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 舒民 張東坡 張衛(wèi)青 尹屹巖 郄嬈
護理工作是醫(yī)院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由于護理工作的特殊性,護士普遍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1,2]。有人研究表明,精神科護士與綜合醫(yī)院護士焦慮陽性率存在明顯差異[3]。護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影響著整體護理的質(zhì)量,進而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效果。本研究就精神??婆c綜合醫(yī)院護士自測健康狀況進行探討,報告如下。
1.1 對象 調(diào)查對象均具備中專及以上學歷,從事本專業(yè)5年以上,無明顯精神疾病,根據(jù)所在的不同醫(yī)院分為2組。
1.1.1 精神??谱o士組:選取保定市2家省級精神病醫(yī)院,將每家醫(yī)院的所有在崗的臨床一線的護士編號,以抽簽方法從每家醫(yī)院各抽取100名。共200名,其中男52名,女148名,平均年齡(33.5±6.43)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學歷77名,大專116 名,中專7 名;平均工作年限(10.3 ±3.2)年。
1.1.2 綜合醫(yī)院護士組:在保定市區(qū)的所有三級醫(yī)院中,隨機抽取2家。樣本的抽樣方法同??谱o士組。共200名,其中男13名,女187名,平均年齡(32.6±8.53)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學歷129名,大專71名;平均工作年限(9.8±2.7)年。兩組以上各項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均>0.05)。
1.2 方法 采用自測健康評定量表[4]進行測查。該量表包含3個子量表和9個維度,包括生理健康子量表(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以及身體活動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正向情緒、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以及認知功能)和社會健康子量表(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社會支持),由48個測定條目組成,3個子量表和量表總分的理論最高值分別為170分、150分、120分和440分,理論最小值均為0分,量表得分越高,說明個體自測健康狀況越好。
各維度得分、子量表得分和量表總分均換算成終得分。計算公式為:終得分=(實際得分/理論最高分)×100。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EpiData3.02軟件進行錄入,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護士自測健康狀況比較分析 比較結果顯示,兩組護士在日常生活功能、身體活動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社會支持方面相比,無統(tǒng)計學差異;在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心理癥狀和負向情緒兩個維度上,精神??谱o士評分高于綜合醫(yī)院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在正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三個維度上,綜合醫(yī)院護士評分高于精神專科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個子量表的評分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精神??平M與綜合醫(yī)院組自測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1 精神??平M與綜合醫(yī)院組自測健康狀況的比較
維度或子量表 精神??平M(n=200) 綜合醫(yī)院組(n=200) t值 P值140.56 ±12.23 132.44 ±9.82 3.52 0.037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 46.74 ±6.44 41.32 ±7.65 4.73 0.003日常生活功能 48.35 ±7.86 47.12 ±3.23 1.53 0.146身體活動功能 51.12 ±8.65 50.43 ±9.22 1.17 0.335心理健康子量表總分 121.45 ±15.63 114.12 ±20.34 5.78 0.006正向情緒 33.83 ±9.13 40.36 ±8.47 2.46 0.017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 52.73 ±11.34 40.83 ±9.67 7.14 0.005認知功能 27.53 ±8.64 26.24 ±9.65 1.29 0.537社會健康子量表總分 88.92 ±11.67 95.45 ±10.22 2.25 0.043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 33.73 ±6.45 38.13 ±7.64 3.75 0.007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 34.67 ±10.43 41.23 ±12.57 5.69 0.009社會支持 22.43 ±6.14 23.76 ±9.82 1.81 0.751自測健康評定量表總分生理健康子量表總分43.63 ±20.22 312.74 ±13.45 6.37 0.002
2.2 2組同性別護士自測健康狀況的比較 綜合醫(yī)院男護士在正向情緒、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4個維度得分高于精神??颇凶o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者心理健康和社會健康2個子量表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精神??婆o士在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正向情緒、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4個維度上得分高于綜合醫(yī)院女護士,而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得分低于綜合醫(yī)院女護士,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者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2個子量表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同性別護士自測健康狀況的比較
表2 2組同性別護士自測健康狀況的比較
注:與精神??平M比較,*P <0.05,#P <0.01
維度或子量表 男性精神??平M(n=52) 綜合醫(yī)院組(n=13)t值 女性精神??平M(n=148)綜合醫(yī)院組(n=187)t 值生理健康子量表總分 138.33 ±9.13 139.12 ±7.82 1.65 132.73 ±4.25 127.46 ±11.28 2.16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 49.67 ±6.45 48.56 ±7.33 1.23 39.31 ±6.32 35.17 ±9.63 2.35日常生活功能 41.37 ±3.14 42.11 ±3.25 1.89 39.62 ±2.13 38.65 ±4.23 1.73身體活動功能 45.93 ±5.63 45.86 ±4.34 1.57 43.23 ±3.47 42.86 ±5.65 1.86心理健康子量表總分 121.32 ±21.27 112.73 ±15.46* 2.43 129.18 ±18.43 122.37 ±20.12* 2.23正向情緒 33.13 ±4.25 37.23 ±5.65* 2.57 33.83 ±7.64 29.34 ±8.76* 2.19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 25.35 ±11.46 30.13 ±9.37# 5.43 37.73 ±4.23 32.25 ±2.13# 6.93認知功能 27.63 ±9.64 28.25 ±10.22 1.27 28.24 ±9.63 29.13 ±6.02 1.42社會健康子量表總分 101.34 ±10.25 118.14 ±7.43* 2.51 117.23 ±5.13 118.42 ±7.14 1.36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 36.13 ±12.43 39.45 ±9.23* 2.64 34.69 ±9.15 32.13 ±7.62* 3.03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 38.26 ±10.45 41.26 ±8.64* 2.38 36.24 ±8.43 39.23 ±5.47* 2.25社會支持 28.35 ±6.24 29.37 ±4.23 1.59 28.75 ±4.65 29.26 ±7.85 1.86自測健康評定量表總分 330.12 ±20.33 332.43 ±12.23 1.64 329.23 ±23.65 328.46 ±24.73 1.96
國內(nèi)對精神專科與綜合醫(yī)院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結果存在兩種不同的結論,多數(shù)相關研究結果認為精神??谱o士身心健康狀況好于綜合醫(yī)院護士[5-10];但也有相反的結論[11-13]。本調(diào)查結果顯示,護士具有較高的心理壓力,而影響護士心理應激的主要因素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環(huán)境壓力、工作方式、超負荷的勞動強度、競爭壓力、社會心理支持不足等[14]。2組護士由于受上述因素的影響不同,表現(xiàn)在生理、心理、社會健康三個子量表及各個維度評分上的差異。綜合醫(yī)院住院患者相對較多,治療及護理工作量較大,護士配備不足,加上近年來患者及家屬的要求多、維權意識增強,護士工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遭家屬投訴,導致護士壓力增加;另外,綜合醫(yī)院的新技術、新設備增加迅速,對護士的業(yè)務素質(zhì)要求不斷提高。長期在這種超負荷、高壓力狀態(tài)下工作,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因而綜合醫(yī)院護士在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心理癥狀和負向情緒兩個維度上評分低于精神??谱o士。與綜合醫(yī)院護士相比,精神專科護士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不同。文獻報道,精神科護士心理壓力的原因主要有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特殊的服務對象、意外傷害及社會偏見等[15]。由于受傳統(tǒng)文化形成的社會偏見的影響,社會在對精神病患者歧視的同時,對精神??谱o士社會價值的定位較低。有許多精神病患者痊愈出院后,在公共場所都不愿意再與精神專科護士打招呼。這些都給精神專科護士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表現(xiàn)在正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三個維度上評分低于綜合醫(yī)院護士。
對2組同性別護士自測健康狀況結果對比顯示,精神??颇凶o士在正向情緒、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四個維度得分低于綜合醫(yī)院男護士;精神??婆o士在社會資源與社會接觸得分低于綜合醫(yī)院女護士??赡茉驗樗?她)們大多是在不情愿或無奈的情況下選擇精神科護理專業(y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不平衡,再加上社會對他(她)們的不理解及存在的一些偏見,導致他(她)們在朋友、同學面前感到不自在,沒有成就感,擔心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在人際關系方面表現(xiàn)出冷淡、不入群、自卑等。而綜合醫(yī)院女護士技術操作多、工作量相對較大,她們既想要在事業(yè)中做出成就,同時也想要在家庭中扮演好妻子、母親的角色,在工作和生活中易發(fā)生心理沖突,但因缺乏心理衛(wèi)生知識,故心理調(diào)適相對困難。表現(xiàn)在身體癥狀與器官功能、正向情緒、心理癥狀與負向情緒、角色活動與社會適應四個維度上得分低于精神??谱o士。
總之,2組護士由于工作性質(zhì)、工作壓力等的不同,表現(xiàn)在生理、心理、社會健康方面的差異,而男、女護士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因此,只有弄清兩組不同環(huán)境、不同性別護士各自的健康狀況,才能運用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便讓他(她)們更好地服務于臨床。
1 逢冰潔.張曼玲,江志君,等.護理工作應激與護士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中華護理雜志,1998,33:435-438.
2 劉月平.急診科護士職業(yè)壓力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的研究.當代護士,2005,12:93-96.
3 徐蘭清,苗春輝,劉賢臣,等.護理人員焦慮癥狀及相關因素研究.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8,12:112-113.
4 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北京: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社,1999.35-45.
5 馮怡,王菊吾,徐東娥.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人員自測健康量表的評定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81-683.
6 趙智娟,王從杰,徐枝樓,等.精神科與綜合科護理人員身心健康狀況對比研究.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3-14.
7 李濤,宮翠風,張宕.精神科與綜合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對照分析.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03,15:379.
8 張崇麗,季顯瓊,林翠綠,等.綜合科與精神科臨床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分析.天津護理,2007,15:127-128.
9 孫麗娟,徐娟.精神科與綜合科護士工作倦怠及心理健康狀況研究.護理管理雜志,2009,9:10-11.
10 李彩君.精神科與綜合科護士應付方式的比較研究.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825-827.
11 吳玉秋,張風全,李遵清.精神科與綜合醫(yī)院護士心身壓力及心理防御機制對照研究.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1271-1272.
12 胡建軍,張?zhí)m英.精神科與綜合科醫(yī)護人員心理健康水平狀況調(diào)查.四川精神衛(wèi)生,2011,24:29-31.
13 蘇朝昆.精神科護士與綜合醫(yī)院護士“總體幸福感量表”測查比較及相關因素分析.中國民康醫(yī)學雜志,2012,24:126-127.
14 黃衛(wèi)平,曾平凡.護士心理應激與自我調(diào)控.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04,10:849-850.
15 孫梅花,高慧萍,王書會,等.工作壓力對護士身心健康的影響.河北醫(yī)藥,2011,33:1749-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