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中的最重要部分,在教學中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能主動學習,實現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目標,而且能使教學信息雙向化,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打造高效課堂。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情況。
關鍵詞: 現代教育技術 初中數學教學 作用 注意事項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高度發(fā)達、高度文明的信息社會。在倡導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現代教育技術已開始進入多媒體科學應用階段,多媒體及網絡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普遍應用必將帶來教育教學方式的重大改革。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已經能充分表示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使得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都可以用計算機模擬仿真。多媒體技術的是教育技術在知識表示方面的重大突破。
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一談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的運用情況。
一、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
1.多重刺激,提高效率。
學生的感知行為主要包括視覺、聽覺和觸覺三種不同的形態(tài)。多媒體信息可以方便地適應不同個體在認識形態(tài)上的種種差異,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形式單一、直線展開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人的學習過程是通過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傳遞給大腦,經過分析、加工,從而獲得知識與經驗的過程。但是,僅通過單一的渠道所吸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實踐證明,同時通過視覺和聽覺所獲得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并記憶??梢?,從增進記憶和提高效率的角度考慮,在學習過程中同時對多種感官進行刺激是非常重要的。多媒體系統(tǒng)正是提供了這種學習環(huán)境和綜合性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各個器官的功能。如多媒體技術中的文字、圖像、動畫、視頻可以作用于視覺;旁白解說、音樂可以用聽覺;友好的交互方式則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人的眼、耳、手等器官的協(xié)同作用。
2.信息多維化滿足思維多維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依靠語言、文字,以及數據來表示、傳遞和處理信息的,即學校的教學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然而,當人類進入新的知識領域,這種二維的教學模式很難適應新形勢下的教育教學的需求。而多媒體技術為人類的立體思維提供了一種能對多媒體信息進行表達和處理的最佳技術和方法。
將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夠真正進入視覺、聽覺與觸覺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將抽象邏輯思維與具體形象思維融為一體,使之變?yōu)楣餐瑓⑴c學習進程的立體動態(tài)方式,突破了抽象邏輯思維的難點和局限,使教學活動更加符合人的自然習慣,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和更高的學習效率。
3.全方位的多媒體信息實現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目標。
將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引入教學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體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將立體的教學媒體信息用于超媒體結構的實施與有效組織,運用多媒體技術的靈活多樣、生動逼真、便于控制的特點,使全方位的立體信息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運用,去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能滿足個體化的學習要求。這種媒體和計算機的完美結合,可以促進人類感官與想象力互相結合,以全方位的立體空間產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維空間和創(chuàng)造靈感。這種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過程,是其他任何一種教學媒體所無法比擬的。
4.多媒體及網絡技術使教學信息雙向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師面對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傳統(tǒng)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學傳送的信息都是單向的,例如:電視錄像,它們雖然都能實現同時表現文字影像、聲音、畫面等多種功能,但無法實現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反饋與交流。教師難以準確、全面地掌握學生練習的全部情況。如果將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引入教學過程,不僅能實現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交流,還能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向、立體交流。教師在總控臺上能及時了解每個學生上機操作的具體情況,了解學生的思維活動,調節(jié)教學過程,同時利用雙向交流功能進行學生之間的對話、經驗介紹及教師對學生的輔導,也可讓學習方法得當、學得較好的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經驗,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取得滿意的學習效果。
二、設計課件時要注意的事項
1.設計課件要做到新、活、變。
CAI有利于優(yōu)化學習過程,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使學生具有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確定課件內容時就應考慮CAI的特點,所選定的教學內容要有利于CAI特點的發(fā)揮。在設計CAI時要注意:要新穎,最好能一出現就吸引學生,抓住學生的注意。所以在設計時,我們應該先構思好,在什么時候使用課件,如何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并寫好腳本。好的腳本要反映課件設計的各項要求,有效地表示課件中的各種信息,給出課件制作的各種指示,并且有利于課件的使用。如我校一名教師在教學“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時,有一道例題是這樣的:用一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使它每邊長4厘米。它的周長是多少厘米?對于此例題,他就設計了這樣的課件:當出示例題之后,教師讀題,讀到“圍成”時,屏幕上就出現了用鐵絲圍正方形的過程,讀到“正方形”三個字時,屏幕上也正好圍完。這樣,使圍的過程活靈活現地展示在學生眼前,也讓學生再次深入理解了周長的概念。緊接著,當學生分學習小組討論出了求正方形的周長就是求它四條邊長度的總和時,他又在屏幕上再次展示正方形的周長確實是它四條邊長度的總和,(讓這個圍好的正方形再次一條邊一條邊地打開,最后展現在學生面前的確實是它四條邊長度的總和)。這樣變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學生一個個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真正弄懂了“圍成”、“所有”、“總和”三個詞的含義。教師也在短時間內高效地實現了教學目標,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制作課件模式要多樣化,易于學生接受。
數學是一門概念性強、邏輯思維嚴密的學科。因此,我們在制作課件時,一定要精細,力求完美,盡量不出現差錯。通常我們制作課件的途徑有PowerPoint。CAI一般分為操作與練習、指導、模擬、游戲、問題求解等模式。當然,大多數教師設計出來的課件模式都是綜合型,既有指導學習,又有練習解答,更有游戲參與。
3.課件的使用要簡單易學,便于操作。
老師平時的教學任務都比較重,一般的學校都沒有配備專業(yè)的課件制作小組,常規(guī)課的課件大部分都是由老師自己設計和制作。所以在使用課件時就要采用簡單易學,利于操作的軟件。目前我們使用的課件,一般都是利用PowerPoint幻燈片演示文稿來制作的。PowerPoint提供了豐富的繪圖工具,它可以使我們的課件做到圖文并茂,色彩與內容搭配協(xié)調。在幻燈片中添加圖形、圖表及圖片、文本等,可以使你的演示達到真正的圖文并茂,把學生都吸引過來。利用PowerPoint制作課件,非常易于學習,也易于操作。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情況來進行教學,有時對于學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或者是還沒有聽懂的地方,就需要重復演示。而有時對于學生已經弄懂的地方,就不用在演示了。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在畫面上設計一些動作按鈕,可以重復演示,也可以跳過某些畫面,直接演示后面的畫面。
三、正確看待課件的功能,避免走入使用誤區(qū)
如何充分發(fā)揮CAI在課堂中的作用是一個需要全體教師重視的問題。從某些方面來講,沒有充分發(fā)揮CAI功能的課件不是一個高質量的課件??梢圆挥糜嬎銠C參與的教學過程,就不應該使用CAI。我聽過幾節(jié)根本用不著使用課件的課,教師不分青紅皂白,將教材中的所有圖形都利用課件顯示。但是,從顯示圖形的清晰度、亮度和效果來看,幻燈機演示效果更好。像這樣為用課件而用課件,并沒有有效地發(fā)揮CAI的優(yōu)勢,反而使CAI成為累贅,實在是多此一舉。因此,我們在設計使用課件前應先思考:有無必要使用計算機,還有沒有更好的教學媒體。所以,我們在設計、使用課件時,首先要明確課件中打算利用計算機的哪些功能和特點來實現有效教學,而不要盲目地使用計算機進行教學。
現代化教育技術標志著時代的進步,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努力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用最新、最好的教學手段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方運加.中小學數學[J].中小學數學雜志社,2002(3):31-32.
[2]李麗新.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數學教育,2001(9):21-23.
[3]黃埔全.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