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然 徐超 徐相波
【摘要】本文利用NI公司強大的圖形化編程處理軟件LabVIEW,編寫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的教學輔助程序。受篇幅限制,本文僅列舉電力系統(tǒng)潮流計算。透過波形及數值的分析,可以讓同學們在學習課程時更直觀地理解理論內容,而非僅僅通過復雜的公式抽象地感受。因此,本文在高校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的教學創(chuàng)新方面,進行了大膽地嘗試與改進。
【關鍵詞】電力系統(tǒng)分析LabVIEW虛擬儀器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10-0048-02
引言
電力系統(tǒng)分析是電氣工程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近年來,按照傳統(tǒng)教學方法及教學設備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龐大的知識庫。我們利用計算機的普及以及軟件功能的日益強大,尋求一條快捷而方便的教學路徑。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實驗室虛擬儀器平臺)是美國NI(National Instrument,國家儀器)公司出品的一款功能強大的圖形化編程處理軟件,是一種基于G語言(Graphics Language,圖形化編程語言)的虛擬儀器軟件開發(fā)工具。LabVIEW作為一個具有良好開放性的虛擬儀器開發(fā)平臺,為虛擬儀器的開發(fā)和設計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1]。本文正是基于LabVIEW編寫而成。
1.簡單電力網絡潮流分析仿真
圖1 簡單電力網絡接線圖
簡單電力網絡接線圖如圖1所示,為一條110kV射線型網絡。為簡化計算及編程,忽略對計算結果影響較小的線路及變壓器導納。其中節(jié)點為發(fā)電廠母線節(jié)點,1=121+j0kV,1=P1+jQ1=16+j12MVA;l為線路,Zi=R+jX=20+j30Ω,節(jié)點2為線路末端節(jié)點;T為變壓器,歸算至高壓側阻抗ZT=5+j63Ω,變比i=110/38.5;3為變壓器末端節(jié)點。根據接線圖中給出的已知條件,仿真結果要顯示節(jié)點1中通過的電流1,節(jié)點2的電壓2,電流2,功率2,節(jié)點3的電壓3,電流3,功率3。
1.1 潮流分析程序框圖的設計
根據仿真要求,需要在程序中已知節(jié)點功率與電壓求出節(jié)點電流,已知線路與變壓器阻抗以及電壓、電流、功率求出在線路以及變壓器中的功率損耗、電壓降落,最終完成整條線路的仿真計算。根據文獻[2],在各個步驟中所需要的計算公式匯總如下:
1)節(jié)點1的電流
=/(1)
2)線路l中,電壓降落
△1=1Zi (2)
功率損耗
△=Zi (3)
3)節(jié)點2電壓
2=1-△i (4)
節(jié)點2電流
2=1 (5)
節(jié)點2功率
2=2-△i (6)
4)變壓器T中,高壓側電壓降落
△T=2ZT (7)
功率損耗
△T=ZT (8)
5)節(jié)點3電壓
3=(2-△T)/i (9)
節(jié)點3功率
3=2-△T (10)
節(jié)點3電流
3=3/3 (11)
根據以上求解過程,利用LabVIEW的元件庫進行編程處理[3],程序框圖如圖2所示:
圖2 潮流分析程序框圖
1.2潮流分析程序前面板的設計
程序前面板是程序的輸入與操作窗口,其設計務必簡潔明了。因此,將輸入與顯示的十三個量按照接線圖中的先后順序分為五列,分別為初始值、線路設定、線路末端、變壓器設定、變壓器末端,這樣既便于查找同時便于觀察。各個節(jié)點的三個量按照電壓、電流、功率的順序縱列。由于在程序框圖中,為了便于觀察程序執(zhí)行過程而設置了while循環(huán)(見圖2),在前面板最下方設置停止按鈕,方便程序操作。將各個條件量值輸入后,結果如圖3所示。需要強調的是,各個條件量值并未按照常量去設置,而是可以更改的變量,這樣,當任意一個條件量值改變時,計算出的數值結果都會有所不同。在這個變化中,讓同學們去思考與學習整個潮流的計算過程。
圖3 潮流分析程序前面板
3.結語
近年來,由于我校領導的重視,學生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效果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學校正在倡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融為一體的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將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科學技術、科學方法不斷引入課程教學中,保持內容不斷更新的同時,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研究能力逐年得到提高。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采用LabVIEW做為開發(fā)工具,針對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中的潮流計算以及頻率調整做出模擬仿真程序,使學生在直觀中看到現象,在現象中思考問題,在問題中學到知識。
參考文獻:
[1]J. Travis, J. Kring. LabVIEW for Everyone[M]. 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7.
[2]陳珩. 電力系統(tǒng)穩(wěn)態(tài)分析(第三版)[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7.
[3]陳樹學, 劉萱. LabVIEW寶典[M]. 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1.
[4]彭勇,潘曉燁,謝龍漢. LabVIEW 虛擬儀器設計及分析[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張興然(1981-),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tǒng)運行與仿真。
徐超(1978-),女,講師,碩士,主要從事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教學及仿真。
徐相波(1977-),男,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電力系統(tǒng)分析運行與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