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堅
怒鳥之后就是它了!在奇跡叢生的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煩人的橙子》仍然稱得上是傳奇——個人制作的系列卡通短片,兩年時間內(nèi)征服互聯(lián)網(wǎng)受眾,并開始反攻傳統(tǒng)媒體。
2009年10月,一個名叫戴恩·博德海默的人把自己制作的一段視頻放到Y(jié)outube上——這段視頻只有兩分鐘,主角是一個卡通化、看上去有點聒噪的橙子,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部無心之作竟然廣受好評。博德海默大受鼓舞,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制作了幾十部以“橙子”為主角的短片,《煩人的橙子》由此聲名大噪。
博德海默的人生也由此發(fā)生轉(zhuǎn)折。此前,他給MTV電視臺一檔汽車改裝欄目工作,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F(xiàn)在,他卻是最熱門卡通形象的創(chuàng)造者,唯有“憤怒的小鳥”才能跟他創(chuàng)造的“煩人的橙子”有得一拼?!度A爾街日報》開始發(fā)問:“煩人的橙子能否把憤怒的小鳥拉下馬?”
賤橙子為什么紅
從收入而言,《煩人的橙子》還不能和《憤怒的小鳥》相比,但從形象的流行度而言,“橙子”和“憤怒的小鳥”并不相差多少。去年,博德海默設(shè)立個專門的機構(gòu)來品牌化運作這只“橙子”——銷售“品牌許可”、和贊助商談廣告,還制作TV版本銷售給電視頻道,當然還包括游戲——在App Store上,同名的游戲已經(jīng)上架。
沒錯,“橙子”正在走迪斯尼那些形象的老路,給創(chuàng)作者帶來豐厚的利潤。問題是,在一個內(nèi)容空前豐富的年代里,這個“橙子”為什么能夠脫穎而出?
看看這部短片的第一集,我們也許能夠得到部分答案:一個咧嘴的、看上去甚至有點丑陋的卡通橙子,不厭其煩地對“蘋果”喊著“Hey,Apple、Apple,Hey……”當“蘋果”無法忍受、開始回應的時候,“橙子”就帶著賤兮兮的笑容說:“我只是很喜歡說‘蘋果而已,哈哈哈哈……”
“煩人的橙子”最吸引人的性格正是這種無厘頭和賤。在短片的制作中,博德海默總是設(shè)計出最合適的場景讓橙子“發(fā)揮”出自已的這些特點:看見“菠蘿”的時候,“橙子”會嘲諷它的“頭發(fā)”像刀子;面對“南瓜”的時候,“橙子”會說:“哦,你是我見過最大的橙子耶,你一定是我失散已久的老大哥……”夾雜在其中的冷笑話,總是讓觀眾樂得不可自持。
每部短片的結(jié)尾也值得一說——在經(jīng)過一番自說自話或嘲諷別的水果之后,這只“橙子”總是會喊一聲“Knife”,接著,刀子以各種花樣把“橙子”的對手干掉。這些被干掉的水果在片中都是以“生命體”形式出現(xiàn)的,外人初看難免覺得血腥,但久而久之便會覺得這也是一種頗具Cult風情的趣味。
互聯(lián)網(wǎng)的勝利
每個人喜歡“煩人的橙子”的理由大體是相似的:覺得它很賤,有時候卻又有點小聰明:很啰嗦,偶爾卻會有點小溫情。和其它的卡通形象相似,現(xiàn)實中也能找到“煩人的橙子”,博德海默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說:“看過的人都知道有些人很像‘橙子:他們不喜歡傾聽、也很煩,但某種程度又挺可愛?!?/p>
除了對“橙子”的性格塑造外,《煩人的橙子》另一個成功的緣由是和現(xiàn)實貼得夠近,博德海默總是能從現(xiàn)實中找到開涮的東西,讓觀者會心一笑。在某集對“蘋果”(喬布斯的蘋果)的嘲諷中,博德海默便拉出了iPhone——當iPhone在“橙子”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多功能時,“橙子”僅僅是吐了“幾口水”到iPhone身上,后者就冒煙完蛋。同樣的,你還能看到“橙子”大戰(zhàn)“超級馬里奧”,以及它對《電鋸驚魂》的嘲諷。
事實上,“橙子”的那種“賤”,在美國電視頻道中并不鮮見,但在和現(xiàn)實文化的融合上,沒有哪個比得上“橙子”。這也許跟“橙子”的互聯(lián)網(wǎng)基因相關(guān)——它的趣味屬于互聯(lián)網(wǎng),對那些文化事件天生敏感。同時,它的時間大概都在5分鐘左右,制作起來相當快,因而能時時抓住熱點。
今年,《煩人的橙子》將會登陸美國的卡通頻道,每集時間長度將達到半個小時,外界由此發(fā)問,《煩人的橙子》是否會改變風格?博德海默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聲稱,無論如何也不會改,“我們會在電視上嘗試一些新的東西,但電視版本和網(wǎng)絡(luò)版本是同一個內(nèi)核下的兩個獨立個體。我們熱愛在網(wǎng)絡(luò)上隨心所欲做一些事情,而且會繼續(xù)做下去。”
現(xiàn)在有一點大概是肯定的,《煩人的橙子》電視版本不會像網(wǎng)絡(luò)版本那般“血腥”,有人認為,博德海默不應當把重心放在如何砍殺那些水果上,“雖然這對很多人有吸引力”。但,有些角色——比如“厚嘴唇”的“百香果”,讓“橙子”春心蕩漾,也沒人想要用刀去砍它,也許電視版本應該把重心放在它和“橙子”的關(guān)系上。
“萌”的反面
在迪斯尼和皮克斯的動畫電影中,那些主角都象征著美好的力量——編劇當然也會讓它們有缺點,不過那些缺點看上去都像是襯托優(yōu)良品質(zhì)的。日本的動畫,在風格上和好萊塢完全不一樣,也更耐看,但反映的也是“萌”、“光明”、“希望”這些正面的力量,老一輩的手冢治蟲自不待言,現(xiàn)在的宮崎駿和新海誠走的也是相同的路線。大友克洋、今敏、押井守和前輩們不一樣,風格沒有那么明亮,但每個人都是在嚴肅地探討人類命題,沒有一個人會在動畫片里百無禁忌地開玩笑和扯淡。
但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和技術(shù)的發(fā)展,讓這種傳統(tǒng)路徑出現(xiàn)了分叉。大批個人制作的動畫片出現(xiàn)在網(wǎng)上,這種動畫的制作看起來很粗糙,作者也不熱衷于講述大道理或者是多么精彩的故事,僅僅就是反映個人趣味而已——這些趣味更多和血腥、黑暗、無厘頭、冷笑話相關(guān),跟他們前輩作品中所反映出來的趣味完全是兩碼事——但就是這些惡趣味,讓人們看到不一樣的格局。
重口味也開始波及到傳統(tǒng)的電視卡通片。很多人可能記得幾年前那部著名的Happy Tree Friends,這部完全由flash制作的系列短片,每集內(nèi)容都是相似的:森林里的一只可愛的小動物出場,然后以令人難以想象的方式死去,幾乎每只動物到最后都支離破碎。觀者從短片里看到的,只是那些動物各種各樣奇怪的死法。但后來這部動畫片的同名游戲并不成功,因為重心放在“益智”上,跟人們喜歡的血腥風格大相徑庭。
《煩人的橙子》似乎要避免Happy Tree Frlends那種純粹的重口味路線,在博德海默的設(shè)置中,那個不時出現(xiàn)的“百香果”有著厚厚的“嘴唇”,看上去很可愛,“橙子”對它幾乎是一見鐘情?,F(xiàn)在,人們都在揣測“橙子”和“百香果”是否會戀愛。如果真的如人們所愿,那這部片子就有新的看點了——試想一下,一邊看其它的水果被各種方式砍殺、一邊看“橙子”和“百香果”的純愛的感覺是何等奇妙。
(青澀果薦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