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峻嶺 賢曉麗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是由腎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導致大量血漿蛋白自尿中排出,而引發(fā)一系列病理反應的臨床綜合征,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高度水腫四大臨床特征[1]。PNS常伴有高凝狀態(tài),血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可達10% ~40%[2],嚴重影響該病的治療效果。我院采用強效抗血栓藥物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第4代銀杏葉提取制劑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版高凝狀態(tài)的PNS患者,獲得滿意療效。
1.1 臨床資料 以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49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齡19~51歲,平均(31.2±4.3)歲;病程0.5~3.0月,平均(1.5±0.8)月。對照組24例,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齡18~52歲,平均(32.1±4.5)歲,病程0.6~3.3月,平均(1.6±0.6)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腎病綜合征的常規(guī)治療,口服潑尼松龍1.5~2.0 mg/(kg·d),并給予常規(guī)利尿、調整血脂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銀杏達莫注射液25 ml,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釋后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14 d,同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d,連續(xù)14 h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臨床癥狀、體征變化及24 h尿蛋白定量(UPro)、血清白蛋白(ALB)、總膽固醇(TC)、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及D-二聚體(D-D)等指標。并嚴密監(jiān)視有無出血、血小板減少、肝功能損害和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標準[3]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蛋白尿多次測定為陰性,尿蛋白定量≤0.2 g/24 h,血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血白蛋白≥35 g/L),腎功能正常,腎病綜合征表現(xiàn)完全消除;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24 h尿蛋白多次定量0.2~3.5 g,血白蛋白顯著改善,腎功能基本正常;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尿蛋白,血白蛋白及腎功能與治療比較無顯著改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查;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治療2周后,觀察組和對照組宗有效率分別為84.0%和70.83%,觀察組宗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前后相關生化指標變化 治療前,兩組UPro、ALB、TC、APTT、FIB及D-D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兩組 UPro減少,ALB升高,TC下降,APTT延長,F(xiàn)IB及D-D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間以上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相關生化指標比較()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相關生化指標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UPro(g/24 h) ALB(g/L) TC(mmol/L) APTT(s) FIB(g/L) D-D(mg/L)對照組 治療前 5.12±1.68 16.98±5.32 11.10±2.68 27.87±6.758.75±1.01 1.25±0.34治療后 2.691.35* 27.65±4.89* 9.62±1.67* 35.53±7.21* 3.29±1.18* 0.87±0.66*觀察組 治療前 5.10±1.71 17.02±5.52 10.98±2.87 28.47±6.65 8.80±1.14 1.26±0.22治療后 1.77±1.07*# 34.18±5.54*# 7.06±1.59*# 30.13±7.89*# 3.00±1.32*# 0.48±0.50*#
2.3 不良反應情況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出血、血小板減少等明顯凝血功能異常,也未見肝功能損害、藥物過敏等不良反應。
PNS患者多存在機體纖溶系統(tǒng)平衡失調和血小板功能紊亂,臨床表現(xiàn)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和高度水腫,由于患者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對血漿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導致血漿蛋白從尿中流失,出現(xiàn)蛋白尿、低蛋白血癥;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水腫;肝臟合成膽固醇、脂蛋白增加,引起高脂血癥;凝血、抗凝功能及纖溶因子的變化,加之利尿劑及大量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引起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增強,血液黏稠度增加,而處于高凝狀態(tài),高凝狀態(tài)易致血栓形成或血管阻塞,進一步加重對腎功能的損害[4]。血液高凝狀態(tài)是目前治療PNS的難點之一,抗凝治療是十分必要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低分子肝素是肝素可通過化學解聚或酶解生成小分子肝素片段,其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4倍,可長時間抑制各種凝血因子的活性,促進血源性氨基多糖釋放,發(fā)揮強大的抗凝、抗纖溶作用。與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不會引起血小板減少而導致出血及腎臟損害,具有副作用小、生物利用度高、療程短,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銀杏達莫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銀杏黃酮苷、銀杏萜內酯,具有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改善微循環(huán)等藥理作用,能有效改善PNS患者的高凝狀態(tài)[5]。
本院選用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銀杏達莫注射液對版高凝狀態(tài)的PNS患者進行綜合治療,獲得顯著療效。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2周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達84.0%,顯著高于單純行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總膽固醇、活化部分凝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及D-二聚體等指標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提示本研究所選聯(lián)合用藥方案可明顯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減少尿蛋白,升高血漿白蛋白,降低血脂,減少并發(fā)癥,對高凝狀態(tài)的原發(fā)腎病綜合征療效確切,值得推廣使用。
[1]葉任高.內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0.
[2]JovenJ.Atherothrombosis in the nephritic syndrome.SaudiJ kidney Dis Trcmspl,2000,11(3):303.
[3]葉任高,陳裕盛,方敬愛.病診斷與治療及療效標準專題討論紀要.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03,4(6):355.
[4]程鐵毛.低分子肝素鈣治療原發(fā)腎病綜合征30例觀察.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7,25(1):31-32.
[5]王雁,楊義芳.銀杏葉的藥理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進展.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2001,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