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丹
摘 要:形成性評價是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重要的一環(huán),其在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中的具體應用包括:學生自我評價、課堂觀察、教師與學生對話、測試和作業(yè)等等。形成性評價方法多樣、方式靈活,評價過程中得到的反饋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其運用有助于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形成性評價大學;英語;小班輔導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21-0233-02
引言
教學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測量和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在中國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中,多年以來一直沿用不變、具有至高地位的是終結(jié)性評價,認為通過終結(jié)性評價可以很好地測量學生是否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然而教師并不能通過這種方法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也不能了解學生是否真正地認真投入學習,造成了很多學生期末臨時抱佛腳,唯分數(shù)是從。
而近年來,尤其是從21世紀開始,學者和教師逐步意識到終結(jié)性評價的片面性,開始將終結(jié)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jié)合,作為一種新的評價體系運用到對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考核之中,并且在大學英語教學評價中得到了相對廣泛的應用。將形成性評價運用到評價體系之中,使學生更加注重學習過程,增加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使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
自從形成性評價的概念提出之后,國內(nèi)外的學者在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形成性評價的概念、特征、內(nèi)涵、必要性以及對教學的作用等。但是,由于哈爾濱工程大學英語課的小班輔導課課堂人數(shù)不多于十人,基于如此小規(guī)模課堂的關(guān)于形成性評價的研究還比較少,因此,本文將從形成性評價的角度出發(fā),探討其在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中的應用。
一、形成性評價
對于形成性評價這一術(shù)語,首先由美國學者M.Scriven于1967年提出來,在此之后,學者們先后對其含義進行了完善和補充。形成性評價并不單純地指學期中的測試或者課堂測驗,根據(jù)《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形成性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估,即根據(jù)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形成性評估特別有利于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效監(jiān)控,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間的評估、教師對學生的評估、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估等;可以采用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記錄、網(wǎng)上自學記錄、學習檔案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多種形式,以便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價和監(jiān)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可見,通過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可以利用形成性評價來收集信息以將其運用到教學之中,調(diào)整教學方法,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求,提高教學質(zhì)量。除了上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所提到的形成性評價可采用的形式之外,郭茜曾經(jīng)提出形成性評價常見的具體形式:包括教師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堂討論或是教師與小組學生對話;學生以日記、周記等方式寫下自己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思考;作業(yè)與小測驗;學生檔案記錄等。本文將從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堂的實踐出發(fā),探討形成性評價的具體應用。
二、形成性評價應用在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中的實踐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課堂人數(shù)不多于十人,將形成性評價的方法應用在此課堂中具有更強的可行性。當然,由于形成性評價本身是基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其方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評價過程具有可操作性,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造出新的一套評價方法。以下將對其具體的應用實際進行探討和說明。
(一)學生自我評價
根據(jù)Harris的理解,學生自我評價指:“能夠進行自我導向和自我決策的學生制定自己的評價標準,以此判斷自己的學習過程(或成果),并且在此判斷之上進行決策?!笨梢?,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在形成性評價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自我評價過程提供的信息對教師和他們自己都有很大的價值。因為教師往往是這些評價信息的反饋者,比如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可以反饋給教師是否要繼續(xù)進行下一個項目、練習或者單元的講授;是否需要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是否需要花時間進行各種語言技巧的操練。使學生承擔起一部分形成性評價的任務,不僅僅對教學,對他們自己也有好處,這種自主性可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成果進行自我判斷,進而更注重學習過程而不是學習成果。在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上,由于學生人數(shù)比較少,教師可以隨時讓學生進行這種自我評價,并及時反饋信息,做到教學相長。
(二)課堂觀察
相對學生而言,教師是比較專業(yè)的評價者,在評價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學生進行各種復雜的學習活動的時候,教師所處的角色正好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各種課堂表現(xiàn),與上文提到的學生自我評價相反,這種課堂觀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評價。同樣,由于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堂的人數(shù)少,教師可以隨時隨地且很容易地觀察到學生的語言使用情況和語言掌握程度,同時還可以觀察到學生學習態(tài)度、情感和學習策略方面等非語言層面的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對課堂觀察進行系統(tǒng)、完整、清晰的記錄,以免日后忘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通過課堂觀察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調(diào)整教學方法,安排下一步的教學內(nèi)容和活動。
比如在某堂關(guān)于“Job Hunting”的小班輔導課中,教師安排的一項活動是“Employment Fair”,通過課堂觀察,教師不僅僅及時掌握了學生對于工作面試英語的使用情況,還了解到了學生是否樂于進行這項活動以及其參與的主動性。對于反饋情況良好的班級,教師鼓勵其進行下一步的相關(guān)討論,完成一個完整的關(guān)于找工作面試的流程;而對于反饋情況相對較差的班級,教師則取消下一步的討論,改為課堂寫作,要求學生用簡短的文字寫出工作面試的心得體會。這種通過課堂觀察得到的教學活動和內(nèi)容的改變,不僅可以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還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參與課堂學習,提升教學質(zhì)量。
(三)教師與學生對話
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屬于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評價,師生可以共同協(xié)商和討論評價方法、標準,甚至評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評價都是完全由教師所掌控的,評價方法、標準、分數(shù)都有教師來制定和評判,而在這種評價體系下的學生則完全沒有與教師的互動,學習過程也是依據(jù)自己制定的心理標準來進行,有時甚至會與教師的評價標準相悖。而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雙方都清楚地知道對方的訴求,師生均會積極地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之中,對于師生關(guān)系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具體來講,師生對話的形式有很多,可以進行真正的對話,如一對一或者一對幾的面談,或是課堂上的集體討論;還可以進行書面對話,如發(fā)放調(diào)查問卷,學生寫日記或者周記,等等。
小班輔導人數(shù)少,無論是面談還是集體討論,可操作性都比較強。以面談為例,教師可以在面談之前精心設(shè)計出一系列可以引發(fā)師生都進行深入思考的問題,以保證面談的有效性。同時,為了保證面談的順利進行,以下這些原則必須要注意。首先,教師要提供和諧、民主、平等的面談環(huán)境,減輕學生的緊張感;其次,面談要有系統(tǒng)性和周期性,以得到學生的系統(tǒng)、及時的反饋;再次,面談中盡量避免打探學生隱私,即使學生將隱私告知教師,也要為其保密;最后,面談應具有明確的目的,并且要以學生為中心。面談的內(nèi)容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如何為學生打分更公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目標;學生對于語言技巧的掌握和應用;等等。如果面談沒有明確的目的,則會使之成為無效的面談。
(四)測試和作業(yè)
課堂測試和日常作業(yè)雖然屬于傳統(tǒng)的評價方法,但是在形成性評價中亦不可或缺。盡管每位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都會涉及測試和作業(yè),但是教師對于課堂測試的內(nèi)容和作業(yè)的布置不應該隨意而為,必須與學生的學習目標相吻合,從而才可以使教師通過對測驗結(jié)果和作業(yè)的分析得到有效的反饋,提升教學質(zhì)量。在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上,學生人數(shù)少造成了各個班級學生性格和學習能力、學習熱情的明顯差異,因此,課堂測試和日常作業(yè)可以因班而異、因人而異。比如在講授關(guān)于語音的內(nèi)容時,教師發(fā)現(xiàn)某小班學生口語語音面貌問題比較嚴重,為該班布置了不同于其他班級的作業(yè):掌握音標發(fā)音,針對每個音標找到一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單詞。作業(yè)的檢查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與學生共同探討英語發(fā)音問題。而對英語語音面貌較好的班級,這類的作業(yè)則沒有必要,可以針對其特點布置其他的作業(yè),如誦讀繞口令等。
結(jié)語
傳統(tǒng)的終結(jié)性評價與大學英語小班輔導課的個性化需求不相符合,更需要教師在這種課堂上進行形成性評價,基于過程的形成性評價可以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持續(xù)不斷的反饋,這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評價方式,評價過程中得到的反饋可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既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質(zhì)量,也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反之也可使形成性評價有所改進并趨于完善。
參考文獻:
[1]Harris, D., C. Bell. 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for Learning. New York: Nichols Publishing Company.1986:103.
[2]郭茜. 利用形成性評價促進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自主性的培養(yǎng)[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 (2): 66-68.
[3]賈軍紅. 形成性評價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以中國學術(shù)期刊網(wǎng)絡(luò)出版總庫為樣本來源[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1):106-109.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7: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