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成敏李延猛
(1.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2.兗州市新兗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 兗州 272100)
對“水滸武術文化”相關概念的探討
尹成敏1李延猛2
(1.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20;2.兗州市新兗鎮(zhèn)中心小學,山東 兗州 272100)
梁山是中華武術四大發(fā)源地之一,《水滸傳》作為武術類文學作品的杰出代表,對后世社會生活包括武術影響深遠。圍繞《水滸傳》和“梁山功夫”探討“水滸武術文化”、“《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水滸武術”以及“梁山功夫”的概念界定和相關關系是進行水滸武術文化研究的前提,對于開辟武術文化研究的新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水滸武術文化 《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 水滸武術 梁山功夫
“水滸武術文化”是我國武術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以梁山好漢的名號和典故命名的拳種數(shù)量眾多,分布廣泛,探索現(xiàn)存“水滸武術”的起源、發(fā)展、分布以及拳術系統(tǒng)和技術特點都需要以“水滸武術文化”的理論研究為前提。研究“水滸武術文化”的相關內容就必須明確“水滸武術文化”、“梁山功夫”、“水滸武術”以及“《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等相關概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概念是最小的思維單位,是組成命題并進而組成推理的最基本要素。概念有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從邏輯的角度去分析概念就是明確它的外延和內涵。概念的外延就是指一個概念在現(xiàn)實社會中所指稱的對象。概念的內涵就是一個概念所表達的含義,即反映在概念中的特有屬性或本質屬性。概念的外延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全同關系、真包含關系(屬種關系)和真包含于(種屬關系)、交叉關系、全異關系、矛盾關系五種基本關系[1]。
限制和概括是兩種簡單的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限制和概括的邏輯根據(jù)是屬種關系概念內涵與外延間的反變關系。在具有屬種關系的系列概念中,外延越大的概念,內涵就越少;外延越小的概念內涵就越多。這就是“內涵與外延的翻遍關系”,是一條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邏輯規(guī)律。概念的限制就是通過增加內涵將一個外延較大的屬概念過渡到外延較小的種概念,以明確概念的一種邏輯方法。概念的概括就是通過減少內涵將一個外延較小的種概念過渡到外延較大的屬概念,以明確概念的一種邏輯方法[2]。
以上概念的確定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和變化方法是在本研究概念的論證過程中必須遵守的邏輯學依據(jù),具體例證將在下文概念的論證中詳加說明。
要明確什么是“水滸武術文化”就必須先弄清楚“武術文化”的概念,關于后者溫力老師在其著作《武術與武術文化》中給出了較為妥當?shù)拇鸢福何湫g文化是以技擊技術為核心,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為基礎,包括與武技密切相關的器物、傳承形式和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共同組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3]。“武術文化”的外延比“武術”的外延要多,所以說,“武術”和“武術文化”不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不是對同一事物“從不同方面去認識”而“形成幾種不同的概念”,“武術”的外延包含在“武術文化”的概念之中,二者是不同層面的兩個不同概念,二者的關系是種概念和屬概念的關系[4]。溫力老師從“內涵”和“外延”兩個方面入手對武術文化進行了細致分析,武術的本質是以技擊技術為核心,“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才是中國的,緊接著分別從器物層面、民俗層面和思維層面進行了外延的概括。只不過“傳承形式”應該是“民俗”的組成部分,不必贅述,民族精神是民族凝聚的支柱,放在這里又有失偏頗,換為含義更為廣泛的“思維方式”較為妥當。
穆瑞麗、劉富順在《水滸武術文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一文中第一次提到“水滸武術文化”這一詞匯,文章只詮釋了“水滸武術”,卻沒有給出“水滸武術文化”的相關解釋?!八疂G武術”乃屬武術,“水滸武術文化”屬于文化的大范疇,“水滸武術”同樣也和“水滸武術文化”是種屬關系?!八疂G武術文化”相對于“武術文化”而言只是在前面加了“水滸”這一限定詞,其文化屬性不變,只是外延有所減少而已。“水滸”一詞源于《水滸傳》,“水滸武術文化”即與《水滸傳》密切相關的武術文化,包括《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和受《水滸傳》影響而延續(xù)至今的武術文化。參照溫力老師對“武術文化”的概括可以將“水滸武術文化”界定為:水滸武術文化是指《水滸傳》中或者在《水滸傳》影響下形成并流傳至今的以技擊技術為核心,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為基礎,包括與武技密切相關的器物、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共同組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水滸傳》是一部以描寫農民起義、征戰(zhàn)為題材的小說,其情節(jié)很多都是關于打斗、戰(zhàn)爭等與武術密切相關的內容?!端疂G傳》中不僅描寫的軍事練武項目多,而且情節(jié)細,練習過程清楚,使我們能夠從這些描述中知道中國古代軍事體育在民間開展的面貌,以及其發(fā)展演化的文化背景[5]。
《水滸傳》中描寫武打場面的內容極多,在梁山縣周邊地區(qū)就有“要看‘武’就看《水滸》”的說法。書中所述內容都是《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就是指《水滸傳》這部書中所述的與武技密切相關的器物、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共同組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是水滸武術文化的一部分,和水滸武術文化是種屬關系。
無論是相關書籍著作還是在期刊網(wǎng)上,在穆瑞麗、劉富順二位老師發(fā)表《水滸武術文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一文之前沒有人提到過“水滸武術文化”這一詞匯,文章雖然題名為“水滸武術文化”但卻沒有給出“水滸武術文化”的相關解釋,卻對“水滸武術”給出了概括?!八疂G武術”又稱“梁山武術”,“崇文尚武、義氣豪爽”是其獨特的文化特色,是主要流傳于我國山東省梁山縣一帶的一種以武術為載體,及健身與技擊及軍事格斗、表演為一體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6]。文中將“水滸武術”等同于“梁山武術”的說法是不恰當?shù)?,那樣無法解釋很多梁山地區(qū)之外的水滸武術內容,因為目前我們無法論證其他地區(qū)的水滸武術內容和梁山武術之間是否有直接的傳承、傳播關系。
關于“水滸武術”的概念問題,能夠肯定的是“水滸武術”是由“武術”這一概念前面添加限定詞“水滸”而來,即“水滸武術”是在“武術”的基礎上,增加了概念的內涵限制了概念的外延。武術是以具有攻防特點的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練習和對抗性練習為主要形式的(中國)傳統(tǒng)體育項目;更確切地說是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對抗性練習為主要形式以增強體質和提高競技能力為目的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7]。因此“水滸武術”可以表述為:《水滸傳》中或者在《水滸傳》影響下形成并流傳至今的以技擊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功法和對抗性練習為主要形式以增強體質和提高搏斗能力為目的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實際上,“水滸武術”是“水滸武術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水滸武術文化”的外延中去除了器物、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等部分。
李成銀老師介紹說:“梁山功夫指的是梁山一帶的民間武術,徐才先生稱之為梁山武術文化”。實際上,李老師所說的“梁山功夫”是狹義的梁山功夫僅指武術,而徐才所說的“梁山武術文化”是從文化的角度來說的,是廣義的梁山功夫。關于梁山功夫的研究,筆者認為要從大處著眼,研究廣義的梁山功夫對其未來發(fā)展的意義是無可限量的。由此筆者認為梁山功夫就指梁山武術文化是在山東梁山一帶形成并流傳至今的以技擊技術為核心,以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為基礎,包括與武技密切相關的器物、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共同組成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人們提及水滸,必言梁山,很多人在二者之間劃等號,實際上水滸故事只是部分發(fā)生在梁山周圍地帶而已,在水滸故事的影響下形成并流傳至今的水滸武術更是遍及五湖四海。因此將梁山功夫等同于水滸武術是不可取的,即使梁山功夫在水滸武術中占有優(yōu)勢地位也不能混淆概念。
前面提及的“水滸武術文化”、“《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水滸武術”、“梁山功夫”四個概念在邏輯學上存在著種屬、交叉等關系?!端疂G傳》中的武術文化是水滸武術文化的一部分,與水滸武術文化是種屬關系?!八疂G武術”是“水滸武術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水滸武術文化”的外延中去除了器物、民俗,以及由他們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等部分。此外“水滸武術”包含了“梁山功夫”和《水滸傳》中的武技部分,“梁山功夫”又和“《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有相通之處,因此“水滸武術”、“梁山功夫”以及“《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是交叉關系。
在水滸武術文化的挖掘、整理與推廣的過程中,抓住“梁山功夫”這一核心內容,在“《水滸傳》中的武術文化”上取題材、做文章,將這一研究領域的理論研究和武術資源開發(fā)實踐活動結合起來,推動水滸武術文化的興旺發(fā)達。
[1]胡龍彪,黃華新編著.邏輯學教程[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0:170-176.
[2]楊樹森編著.普通邏輯學[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42-44.
[3]溫 力.武術與武術文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31,12.
[4]劉秉果.《水滸傳》中的體育文化[J].體育文化導刊,2004(1):74-76.
[5]穆瑞麗,劉富順.水滸武術文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J].搏擊·武術科學,2010(5):19-29.
[6]溫 力.武術與武術文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13-14.
Discussion ofquot;Shuihu Wushu Culturequot;Related Concepts
Yin Chengmin1Li Yanmeng2
(1.Guangdong ProfessionalCollege of Engineering,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2.Xinyan Town Center Primary School,Yanzhou Shandong 272100)
Liangshan isone of the four major Wushu cradles,the Water Margin as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worksof Wushu literature,it brought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generations'social life including Wushu.Around thequot;Water Marginquot;andquot;liangshan kung fuquot;,the paper explores the concept definition and relations ofquot;the shuihu Wushu culturequot;,quot;Wushu culture in Water Margin,quot;shuihu Wushuquot;andquot;liangshan kung fuquot;is the precondi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Wushu culture,and i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open up the new field of Wushu culture research.
shuihu Wushu culture Wushu culture in Water Margin shuihu Wushu Liangshan kung fu
G85
A
1004—5643(2012)05—0031—02
尹成敏(1985~),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與武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