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體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教師應在語文教學中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重視教材,講究方法,從而改變語文課堂效率低下的現(xiàn)狀。
關鍵詞: 閱讀教學 獨立閱讀 自主性思考
閱讀,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不知不覺中,于淡淡墨香中它可以徹底改變一個人的氣質。閱讀能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尋求到快樂,養(yǎng)成一生有益的閱讀習慣。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比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事實證明要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重要的途徑之一是引導學生開展海量閱讀。閱讀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而且可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新課程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遍喿x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在閱讀教學中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情感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新課程理念的適時鋪開,猶如一股清泉注入干枯已久的土地上,讓人歡欣不已。可喜的是有許多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把自己對于文本的體驗和學生的閱讀反映組織進教學中,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深刻而豐富的理解和把握,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一派鮮活的氣象。
一
然而,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會有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教師精辟地講,學生安靜地聽,教師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學生懵懵懂懂地答;作文時學生提筆無話可寫,或者有的寫了,說了,但所寫的所說的東西枯燥無味。其實,《新課程標準》早已提出:閱讀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是思想碰撞和靈魂交流的動態(tài)過程。閱讀中的對話和交流,應指向每一個學生的個體閱讀。教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既要積極地組織學生閱讀,又要積極地促進學生的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這是毋庸置疑,那么,是不是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就無事可干了呢?甚至有一小部分語文教師走向另外一個極端。如有人認為閱讀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于是乎,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便不感不敢“多言”,唯恐犯了“滿堂灌”、“滿堂問”的忌諱,被冠之以“牽著學生鼻子走路”、“預設性太多”的老帽子。且不說教師在課堂上“導”不導,“導”多少,怎么“導”,可怕的是教師面對學生的個別閱讀沒有堅持自身教師的立場,換言之,一些教師喪失了是非觀念或對學生褒貶的能力。因為答案的開放性,也是為了不給學生的思考、發(fā)言熱情潑冷水,許多教師沉醉于一味的鼓勵而沾沾自喜。再如,有的教師不管學生的閱讀理解是否合理,課堂里叫好聲不絕于耳,掌聲此起彼伏,學生的閱讀得到了教師沒有任何懷疑的肯定。此種作為,教師之“名”何在,教師之“用”何用?
二
由此可以看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既要尊重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又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位置。那么,具體怎樣才能發(fā)揮閱讀教學的最大效能,讓閱讀教學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亮點呢?我以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利用多種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1.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
使學生在合作中開展閱讀競爭,如將班級分組,以組為單位開展競爭,進行閱讀教學,設立班級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交流活動。這樣,既運用了學生在群體動力的鞭策下進行閱讀,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又使學生在競爭的壓力下對閱讀更為重視,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需要。
2.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閱讀教學。
利用網(wǎng)絡資源,建好網(wǎng)絡資源庫,豐富學生的閱讀材料,增加閱讀量。開辟博客,創(chuàng)設網(wǎng)頁,這樣可以拓寬閱讀渠道,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利用網(wǎng)絡交流,可以更好地進行師生、生生的交流,可以避免學生在公共場合的害羞或自我保護,學生可以大膽地暢所欲言,達到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主動品位的目的。
(二)倡導自主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積三十年的經(jīng)驗,使我確信學生的智力取決于良好的閱讀習慣。”可見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關系學生終生的一件大事。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學習,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的精神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習慣,促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獲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結合書本的學習,引導學生選擇閱讀方向與合作學習,然后把收集到的資料、書籍加以整理,進行專題閱讀活動。
學生通過自主合作閱讀,積累內(nèi)化了大量的語言資料,并體會到自主合作學習的力量和樂趣,感受到自主合作成功的喜悅,提升合作、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
書以熱愛世界的胸懷來啟迪智慧,書以寧靜志遠的情感來陶冶心靈。如果一個孩子熱愛讀書、好讀書、樂此不疲,那么他會從書籍中得到心靈的安慰,找到生活的榜樣,獲得心靈的凈化。教師應用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愉快而有效地閱讀,盡情地享受閱讀這人生至高無上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陸志平.語文課程新探.
[3]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