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長虹
山西省澤州縣人民醫(yī)院,山西澤州 048000
①臨床資料:本文進行統(tǒng)計的資料對象來自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期間進入我院的未經溶栓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58例,其中包括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齡范圍37~74歲,平均年齡(62.29±10.54)歲。統(tǒng)計資料入選標準:所有患者入院前診斷檢查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會議制定老年腦梗死的標準。統(tǒng)計資料排除標準:排除有其他嚴重內科疾病或者嚴重器官病變患者,排除經CT影像學檢查確定有腦出血,心房顫動等患者。按照患者自主選擇的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用疏血通注射液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的治療組34例,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單用疏血通治療的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病例資料(年齡范圍,性別比例等)經統(tǒng)計學檢驗表明無顯著性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具有可比性。②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降壓、降糖、脫水以及神經營養(yǎng)。治療組將250 mL0.9%的生理鹽水和疏血通注射液4 mL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另取250 mL0.9%的生理鹽水和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過程中隨時觀察患者病況。對照組單純使用250 mL0.9%的生理鹽水和疏血通注射液4mL混合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1次/d。③療效標準:患者經治療后根據(jù)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進行評分。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降低90%以上的視為顯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降低40%~90%者視為有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不降低甚至增加者視為惡化。④安全性指標:安全性指標主要涉及患者治療后是否會產生過敏反應或者是否產生出血傾向(通過常規(guī)尿檢配合心電圖的檢查)。⑤統(tǒng)計學方法:患者治療后的評分資料,統(tǒng)計結果經總有效率(顯效和有效均視為總有效)計算后,數(shù)據(jù)錄入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中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t檢驗結果表明2組治療結果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
治療后,兩組患者按照文中療效標準評分后進行統(tǒng)計,經總有效率計算后比較臨床治療效果,具體結果如下表。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比較
治療組顯效18例,有效12例,惡化4例,總有效率88.2%。對照組顯效9例,有效7例,惡化8例,總有效率66.7%。統(tǒng)計學檢驗表明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有1例患者有過敏現(xiàn)象,1例患者有內出血傾向,安全率為94.1%,對照組無過敏反應,但有5例患者有內出血傾向,安全率為79.2%,治療組的安全性也明顯高于對照組。
疏血通注射液能有效調整內皮功能,改善微循環(huán),解除高凝狀態(tài),顯著改善血液循環(huán)[3]。同時保護組織細胞減少自游基生成,減少細胞凋亡,減輕細胞損傷,活化細胞代謝,提高組織細胞抗缺血,缺氧的能力。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4]。未經溶栓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給予依達拉奉,可抑制梗死周圍局部腦血流量的減少,另外,依達拉奉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質過氧化,從而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以上兩種藥物合用,其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兩藥物聯(lián)合使用治療未經溶栓治療的老年腦梗死患者時,可以作用于不同的藥理環(huán)節(jié),即能顯著提高療效,又能顯著降低其危險性,說明2種藥物合用在治療老年腦梗死時較為安全,未見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能夠在臨床應用中得以推廣。
[1]王萍,李麗.降纖酶聯(lián)合疏血通對腦缺血大鼠模型凝血及纖溶功能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6):506-507.
[2]周溱,劉亞.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44例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7(5):608-609.
[3]張璇,吳蘇寧.疏血通注射液對局灶腦缺血自由基損傷的腦保護作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5(2):94-95.
[4]利偉江,李光寧,胡慶峰.疏血通聯(lián)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1(3):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