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彩霞
《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提出“認識”“會寫”兩種要求,在第一階段明確提出要“多認少寫”。多認有利于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的識字,以便及早進入閱讀階段。因此,小學生低年級識字教學顯得十分重要。由于在生活中口語先于認讀,隨著口語的積累,低年級學生已掌握了不少漢字的“音”“義”,識記生字的“形”也就成為教學中的重點,而低年級學生觀察事物不仔細,對結(jié)構(gòu)復雜的字形往往不容易記住,識記生字字形也就成了識字教學的難點?;谶@樣的認識,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應(yīng)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依托漢字構(gòu)字規(guī)律,引導學生積累識字方法
漢字的字形雖然繁簡難易不同,但是識記字形還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學生看到生字,就會調(diào)用已有的信息,將生字與熟字聯(lián)系起來,如:學習“玉”字,有的說“國”字去掉方框兒,就是玉;有的說“王”字中間加一點就是玉;有的說“主”字的點掉在腰間,就變成玉。又如學習“園”字時,有的說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圍墻“囗”就是“園”,從而明白“校園、公園”是有圍墻的,以區(qū)別“元、園”的用法。此類例子還有很多,學生在認識生字的過程中,就會潛移默化地總結(jié)出“以舊帶新”“形近字對比”“同音字”“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減筆畫”等構(gòu)字的規(guī)律,更快更好地認識更多的漢字。學生運用自己發(fā)現(xiàn)的識記方法,記起生字來,簡單有效,學習生字也就變得輕松自如,情緒高漲。
二、采取靈活有趣的方式,調(diào)動學生主動參與識字教學活動
在識字教學中,原原本本把字擺出來,學生沒有多大的興趣。教學時多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如編口訣、排隊組字、搶卡片、編謎語等,就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漢字。
1.編口訣
編口訣能幫助孩子們輕松地掌握一些難教的生字。比如:“朋”,兩個月亮手拉手;“種”,禾苗種在水田中;“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狠字頭加一點。
2.排隊組字
老師把一個字或幾個字的構(gòu)字部件卡片打亂,發(fā)給每人一張,讓他們到講臺前來組成老師讀出的生字,全體學生認讀和評議。
3.搶卡片
老師把許多卡片放在黑板槽里,指名2~3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師讀的字音,找出有關(guān)的卡片組成字,讀后組詞或說一句話,誰搶得多誰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
4.猜字謎記字形
如教學“閃”字時,先引導學生把字拆分成“人”“門”,在老師的動作暗示下,學生心領(lǐng)神會,編出了謎語“人很快進了門”,學生不僅記住了字形,還懂了字義。又如教學“春”字時,先讓學生把字分解成三部分,再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春天暖洋洋的太陽,學生編成了謎語“三人一起曬太陽”。這樣的過程,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在輕松的氣氛中,難點已化解。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5.引導學生抓住容易錯的地方,強化識字的效果
有些生字字形復雜,或某些部件與熟字相近,低年級學生往往容易張冠李戴,如“拔”和“撥”字,一直到高年級都有學生把這兩字混淆。如引導學生想象“拔河”時雙手要使勁拉平記住“拔”,而“撥打”電話要用一根手指頭輕輕去按鍵記住“撥”,“拔”和“撥”之間的區(qū)別被形象化,這樣學生就不會把這兩字寫錯(用錯)了。
三、挖掘?qū)W生身邊的資源,拓寬他們的識字渠道
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同學、親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廣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裝物說明等,可以說,漢字無處不在。引導學生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可謂“處處留心皆學問”。如:發(fā)作業(yè)本時,讓學生輪流發(fā),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超市里“找漢字”,收獲一定不小,諸如“波司登”羽絨服、“達利園”餅干、“蒙?!迸D獭ⅰ暗瘛迸品试?、“奧妙”洗衣粉……這些學生身邊的資源只要巧加利用,就會變成識字教學的課程資源,而且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huán)境中的字時,往往比在課堂上或從課本上認識生字的效果要好得多。
新課程·小學2012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