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關注的是兒童內(nèi)在的“研究”需要,是他們主動探索的熱情,是他們獨立地在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獲取各種信息的實踐和處理能力,是他們與伙伴合作、他人溝通的習慣,是他們朦朧科學意識產(chǎn)生,是他們探究活動中大膽設想、拓展創(chuàng)新的快樂體驗。
【關 鍵 詞】 實踐能力;語文;小學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這一新理念與我校實踐教育課題的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引導著全校教師走出了語文教學“死啃書本”的誤區(qū)。下面談談本人平時怎樣運用實踐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中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拓展創(chuàng)新,有效培養(yǎng)能力的幾點做法和點滴體會。
一、在語文實踐中自主學習
借助熟悉的事物名稱自主識字。如我們可在教室的黑板、門窗、桌凳上貼上寫有各樣物品名稱的紙條;用紙條寫上每個學生的名字貼在他們的座位上;請家長在一些家用器具上貼上名稱,帶孩子上街、逛商場時隨機識字。這些司空見慣的物品,孩子們再熟悉不過了,每天有意無意地看幾遍紙條、招牌、商標上的字,日積月累,就慢慢地識了不少字。
借助課外讀物培養(yǎng)閱讀興趣。我們在家長會上動員家長為孩子們購買適合的兒童讀物,訂閱《小學生拼音報》等。老師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并通過每日讀報、講故事等多種方式檢查評比,大大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提高了閱讀興趣,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同時還增識了漢字,復習鞏固了已識的漢字,可謂一舉多得。
二、在語文實踐中合作學習
組織小小故事會活動,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合作學習。老師讓學生按小組定期交換課外讀物,相互交流各自的閱讀收獲:讀了課外讀物識了哪些字,知道了一些什么新鮮事,把自己讀的故事講給同桌或小組的其他同學聽。在交流的過程中,說說自己不同的收獲和意見,還可以提出自己感到好奇但又不明白的問題,請同學們幫助解答。
開展朗讀比賽活動,比賽采用集體朗讀和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朗讀比賽和小小故事會不但對個人進行評價,還要對小組進行評價,以增強小組(或同桌)合作學習的實踐效果。
三、在語文實踐中探究學習
在動手操作、搜集和交流信息的過程中探究學習。我從一年級開始就著手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班上開展每日新聞交流活動,每天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采集到的一條新聞,并且請一位同學上講臺講述自己了解到的一條新聞。這就促使學生通過觀察、看電視、聽廣播、向家長詢問等方式采集每天要聞,并經(jīng)過處理,選擇重要的講給別人聽。同時,也要求學生把學校發(fā)生的新鮮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另外學生還可將看到、聽到的內(nèi)容想象成畫面并用筆畫出。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既培養(yǎng)了探究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又鍛煉了學生搜集、處理、表達、交流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發(fā)展。
四、在語文實踐中拓展創(chuàng)新
(一)指導列出研究內(nèi)容
具體操作過程是:先確定主題;然后讓學生小組議論,對哪些東西比較感興趣,有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想研究并可能得出研究結果;最后老師和學生共同商量,幫助學生將可研究的內(nèi)容分類列出。
1. 課文知識拓展型。根據(jù)課文主要內(nèi)容、知識點、作者、時代背景等進行拓展,確定“?。ㄏ罗D18頁)(上接16頁)課題”。
2. 鄉(xiāng)土民俗搜集型。根據(jù)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人文景觀、物產(chǎn)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開展研究。
(二)指導搜集處理信息
指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報刊、電視等一切“信息源”,多渠道、全方位地獲取信息,并在此基礎上學習信息、選擇信息、分析信息、綜合信息、得出結論。
(三)指導研究成果的撰寫
1. 論文式:概括總述(研究的目的、意義)——詳細論述(提出具體做法,闡明研究成果)——歸納總結。
2. 報告式:小課題題目——提出研究問題——交代研究方法——闡明研究結果——注明參考資料。
(四)展示成果
學生將自己或小組經(jīng)過實踐、體驗所得的收獲進行歸納整理,提煉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和口頭報告材料。研究成果的表達方式應多樣化,歸納起來,成果展示的形式有“演、講、展、賽”四類。
在小學生中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關注的是兒童內(nèi)在的“研究”需要,是他們主動探索的熱情,是他們獨立在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獲取各種信息的實踐和處理能力,是他們和伙伴合作,與他人溝通的習慣,是他們朦朧科學意識產(chǎn)生,是他們探究活動中大膽設想、拓展創(chuàng)新的快樂體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這片廣闊的天地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這也是我校實踐教育研究課題所追求的最終目的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本武.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 盧曉明,郎建中. 學習能力表現(xiàn)的理論與實踐[M]. 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8.
[3] 樊麗霞.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07(5B).
[4] 蔡艷. 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