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多核”,好好吃飯
當今社會,“雙核”的電子產(chǎn)品已經(jīng)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多核”才是王道。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在扮演著“雙核”或者“多核”的角色,能夠同時處理幾項任務,甚至成為都市白領值得炫耀的資本。
午休時間叫份外賣,邊看股市行情邊吃飯,或者吃飯時手里還抓著電話,這是許多辦公室中常見的場景。
很多白領在這樣一頓食不知味的午餐結束后,可能還要抱怨一下現(xiàn)在快餐的份量越來越少和品質越來越差。不過,如果完全責備快餐本身,食品行業(yè)者一定會大喊冤枉。
實際上,對著電腦屏幕邊工作邊吃飯,在攝取精神糧食的同時,“食量”也隨之而漲。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上漲還不僅僅局限于那“一頓”飯,隨之而來還有更多的食物會被上漲的食物欲望吞噬。
新近發(fā)表于《美國臨床營養(yǎng)學雜志》的一篇研究報告結果指出,相比于專心吃飯,邊玩游戲邊吃飯(或邊工作邊吃飯)能“讓我們忘了吃過些什么”,他們“沒過腦子就吃完了飯”,并且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夠回想起來剛才吃了哪些食物。
中國人向來注重飲食質量,“民以食為天”自古深入人心。盡管快餐的樣式與口味恐怕千篇一律,未必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但“吃了就忘”會使得整個“覓食”過程缺乏滿足感,從而導致我們尋覓更多的食物。更關鍵的是,這也會導致我們不記得吃了“多少”。
在一項針對肥胖婦女的調查中,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她們每周有一半時間都邊看電視邊吃飯。大量的直接和間接證據(jù)都表明“面對屏幕”時間的增加所導致的肥胖主要是由進食量增加而導致的。這樣的觀點和以往的觀點不同,過去人們普遍認為,邊看電視或電腦邊吃飯會減少身體運動,從而導致了肥胖的發(fā)生。
科學家們還發(fā)現(xiàn),與專心吃東西的人相比,吃東西時分心的人會吃得更多,而且在餐后的飽腹感較低。以上研究結果恐怕是很多悉心保持身材的白領們不愿意聽到的:本以為不去餐館好好吃而在辦公室隨便湊合能減少能量攝入,也許還有助于瘦身減肥,結果卻恰恰相反,電腦屏幕成了最佳“開胃菜”。
更最壞的消息是,多項科學研究指出,進食時分心不僅僅增加我們當餐食量,更讓我們在飯后吃下更多的零食,從而導致過多進食和肥胖。
不少白領習慣于在辦公桌上囤一些甜食、點心,以防饑餓。很多人認為只有飯吃少了的時候才會求助于這些食品,但如果我們吃飯時分心,盡管已經(jīng)吃了更多的食物,也會因為缺乏“滿足感”和“飽腹感”從而將我們“罪惡”的魔爪繼續(xù)伸向桌邊的薯片或者餅干──這些儲備糧很快就會被消耗殆盡并化作萬惡的肥肉囤積在身體內。
我們來梳理一下吃飯時分心究竟會導致怎樣的惡果:因為第一頓飯吃飯時分心(工作、玩游戲、看電視)導致我們雖然吃了很多,但沒有獲得足夠的滿足感和飽腹感,所以我們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時不時吃了比其他人多一倍的零食,最后在下一頓也依然“胃口大開”吃得更多。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自然是十分有助于體重增加。
如此看來,工作狂未必會因為工作而瘦,反倒很可能因為工作而增重;“廢寢忘食”恐怕不是忘了吃,而是吃了之后忘了吃了什么和吃了多少。不少人想盡各種辦法以希望能夠保持身材、減輕體重,卻可能因為午飯時的疏忽而前功盡棄。實際上,這樣的錯誤我們是可以避免的。
簡而言之,我們要做到的僅僅是做個“單核處理器”,認真專注于一件事情:工作時認真工作,吃飯時認真吃飯。每天中午,放下煩瑣的工作,給自己一個短暫卻實在的休憩時間。找個餐廳,點上食物,細嚼慢咽,“認真”去享受這半小時的美好時光。這樣或許你少少吃就能多多飽,享受美味的同時還能減少不必要的“增肥”負擔,如此美事,錯過豈不可惜。
(張子琦綜合整理)
□ 編輯 張子琦 □ 美編 王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