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劍敏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蘇州 215000)
2007年,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中央和地方政府大約每學年投入100余億元,用于建立國家獎助學金制度[1]。國發(fā)[2007]13號文件明確說明:國家助學金資助勤奮學習、積極上進、家庭經濟困難、生活儉樸的學生。國家助學金是國家獎助體系中唯一一項沒有具體細致要求的資助項目,在評定過程中自由度和隨意性比較大,公平性難以掌握,容易引發(fā)評定過程中的不公平。雖然在國家資助政策出臺后,各高校紛紛制定了本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實施細則,但是尋求相對公平的助學金評定過程和原則還是難以做到,其中有些問題不容忽視。
在各級規(guī)定的助學金評定條件中,標準難以界定,操作隨意性太大。例如,財政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國家助學金的基本申請條件第五款規(guī)定“家庭經濟困難,生活簡樸”[2],但是何種情況才算經濟困難,怎樣生活才算簡樸,標準實在難以統(tǒng)一。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容易受到人情、地區(qū)生活差異等各方面的影響與干擾,不能保證評選公平。
由于誠信缺失,部分受助對象在申請助學金的過程中弄虛作假,隱瞞真實的家庭情況,這也是造成助學金評定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以2011年某職業(yè)技術學院某系助學金的評定為例,全系共663人,申請助學金人數(shù)203人,占到了總人數(shù)的近1/3。多數(shù)申請人把自己家里的經濟情況描述得非常貧困:80%的農村同學都稱家庭受到自然災害,收成受到影響,家庭入不敷出;50%的同學父親和母親因病不能工作;有30%的同學家中有長期用藥的病人;其余或單親、或兄弟姐妹多,或父母下崗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然而在評定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9位學生家庭經濟較好,平時花銷較大,夸大家庭困難程度。另一方面,大多數(shù)高校在國家助學金的評定中,對學生的成績沒有具體要求,只要是家庭經濟困難者就可以參評。而目前所謂家庭經濟困難者的唯一證據(jù)就是貧困證明。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學生為了得到國家助學金,故意隱瞞家庭人口和收入的真實情況,通過拉關系、請客、送禮等手段籠絡家庭所在地有關人員出具家庭經濟困難證明,造成了大家都是貧困生,基本都有貧困證明的可悲局面,使國家助學金的評選失去了公平的基石。
由于國家助學金評定過程中沒有絕對統(tǒng)一的標準,申請條件的寬泛性和隨意性造成了監(jiān)管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評審小組缺乏有效監(jiān)督。面對數(shù)額巨大的國家助學金,部分學生會有不拿白不拿的想法,因此會有造假以及拉票現(xiàn)象。雖然各個學校都會有專人組成的評審小組對其進行監(jiān)督,但面對復雜的情況通常難以做到絕對的公正客觀。監(jiān)管工作就成了國家助學金評定過程中的軟肋。第二,助學金運用存在監(jiān)管空白。部分用于“助學”的資金被用到了與學生生活不相干的別處,如被學校抵扣學費或者被部分學生進行“高消費”等。國家并沒有嚴格的監(jiān)督管理制度和體系,形成了監(jiān)管的空白。
高等院校如何把助學金管好、使用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確保分配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仍然是個不小的課題。這就需要將公平原則運用到助學金評定的每個過程與細節(jié)中,在評選過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國家獎學金申請條件中要求“學習成績優(yōu)異,社會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特別突出”,體現(xiàn)了“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國家勵志獎學金申請條件中要求“家庭經濟困難”和“學習成績優(yōu)秀”,體現(xiàn)了“困中選優(yōu)”的原則[3]。而國家助學金申請條件中要求“家庭經濟困難”和“勤奮學習,積極上進”,并沒有對學習成績作具體說明,致使一些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生活作風懶散的學生,僅僅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就獲得了國家助學金,這會使其他同學對助學金的公正性產生質疑,在校園中產生不良影響,使助學金成了“救濟金”。
雖然助學金與獎學金的目的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資助為標、育人為本。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定能夠成為較為客觀的考量指標。綜合素質測評考核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客觀評價,即學習能力、政治紀律素質、社會能力。學習能力包括各科成績、是否重修(或補考)、是否考試作弊。政治紀律素質包括思想政治、紀律方面受表彰情況,遵守院系有關管理條例制度情況。社會能力包括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義務勞動、專業(yè)實訓勞動、社會實踐等,宿舍、教室等衛(wèi)生檢查情況。第二部分為主觀評價,即生活德能素質。生活德能素質包括主觀測評思想、道德、工作能力等素質。根據(jù)這兩部分四小項得分進行評定,明確在校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也能將國家獎助學金中“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規(guī)定具體化、細節(jié)化。
國家助學金評審工作啟動前,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做好導向工作,通過國家獎助學金宣傳小冊子、學生資助信息網絡讓學生了解國家獎助學金的意義、制度內容、申請條件、獎勵資助標準及評選程序等信息,體會助學金資助為標、育人為本的原則[4]。一是要通過全方位的宣傳讓學生知道,必須刻苦學習,通過自己的能力和成績獲得榮譽。二是要改變學生“等、靠、要”的依賴心理,變無償為有償,實現(xiàn)資助育人并舉[5]。三是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心態(tài),讓學生明白國家助學金并不是唯一的救助貧困生的方法,沒有評上國家助學金的同學要擺正心態(tài)。四是班主任要多做學生思想工作,要灌輸扶貧政策的深層意義,擺正少數(shù)同學“不勞而獲”的思想。五是評選過程要確保評審信息公開。將助學金評選的各項步驟、要求進行公布,讓學生知曉評選進程;評選后,舉行頒獎儀式,成立獲獎學生宣講團、舉辦獲獎學生風采展等活動,將助學金評選的檔次拉高,真正幫助最努力最貧困的優(yōu)秀學生,優(yōu)化評選氛圍。
首先,要確定逐級認定的評選過程。要確定個人申請、海選、初選的工作步驟。在助學金評定過程中,第一步應該由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遞交申請書、困難證明材料,并承諾所填資料完全真實。第二步,由評議小組對申請者填寫內容進行審核,填寫《貧困生資格確認表》,并根據(jù)貧困資格分數(shù)、綜合素質測評分數(shù)、特殊加分累計得出總分排序。第三步,評議小組根據(jù)排序情況提出是否給予資助及資助等級意見。由輔導員再次審核學生申請材料及班級評議材料,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比例確定困難學生等級并在班級范圍內公示無異議后上報系部。
其次,要建立公正的評選團隊。在助學金評定之前,可以成立一個由輔導員、班委和普通同學組成的評議小組。評議小組成員由全班同學選舉產生,選出他們心目中正直、無私、品德端正的同學為代表,參與并監(jiān)督整個評選過程。在評議過程中,評議小組成員在對每一位參評同學進行討論后投票選舉出符合條件的學生。對初步認定的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班級范圍內的公示,接受師生監(jiān)督。學校級審核小組,分管領導為組長,由學生工作部資助工作人員組成;院系級審查小組,副書記為組長,由輔導員和班主任組成;學生級評選小組,班主任為組長,由學生干部、學生代表及困難學生代表組成。
最后,要堅持院系、學院的二級公示制度。在初步評選結束以后由輔導員嚴格審核學生申請材料及班級評議材料,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比例確定困難學生等級并在班級范圍內公示3天無異議后上報系部。系部對輔導員上報材料進行審核,認定貧困生等級,并在系部范圍內公示5天無異議后上報學院備案,最后由學院公示7天。
一是建立學生誠信檔案[6]。在助學金的評定過程中,建立貧困生檔案,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等多方面因素來考核其貧困狀況,助學金發(fā)放后,每年根據(jù)考核結果對貧困生認定名單進行調整。對個別利用助學金超額消費、生活作風不良的可以考慮取消該生在校期間的一切資助。
二是加強學生對助學金使用情況的自我申報。受助學生應定期向班主任匯報年度助學金使用情況,班主任通過實地調查和調取相應的銀行消費記錄等對受助學生助學金使用情況出具意見,作為下年申請助學金的重要依據(jù)之一。
三是加強對受助學生日常行為的民主監(jiān)督??啥ㄆ谟砂嗉壺撠熑嘶蛩奚岢蓡T進行民主測評,對其思想狀況、日常消費習慣、生活作風、學習態(tài)度進行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不良習慣的苗頭,進行誡勉談話。屢教不改的受助對象,可以立即取消對其的資助,對于弄虛作假的受助學生,可要求其退還部分或全部助學金,并按學校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
[1]蔡穎.高校國家獎助學金制度實施現(xiàn)狀調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47-48.
[2]杜煥君.對當前我國高校助學金制度現(xiàn)狀的法律思考[J].陜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1(4):39-41.
[3]謝鵬.國家助學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高教高職研究,2010(10):203-204.
[4]段青青.高校貧困生助學金評定工作的困境及誠信教育[J].高教高職研究,2011(7):201-202.
[5]唐皓.關于高校助學金的政策性建議[J].知識經濟,2010(6):76.
[6]趙文英.高校國家助學金評定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悉[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