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西汗·依不拉音 夏迪亞·夏木西丁
近年來無創(chuàng)通氣技術(shù)越來越多的應(yīng)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可以使呼吸衰竭及時糾正,提高患者舒適度[1-4],防止病情進展,縮短平均住院日,以無創(chuàng)傷、有效、方便等特點被廣泛應(yīng)用于臨床。我院自2007年開始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2002年頒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診斷標準和呼吸衰竭診斷標準,不包括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禁忌證[5]:呼吸抑制或停止,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不穩(wěn)定(低血壓,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嗜睡,神智障礙不合作者,誤吸者(吞咽反射異常,嚴重上消化道出血),痰液黏稠或有大量氣道分泌物,近期行面部或胃食管手術(shù),頭面部外傷,固有的鼻咽部異常,極度肥胖,嚴重的胃腸脹氣。將以上4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20例)和對照組(20例)。觀察組中男12例,女8例,年齡64~79歲,平均(75.1±4.3)歲,血氣分析結(jié)果顯示,平均pH值(7.29±0.03),PCO2為(75±16)mmHg,PO2為(47±6)mmHg,SO2為(74.8±4.2)%;對照組中男13例,女7例,年齡61~83歲,平均(76.8±5.1)歲,血氣分析結(jié)果顯示,平均pH值(7.33±0.04),PCO2為(70±16)mmHg,PO2為(50±9)mmHg,SO2為(75.7±3.8)%。兩組在年齡、性別及治療前血氣分析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心率,呼吸頻率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心率,呼吸頻率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pH值PCO2(mmHg)PO2(mmHg)SO2(%)RR(次/min)HR(次/min)對照組治療前 7.33±0.04 70±16 50±9 75.7±3.8 122±16 30±5治療后 7.35±0.04 64±15a 55±8a 90.3±5.6a 114±16a 28±5治療前 7.29±0.03 75±16 47±6 74.8±4.2 126±18 34±5治療后 7.39±0.04ab 54±14ab 62±8ab 97.6±2.3ab 98±14ab 23±5ab觀察組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抗感染,平喘,化痰,糖皮質(zhì)激素,補液,支持,對癥治療。觀察組加用美國偉康公司生產(chǎn)的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模式為S/T,經(jīng)面罩或鼻罩行正壓通氣治療,呼吸及參數(shù)設(shè)置為IPAP 4~8cmH2O,EPAP 2~3cmH2O,逐漸調(diào)至合適的治療水平,呼吸頻率設(shè)定為12~18次/min,氧濃度調(diào)至可以達到95%血氧飽和度,每天使用4~6次,每次使用1~2h,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chǔ)上加用呼吸興奮劑。
1.3 觀察指標 兩組治療24h后觀察心率,呼吸頻率,血氣分析等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yīng)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數(shù)據(jù)用(±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后呼吸困難、發(fā)紺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血氣分析、心率、呼吸頻率有明顯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間比較檢驗值:tpH=11.340,tPCO=21.619,tPO=17.495,tSO=30.119,tRR=9.206,tHR=27.746,均P<0.05)。觀察組血氣分析、心率、呼吸頻率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后各指標變化見表1。觀察組住院時間(16±4)d,住院費用(6500±1487)元;對照組住院時間(20±6)d,住院費用(6750±1578)元。觀察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且住院費用較對照組低(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年可以發(fā)生0.5~3.5次的加重,每年有0.09~2.4次的住院治療。住院病死率10%~60%,病死率的高低與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相關(guān)??傊宰枞苑渭膊〖毙约又厥腔颊咚劳龅闹匾?,也是此類患者費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高氣道阻力,高VD/VT,高FRC和高呼吸功消耗等特點,持續(xù)氣道正壓通氣(CAPA/CPAP)可使氣道保持正壓,使肺泡內(nèi)壓和功能殘氣量增加,使P(A-a)O2減少,有利于氧向血流內(nèi)彌散,使萎陷的肺泡復(fù)張,在整個呼吸周期維持肺泡的通暢,是維持生命的一種方式。在機械通氣情況下,同時通過藥物消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使呼吸衰竭得到逆轉(zhuǎn),無創(chuàng)呼吸機不損傷氣道,不妨礙患者說話進食,無需使用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故目前傾向于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進行輔助治療。從本研究結(jié)果可以看出,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后患者血氣分析、心率以及呼吸頻率改善明顯,分別為pH=(7.39±0.04),PCO2(54±14)mmHg,PO2(47±6)mmHg,SO2(97.6±2.3)%,RR(98±14)次/min,HR(23±5)次/min,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僅采用呼吸興奮劑的對照組(P<0.05)。BiPAP呼吸機是一種經(jīng)面(鼻)罩進行的通氣模式,由患者的自主呼吸觸發(fā),采用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并存優(yōu)點,是高流量低壓力系統(tǒng),對漏氣補償能力好,管路存在漏氣時對自主呼吸的同步追蹤能力強,價格低廉,使用簡單,無需建立人工氣道,保留患者語言及進食功能[6],避免并發(fā)癥,撤機方便,體積小,易搬動,降低醫(yī)療費用。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6±4)d,平均住院費用(6500±1487)元;而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20±6)d,住院費用(6750±1578)元,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均P<0.05)。
總之經(jīng)面(鼻)罩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療效好,創(chuàng)傷小,縮短治療時間,大幅度減少院內(nèi)交叉感染,降低住院費用,操作方面,便于推廣。
[1]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慢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2]朱蕾,鈕善福.機械通氣[M].上海:上??萍汲霭嫔纾?001:144-145.
[3]王珉,李西貴,王琳,等.應(yīng)用無創(chuàng)面罩通氣BiPAP治療COPD呼衰32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6,11(3):329-330.
[4]呂洪博.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COPD合并呼吸衰竭40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yī)學,2009,15(9):47.
[5]鄧偉吾,時國朝.實用呼吸病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4:278-284.
[6]徐思成,黃亦芳.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阻肺所致嚴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4,27(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