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娥
日照市結核病防治所,山東日照 276800
痰菌陽性肺結核一種主要發(fā)生在肺部的復雜慢性肉芽腫性傳染病,大多數病都是一個慢性感染的過程,而該病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患者,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微滴途徑,人體只有抵抗力極低的情況下,感染結核菌才會發(fā)病。臨床表現主要有低熱、咯血、乏力等病。本文主要研究了122例痰菌陽性肺結核患者病患應用抗結核藥霧化吸入治療以及護理體會,成果頗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來本院治療痰菌陽性肺結核的12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病患67例,女病患55例,年齡在21~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9歲,主要伴發(fā)病為發(fā)熱、氣短、咳嗽等,其中發(fā)熱37例,氣短32例,咳嗽15例,其他為38例。主要有陽性+4、+3、+2、+1共4個級別,其中+2級別48例,+3級別58例,+4級別16例,一般資料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征得病患同意前提下,按照隨機原則,將病患分為實驗組以及對照組,每組61例,在對照組采用一般抗癆藥物,實驗組在采用一般的抗結核藥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抗結核藥霧化吸入對病患進行治療,1次/d。
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吸入前護理、吸入后護理、飲食護理以及體育鍛煉等。
研究排菌時間、自覺好轉情況、3個月抗酸桿菌檢查情況、住院費用等指標。
運用SPSS 16.0進行分析,主要采用統(tǒng)計t檢驗以及χ2檢驗,一般資料的均值和方差之和用±s表示,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病患排菌時間(92.1±2.8)d,對照組排菌時間(121.3±1.4)d,實驗組病患遠遠比對照組短,并且病患排菌時間兩組P<0.05。
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病患自覺好轉情況表見表1,可見實驗組病患好轉以上的情況有52例,發(fā)生率為86.25%,對照組有41例,發(fā)生率為67.21%,并且兩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實驗組以及對照組病患自覺好轉情況比較
實驗組3個月抗酸桿菌檢查有56例轉陰,轉陰率為91.8%,對照組3個月抗酸桿菌檢查有47例,轉陰率為77.05%,并且兩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目前治療肺結核主要是遵循期、聯用、適量、規(guī)律、全程原則,對不同病癥采取不同的藥物方法,而應用抗結核藥治療痰菌陽性肺結核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而抗結核藥物化護理是近年來提出的比較新型的治療以及護理方式,可以很好地發(fā)揮其輔助作用,有效地縮短病患的排菌時間,緩解病患的中毒情況,盡快的砂石痰菌結核菌,在源頭上切除病源,治療痰菌陽性肺結核。當然,由于目前利用抗結核藥霧化吸入治療痰菌陽性肺結核患發(fā)展不夠成熟,一些醫(yī)生以及相關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時候沒有落實好自己的責任,忽略了某些問題和操作的理解以及講解,導致了一些問題的發(fā)生,隨著研究的深入,必將更好地為病患的治療服務,縮短病患恢復時間,成功地緩解病患的病痛。
[1] 王棟,楊君昭.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菌陽肺結核患者40例的護理分析[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1,24(1):220-224.
[2] 蒼愛澤,曹松. 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菌陽肺結核患者50例的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8,29(10):118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