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影《后裔》的主人公Mutt King面對家庭危機、家族產(chǎn)權、女兒叛逆等種種現(xiàn)實問題,不得不重新審視婚姻和家庭,在不斷的自省和超越中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用包容和釋然的心境找回生活和生命的意義。本文主要圍繞Mutt King的生活經(jīng)歷,運用存在符號學的理論,分析Mutt King不斷超越自我、成長蛻變的過程,告訴人們?nèi)松囊饬x就在于從否定—肯定中不斷超越,最終成長為新的存在主體,開啟新的生活。
[關鍵詞] 《后裔》;存在符號學;符號;主體;超越
電影《后裔》講述的是一位住在夏威夷、事業(yè)有成的中年男子Mutt King過著自以為幸福美滿的生活。但是,在他的妻子伊莉莎白因為騎乘水上摩托車遭遇意外成為植物人后,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作為一個未曾管過家務的公司老板和“后備”父親,他要從辦公中抽出時間照顧昏迷的妻子,管理教育兩個古靈精怪、處于叛逆期的女兒,并且要解決家族土地繼承問題。他的生活變得一團糟。就在一切紛亂中,他竟從自己女兒口中得知妻子有了外遇,背叛了他。這一晴天霹靂讓他羞愧難耐,他決定要找出那個可惡的情夫。在帶著兩個女兒和一個不相干的女兒的男友找尋情敵的過程中,他們一起經(jīng)歷了生命的荒謬、理解了彼此的心境、找尋到了內(nèi)心的和解和生活的真諦。電影獲得第69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和第84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本文試圖從存在符號學的視角來分析Mutt King在艱難的抉擇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內(nèi)心,一步步對抗并重新發(fā)現(xiàn)生活、尋求和解的過程,進而學會處理家庭關系并做一個稱職的后裔。
一、存在符號學
存在符號學,也叫生存符號學,是關于生存的哲學。莫里斯?梅洛龐蒂最早將符號學與存在主義結(jié)合在一起,后來塔拉斯蒂在他的《存在符號學》中發(fā)展了存在符號學。存在符號學與以皮爾士、格雷馬斯和西比奧克等為代表的經(jīng)典符號學家的理論不同。首先,存在符號學①研究的是符號形成之前的狀態(tài),是“前符號”,而且它是對符號的動態(tài)研究?!霸谀?,一切事物處于運動之中,沒有穩(wěn)定的、井然有序的或固定不變的事物”。而且,在塔拉斯蒂看來,存在符號學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有靈魂、不斷運動變化的事物。“存在的符號時刻是在符號形成之前或之后的時刻,因為符號的生命不會停下來,它們總是處于形成的狀態(tài)。”其次,存在符號學更傾向于運用直覺的、綜合的研究方法,當然它也吸收了經(jīng)典符號學常用的客觀、科學、分析、實證的方法。
人作為符號化的動物,在自己創(chuàng)造的符號世界中不斷探索、追求,尋求主體的意義。主體在“存在—此在”②的模式中努力尋求突破、超越,從而找到“存在”,即自我。人總是不停地在由社會、人際等構成的符號世界中探尋自我存在本身。存在符號學認為“存在是一種‘becoming的超越過程”③,這一過程需要主體經(jīng)歷“否定”—“肯定”的兩次行為才能完成。首先,主體必須要在客觀符號中找到自身,即此在。接著,主體認識到自身存在所處環(huán)境的空虛和虛無,主體朝向“虛無”進行飛躍,構成了第一次超越行為,即“否定”。經(jīng)歷“否定”后主體繼續(xù)向前運動,來到了虛無的對立面——普遍。在此主體進行了第二次超越,也就是“肯定”。由此,主體找到了自我的存在意義,成為真正的“符號自我”。這一由否定到肯定的兩次超越過程就是主體的存在模式。
二、電影《后裔》的存在符號學分析
我們生活的世界里充滿了形形色色的符號,符號構成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由于符號化生存,符號切斷了人與客觀世界、人與社會的直接聯(lián)系”④,以至于人們竟然忘記了存在的本來面目。電影《后裔》中的Mutt King作為一個成功男人的典范,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忙于去追尋以為的最重要的東西,堅守自以為正確的人生原則。如Mutt在開篇自述中談到他對子女財產(chǎn)的態(tài)度:留給他們足夠的錢成事,但不多到無所事事。(Give your children enough money to do something but not enough to do nothing.)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坐擁萬貫家財?shù)腗utt才嚴格管理名下財產(chǎn),房子、車、生活方式都是美國中上產(chǎn)階級的標準,日日努力專注工作。如此周密的安排與自律,卻還是忽略了妻子的感受,疏遠了女兒的世界,丟掉了生活的本質(zhì)。當生活變故發(fā)生時,他才突然間發(fā)現(xiàn)生活已偏離軌道,面對噩耗慌張、憤怒、不知所措。他在迷失中開始尋找,尋找自我,尋找丈夫?qū)彝サ呢熑巍⒏赣H對孩子的責任、后輩對歷史的責任。從存在符號學的視角來說,Mutt的自我尋找正是存在主體的“超越”。
(一)符號的產(chǎn)生
存在符號學認為,“每個人都有對于自己和他人變得有意義、富有意義的欲望和被理解的欲望”⑤。人作為符號的主體,都希望在客觀符號世界中找到自我,尤其是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人之所以要追求意義,是因為主體對于本身所存在的世界的不滿足,也就是符號意義的缺失。因此,符號的產(chǎn)生源于主體對“需要”這個符號的意義缺失而造成的渴望和追求。
電影開篇交代,Mutt King由于忙于公務,無暇照顧家庭,與妻子長期冷戰(zhàn),對女兒無甚了解。妻子出事后,他不知所措,突然意識到家庭的重要,并且決定等妻子康復后他們重新開始。醫(yī)生卻告訴他一切為時已晚,他的妻子不得不被拔掉生命支持系統(tǒng)等死。他的兩個女兒更令他頭痛,10歲的小女兒Scott說話行事不得體,在學校不斷惹麻煩;17歲的大女兒Alex酗酒、抽大麻,亂交男友,與父母關系冷淡惡劣。在他痛苦地尋回大女兒,告訴她母親所剩時間無幾,要大女兒好好對待母親時卻被女兒告知他的妻子出軌背叛了他。他吃驚、他不可置信地憤怒。他不愿相信,直到從妻子最好的朋友那里逼問出真相:如果不是這場事故,她幾乎馬上就要提出與他離婚。在他的家庭正處在分崩離析的邊緣,他從祖輩上繼承下來的土地進入了開發(fā)商的視野,新的度假村、賓館、住宅區(qū)都在向他們伸出橄欖枝。他的表親們?yōu)榱死^承大筆遺產(chǎn)的未來而爭吵不休。他作為決策者,要對這塊土地的出售或繼續(xù)持有問題做出正確的抉擇。面臨生活的多重打擊和巨大壓力,他開始迷失。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挽回這個已經(jīng)支離破碎的家庭,是否能夠重新建立起自己在這個家庭中的威信,是否能夠擔當好繼承人的身份。此時的Mutt作為現(xiàn)實存在主體符號便產(chǎn)生了。
(二)符號的超越
存在符號學認為主體超越的過程就是人們尋求自我、尋求意義的過程。電影《后裔》中,由于家庭變故,Mutt在他生活的符號世界里感到“虛無”,在他“否定”“虛無”的過程中,他不斷尋找和審視自我,最終通過兩次“超越”行為獲得“肯定”,進而找到生存的意義。
其實,Mutt超越的過程是艱難的。他要挑起教育女兒的重任、掩飾妻子出軌的事實、遏制摧毀情敵的沖動以及正視內(nèi)心愛恨交織無以發(fā)泄的悲傷與無奈。所以影片一開始,焦頭爛額的Mutt就對夏威夷的“天堂”之名大肆挖苦,干脆狠狠罵了一句“去他媽的天堂!”不管生活帶給他的是荒謬、殘忍還是無奈,作為一個父親,作為家族的繼承人,他都必須做出困難的抉擇。而這抉擇的過程,就是他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內(nèi)心、審視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
首先,他用最沉默隱忍的方式來處理家庭瑣事。他把孩子們都接到身邊來,并且按照妻子的遺囑通知親朋好友,甚至想找到妻子的外遇對象。因為他覺得他的妻子想最后見他一面。在這一過程中,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孤獨、無奈和懦弱。作為一個連女兒早餐喜歡吃什么都不知道的父親,他不了解女兒、不知道如何與女兒溝通,更不懂如何教育女兒。因此,在女兒與家人面前他總顯得那么無能為力,理屈詞窮。在他和大女兒偷偷來到Brian Speers家門前,大女兒問他:what do you want to do?他無措地嚅囁:“I just want to see him.” 此時的他心力交瘁、無奈心酸又落寞懦弱。同時,在工作中,他也顯得唯命是從,唯唯諾諾。
接下來,在他和兩個不經(jīng)人事的女兒外加女兒的男朋友一起尋找妻子奸夫的過程中,他一步步審視自我、反思自我。當他帶著女兒站在坡頂鳥瞰他們的土地。他說,他從沒為他們的土地付出過任何心力。他把它的擁有視作理所當然,直到快要失去它。當他最終與妻子的外遇Brian見面時,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他矛盾于對妻子的尊重和愛,因此他開始努力壓抑心中的憤恨,想要扮作好人,告訴他妻子愛著的這個男人去看她最后一面。但是他最終還是超越了內(nèi)心的懦弱,他要了解真相。于是,他問Brian他們什么時候相遇,是不是去過他和她的臥室,是否愛她。他的眼神中透露著絕望、不甘,更多的是矛盾。他希望他不愛她,若是他們兩情相悅,他便真成了局外人;同時,他又希望他是愛她的,這樣他所愛的人也被別人珍視著,哪怕他已經(jīng)無法在她身邊。Brian的回答:“I think it餾 just sex,but she took it too seriously.”令他心痛,同時又釋然。至少他明白,她還是他的,即便她的心已經(jīng)不在。他知道了自己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tài)送走曾經(jīng)相伴相知的愛人。
當他俯身在妻子唇上落下最后一吻,說:goodbye,my love,my pain,and my joy.淚水滑過臉頰,落在妻子的眼睫,他用所有的愛和包容,送走了她。這時的他意識到,對他來說最珍愛的人和物——妻子和家族土地不能就這樣都給了Brian Speers。于是他頂著壓力,拒絕將家族惟一的寶貴遺產(chǎn)賣給Brian,而是選擇在僅剩的七年時間里為土地或主權尋找出路。此時的Mutt經(jīng)歷了超越的第二個行為。他遇到了虛無的對立面——普遍,它是充滿意義的。他終于明白,他的過去、他的遺產(chǎn)、他的土地,他從祖輩那里繼承的一切,是他生命中的意義。
影片結(jié)尾,Mutt與兩個女兒平靜地將伊麗莎白的骨灰撒向大海后,三人又將脖子上面的花環(huán)取下漂在水中,一家四口最終在同一空間融合。他和他的兩個女兒躺在一個沙發(fā)上,蓋著一條毯子,吃著一樣的食物,聽著電視里面“…and embark on a remarkable journey”,Mutt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釋懷、坦然,結(jié)局溫馨圓滿。
三、結(jié) 語
Mutt在遭遇了人生的背叛和特殊的境遇后,經(jīng)過不斷的審視和超越,學會了寬容、釋然,認識到生命和生活的意義,成長為新的存在主體,開始新的“精彩人生旅程”。電影《后裔》中不僅Mutt King實現(xiàn)了超越,意識到了自己對家庭的義務和責任,對家里的兩個孩子來講,也是超越自我、成長為意義主體的過程。Alex從以前的無所顧忌、嗜酒吸毒,到現(xiàn)在學會敏感、學會疼惜;Scottie開始學會長大,懂得家庭的重要性、懂得依靠。其實,土地也好,家庭也好,情感的投入沒有捷徑。一個父親的遺產(chǎn),一種精神的繼承,都必須歷經(jīng)自省與超越,才能通向生活的真相,通向責任,通向愛。
注釋:
①⑤ Eero Tarasti:Existential Semiotic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0年版,第18頁,第8頁。
②③ 魏全鳳:《符號與存在——塔拉斯蒂存在符號學簡述》,《符號與傳媒》,2011年第1期。
④ 孟華:《符號表達原理》,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頁。
[作者簡介]劉艷明(1979— ),女,山東青州人,碩士,中國礦業(yè)大學徐海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