣做還不夠,教師必須把握好講課的時間:不能太短,因為這樣不能將一個問題闡述清楚;不能太長,因為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聽講的時間有限。所以盡量用簡潔的語言講清一個問題之后馬上開始有針對的練習。這樣要求準備的例題和練習題時要配套,習題應該是同類型的題目。練習之后馬上再講解下一個問題,然后再練習。經過這樣的循環(huán),學生會做題了,對知識理解了,積極性也得到大大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環(huán)。大篇幅冗長的講解,勢必造成學生思維高度緊張、疲勞,多處不理解會造成學生困倦,無法繼續(xù)聽講,所以把握講課的節(jié)奏是本課程課堂取得好效果的關鍵。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國內很多高校都已建設了一定數量的多媒體教室,多媒體作為新興的教學形式,以其豐富的表現形式、快捷方便的操作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于:利用直觀、生動的圖、文、聲音、影像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效果難以用語言描述達到,同時多媒體擴大了課堂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在緒論課或者每一章的引言課可盡量選擇多媒體。但多媒體也有它自身的缺點:信息停留時間短,不利于記憶;解題過程太快,學生思路跟不上等。高等數學涉及到諸多典型例題的講解和幾何、物理意義分析,用多媒體方法就很難把計算過程詳細的表現出來,而往往是整個公式或整個圖形一起顯示或者只顯示計算結果,這樣老師就很難講得透徹,而且學生也沒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和做筆記的時間。學生往往會覺得好像是聽懂了,但做題的時候又無從下手。傳統(tǒng)的黑板板書教學過程可以由教師靈活控制,教師可以一步一步的寫下計算過程并結合學生的接受程度有針對地靈活講解。而多媒體教學則做不到。因此,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多媒體雖然有諸多優(yōu)點,但它只能作為一種輔助形式,對于高等數學這門課還是不能拋棄黑板板書,應該將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對于介紹性的、幫助理解的圖例等可以用多媒體,對于計算例題的講解,公式的推導等往往用板書更好。
以計算為主的學科必須通過大量的計算練習才能對所學內容有很好的理解和熟練的掌握,作業(yè)無疑是最好的形式。通過做作業(yè)可以使學生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并且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得到鞏固和提高,熟練的掌握所學的計算方法離開親手計算則無從談起。布置適量的作業(yè)是實現這一目的的基本保證,同時可以通過批作業(yè)知道學生哪里掌握的有欠缺,哪里的基本概念不夠清晰。所以,學生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也是高等數學教學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huán)。但無拘無束、輕松的校園環(huán)境往往讓飽受高中學習壓力的大學生不再想做作業(yè),大部分學生喜歡用抄作業(yè)的方式來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不嚴格要求、認真批改作業(yè)的話,就很難受到良好的效果。筆者一直采用認真批改作業(yè)并找到可能是抄襲的作業(yè),給出相應的成績來嚴格要求學生切勿抄襲,在這過程中對抄作業(yè)現象有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在尋找抄襲者時容易出現誤判現象,這種現象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找到教師,由教師出一道同類型題目讓學生獨立完成,證明作業(yè)是由其自己完成的得到解決。這個方法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是很有效的。
鑒于高等數學的重要性,其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各個工科院校的重視,如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每一位相關教師都要思考的問題。教學的每一個過程都不容忽視,每一個過程都需要不斷的探索和改良,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努力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
[1]同濟大學數學系.高等數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蕭樹鐵.高等數學改革研究報告[J].數學通報,2002(9):4-9.
[3]項立群.提高一般本科院校學生學習數學積極性初探[J].大學數學,2003,19(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