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冰
本文回顧性地研究在我院大部分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少部分經(jīng)活檢證實的良性骨腫瘤50例、惡性骨腫瘤50例(盡量選擇常見及較常見的疾病種類,且具體類型相對分散),所有患者均行普通X線及CT檢查。
1.常見良惡性腫瘤的好發(fā)部位簡表
?
骨旁骨肉瘤 股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股骨、脛骨、肱骨、脊柱良性 動脈瘤樣骨囊腫 股骨、脛骨、肱骨、附件骨島 骨盆,股骨軟骨母細胞瘤 肱骨、股骨軟骨黏液樣細胞瘤 脛骨、肋骨、尺骨軟骨瘤 掌指骨、足、股骨血管瘤 脊柱、頭顱骨母細胞瘤 股骨、脛骨、附件骨軟骨瘤 股骨、脛骨、肱骨骨樣骨瘤 股骨、脛骨、附件骨瘤 鼻竇、頭顱骨囊腫 股骨、肱骨、跟骨
2.病變數(shù)目:原發(fā)性骨腫瘤多為單發(fā),而骨髓瘤和轉移瘤常為多發(fā)。
3.骨質改變:常見的變化是骨質破壞。良性骨腫瘤多引起膨脹、壓迫性骨質破壞,便捷清楚、銳利,破壞區(qū)臨近的骨皮質多連續(xù)完整:惡性腫瘤則多為侵潤生長,常引起篩孔狀、蟲蝕狀和大片溶骨性骨質破壞,邊界不清、邊緣不整。腫瘤易穿破骨皮質進入周圍軟組織形成腫塊影。
4.骨膜增生:良性骨腫瘤常無骨膜增生,(即使出現(xiàn)也為均勻、致密、清晰,并常與骨皮質愈合:惡性腫瘤常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增生及Codman三角。
5.周圍軟組織變化等:良性腫瘤多無軟組織腫脹,僅見軟組織被腫瘤推移:惡性腫瘤常侵入組織、并形成軟組織腫塊影,與臨近軟組織界限不清。
1.良惡性骨腫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 多數(shù)病例在X線平片上就能做出診斷,但相當一部分病例難以用單純X線做出診斷。X線平片能夠評價骨腫瘤病變的范圍與部位、骨質破壞的類型、骨膜反應的情況、腫瘤的基本性質、病變邊緣和軟組織腫塊的情況,并根據(jù)患者的年齡、癥狀、體征與病史長短等,多數(shù)病例可做出明確診斷[1-5]。如良性骨腫瘤表現(xiàn)為瘤體密度均勻、邊緣光滑,并有骨硬化邊緣,無骨膜反應與軟組織腫脹等。但微小病灶或早期惡性骨腫瘤在X線上可以表現(xiàn)為正常,CT檢查對骨腫瘤的瘤體密度、邊緣及具體結構及軟組織內(nèi)侵犯的情況,比X線更加準確與具體。CT有其突出的
2.骨腫瘤是發(fā)生在全身肌肉骨骼系統(tǒng)的腫瘤,其發(fā)病率為1/100000。惡性骨腫瘤是嚴重影響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質量的疾病,尤其多發(fā)于青少年和兒童,因此,診斷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如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科學的診治,患者就可能失去治療時機。骨腫瘤的影像學表現(xiàn)復雜,良、惡性腫瘤的鑒別存在困難,必需遵循臨床表現(xiàn)、病理檢查和影像學特點相結合的原則,以提高骨腫瘤診斷的準確性,減少誤診。
1 白人駒.醫(yī)學影像診斷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7.
2 徐萬鵬,馮傳漢.骨科腫瘤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70.
3 曹來賓.實用骨關節(jié)影像診斷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34-335.
4 Gold RI,Seeger LL,Bassett LW,et al.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evaluation of metas latic bone disease.Radiol Clin North Am,1990,28:471.
5 曹來賓,王安明,徐愛德,等.1047例骨轉移瘤的影像學診斷[J].中華放射學雜志,1997,31(8):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