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霞 徐淑穩(wěn) 張紅真 房桂英 劉俊霞
妊娠和分娩時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此過程中引起的女性顯著的生理變化必然導致孕婦產生復雜的心理變化,其對社會的認知行為、角色轉變過程中心里也有一定的影響,嚴重時會出現抑郁、焦慮等圍術期常見心理問題[1],嚴重影響孕婦及其家屬的生活質量,受到醫(yī)學界的廣泛關注[2],因此對圍生期孕婦進行心理輔導及健康教育是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重點,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本院對2008年5月到2011年6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圍生期孕產婦150例中的75例,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5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圍生期孕產婦150例,年齡24~33歲,平均26.7歲;孕周28~40周,平均36.4周。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75例。2組患者在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具體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治療、社會和家庭支持治療等。
1.3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分娩前后SAS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分娩前、后SAS評分明顯降低(P<0.05),2組患者在分娩前后SA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分娩前后SAS評分比較 n=75,分,
表1 2組分娩前后SAS評分比較 n=75,分,
注:與觀察組比較,*P <0.05
組別 分娩前 分娩后觀察組42.3 ±9.4 41.9 ±8.8對照組 62.4 ±11.4* 61.8 ±10.6*
2.2 2組患者分娩前后SDS評分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分娩前、后SDS評分明顯降低(P <0.05),2組患者在分娩前后SDS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分娩前后SDS評分比較 n=75,分,
表2 2組患者分娩前后SDS評分比較 n=75,分,
注:與觀察組比較,*P <0.05
組別 分娩前 分娩后觀察組40±8 41±9對照組 59±10* 59±11*
2.3 2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升高(P <0.05)。見表3。
表3 2組滿意度比較 n=75,例(%)
女性在妊娠和分娩過程中由于內分泌、生理等發(fā)生的變化,會對其心理狀態(tài)造成較大的影響,容易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3],臨床上通常將產科憂郁分為產前憂郁和產后憂郁,一般發(fā)生在產前3個月~產后1年,主要是由于孕婦處于對自身角色轉變的不安以及過度關心嬰兒導致的食欲下降、睡眠障礙等,進而容易出現情感淡漠、心情壓抑、悲觀厭世等心理疾病,嚴重影響孕婦的健康以及嬰兒的身體發(fā)育及心理健康[4]。
本研究中發(fā)現,和對照組相比,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干預的患者,其SAS和SDS評分明顯降低(P <0.05),即其抑郁癥狀有明顯改善,同時,患者滿意度明顯上升,說明心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抑郁情緒、提高患者滿意度和生活質量,有顯著的臨床意義。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圍生期進行健康教育的對象,包括孕婦及其丈夫,通過宣傳和指導使得夫妻雙方共同對妊娠分娩過程中產生的心理變化有正確的認識,給予孕婦家庭的關懷和理解,消除其焦慮抑郁的心情,提高孕婦心理健康水平及醫(yī)療質量[5]。
1 張勁松.圍生期心理干預對產婦抑郁情緒的影響.現代臨床護理,2009,8:43-45.
2 蒲星伊.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分析.求醫(yī)問藥,2012,10:238-239.
3 吳蓉蓉.圍生期健康教育對孕產婦焦慮、抑郁狀況的影響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1,26:2101-2102.
4 曾曉琴.圍生期孕婦焦慮抑郁狀況及心理干預效果分析.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1,12:382-383.
5 楊益民.心理干預對伴發(fā)抑郁癥狀的圍生期孕婦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