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娟
烏海市人民醫(yī)院骨一科,內蒙古烏海 016000
骨科手術病人對手術有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的心理,擔心手術的危險性及術后的效果[1-2]。該文選取2011年 4月—2012年4月該院骨科收治的手術病人287例,著重研究骨科臨床護理路徑對術后病人的治療效果及預后?,F(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該院骨科收治的手術病人287例,其中男性180例,女性107例。將隨機選取的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167例和120例,兩組病人的基本資料(年齡、病程、性別、部位、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研究目的方面具有對比性。
對照組采用臨床常規(guī)護理方法,試驗組在此基礎上實施臨床骨科護理路徑。
1.2.1 術前護理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醫(yī)護人員主動與之交流,告知病人病情,消除其焦急恐懼心理,介紹患者的主管醫(yī)護人員基本情況,并且告知患者相關檢查、治療事項。
1.2.2 術中護理 各類骨科手術器械逐步多樣化,術中醫(yī)護配合默契程度直接決定手術質量,試驗組護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手術過程中醫(yī)護人員的默契程度,提高手術質量并能縮短手術時間。
1.2.3 術后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及肢體遠端血運及感覺、術后肢體運動情況、引流管引流及刀口滲血滲液情況。
1.2.4 心理支持 對于出現(xiàn)焦慮、恐懼、緊張的患者,護理人員要進行心理疏通,認真耐心地告知病人病情及術后恢復情況,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
1.2.5 功能恢復 將術后功能恢復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對患者進行康復鍛煉、功能恢復,對每個時期如何進行功能鍛煉的相關內容詳細的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從而提高患肢恢復效果。
1.2.6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關于出院后的相關注意事項,包括家庭護理的重要內容,如褥瘡的避免問題,以及每個時期康復鍛煉的注意事項等。
對所有患者進行隨訪,時間為8個月~3年,平均為15個月。
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對患者入院時、手術前、手術后1周、手術后6個月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患者機體康復情況(如肢體活動度、遠端血運、感覺等問題)進行評估[1]。并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相關情況。
將兩組患者所有數(shù)據(jù)通過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在入院時HAMD評分在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通過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病人進行護理后,術前、術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 HAMD評分比較[(分),(±s)]
表1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 HAMD評分比較[(分),(±s)]
注:P<0.05。
組別 例數(shù) 入院時 手術前 術后1周 術后6個試驗組對照組167 120 15.31±3.05 15.57±3.37 11.48±1.60 16.14±2.10 6.41±1.20 14.52±3.40 3.14±2.48 13.54±2.38
兩組患者在入院時HAMD評分在入院時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在通過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病人進行護理后,術前、術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病人 HAMA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病人 HAMA評分比較[(分),(±s)]
注:P<0.05。
組別 例數(shù) 入院時 手術前 術后1周 術后6個試驗組對照組167 120 15.65±2.68 15.48±1.50 10.75±3.84 14.42±3.41 6.31±2.61 15.81±2.58 4.64±1.81 10.47±3.41
試驗組 10例并發(fā)癥中,刀口感染 2例,患肢功能障礙 3例,褥瘡 1例,深靜脈血栓形成1例,其他3例。對照組 43例并發(fā)癥中,刀口感染 12例,患肢功能障礙 13例,褥瘡 4例,深靜脈血栓形成5例,其他9例。試驗組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 3。
對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術后進行 DR片檢查,并根據(jù)手術前后DR片,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見表 4。
表4顯示,兩組病人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表3 兩組病人相關病發(fā)癥比較
表4 試驗組、對照組患者療效比較
研究發(fā)現(xiàn),骨折病人多因為瞬間暴力造成,事發(fā)突然,機體會產生嚴重的應激反應,并且會出現(xiàn)悲觀、失望、急躁的情緒。該研究對試驗組、對照組患者術前、術后進行HAMA、HAMD量表評估,發(fā)現(xiàn)試驗組患者在心理耐受能力方面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因此對患者進行系統(tǒng)護理干預可以降低患者心理壓力,提高恢復程度。于翔[3]研究發(fā)現(xiàn),骨科手術病人容易產生褥瘡,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并對病人及其家屬進行指導,能夠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術后生活質量。骨科手術病人住院期間僅僅是治療的一部分,家庭康復治療也是治療的重要部分。梁英、涂春蘭[4]研究發(fā)現(xiàn),由于骨折病人病程長,功能鍛煉單調乏味,使得患者思想負擔很重,往往患者會出現(xiàn)早期下地過度活動,使得骨折再次發(fā)生。因此,通過對骨科手術病人實施規(guī)范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使得病人能夠進行早期康復鍛煉,改善病人預后,提高生活質量。
[1]宿芳,趙永亮,顏偉,等.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提高骨科護理質量[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8,16(11):870-872.
[2]杜晶晶,江慕堯,趙萬秋,等.專職康復護理指導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9,23(10):2669-2670.
[3]于翔.人文關懷在骨科護理中的運用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7):4098-4099.
[4]梁英,李春艷,王彥,等影響斷指再植病人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J].護理學報,2009,16(A):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