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物學科是初中階段一門必修課程,具備一定的生物知識和能力是每個初中生必備的素質(zhì)。在生物教學中,課堂是學生進行生物學習最為主要的場所,能否提高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對學生學好生物這門學科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本文中,筆者結(jié)合自己在生物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實踐探索,總結(jié)了幾點營造生物有效課堂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所裨益。
【關(guān) 鍵 詞】 生物課堂;有效課堂;綜合素質(zhì)
有效課堂是相較于低效課堂或者是無效課堂而言的,而傳統(tǒng)的那種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yǎng)的課堂,在如今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往往就把它看成是一種低效甚至是無效的課堂。所謂有效課堂,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中,對它的定義就是能夠促進學生獲得真正發(fā)展與提高的課堂。這里所說的發(fā)展與提高不僅僅是指知識上的發(fā)展與提高,它還包括其他一些諸如探究能力、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有效的課堂呢?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常言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運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實現(xiàn)有效教學,就一定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教師必須在課前花上一定的工夫去認真研讀教材,確定教材中的重難點,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并圍繞著教學目標搜集相關(guān)的教學素材,準備好課堂教學中需要用到的各種教學工具等等。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注意“備學生”,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班級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思維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一系列問題,然后針對學生的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只有在課前做足了準備工作,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很多教師往往誤以為在課堂教學中講的時間越長、內(nèi)容越多,課堂教學就越有效果,然而事實情況卻并非如此。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僅僅是教師一人從頭講到尾地講,不僅會讓學生產(chǎn)生疲勞感,影響聽課效果,同時在單純的聽課行為中,學生自身的主體能動性也難以得到有效的發(fā)揮。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一般一堂課應(yīng)當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講、學、練。在一堂課中,教師的講課時間一般不宜超過20分鐘,而練習的時間也要大致維持在15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可以留給學生進行探究、思考,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消化知識的學習過程。這種時間安排看似講課的時間減少了,但學生學習的時間卻沒有減少。相反,這種邊講邊學邊練的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三、用好實驗輔助手段
生物學科是一門建立在科學實驗基礎(chǔ)上的學科,相較于理論化的講授,通過實驗的手段能夠把生物現(xiàn)象、規(guī)律等以更加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我們要想實現(xiàn)生物課堂的有效性,一定不能忽視生物實驗這個有效的教學手段。我們要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認真完成每個實驗,切記不能用講實驗、背實驗的方式加以替代,畢竟很多知識通過實驗手段的展示,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除此以外,在實驗教學中,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操作所掌握的一系列實驗操作能力也不是理論教學中可以實現(xiàn)的。因此在生物課堂上,我們一定要用好實驗這個有效的輔助手段。
四、適當引入多媒體工具
多媒體工具是一種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新型教學工具。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引入多媒體工具,可以大大擴展課堂教學的容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生物課堂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教師用傳統(tǒng)教學工具呈現(xiàn)給學生的知識往往非常有限,很多知識都無法進行拓展。而一旦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工具,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的大存儲功能在課堂教學之前搜集相關(guān)的教學素材,按照一定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制作成教學課件,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利用文本顯示功能在幾秒鐘之內(nèi)快速地將知識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不但省去了大量的板書時間,同時,教學課件所呈現(xiàn)的板書也不再只是簡單的文字,還可以是一些圖片、視頻、動畫等等,這樣,就使得板書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除此以外,利用多媒體工具還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使得課堂教學更加開放化。如在探究種子萌發(fā)過程時,僅僅依靠課堂時間不可能看到整個種子萌發(fā)的過程,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中的有聲視頻把種子的萌發(fā)過程演示出來,這樣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親眼見證種子萌發(fā)的整個過程,這所有的一切可以說在沒有多媒體工具之前是絕對不可能實現(xiàn)的。
很多科學家都稱二十一世紀為生物學的世紀,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隨著生物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各種生物高科技在我們?nèi)粘5纳a(chǎn)生活中應(yīng)用得越來越廣泛,生物科學的發(fā)展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堅人才,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識,培養(yǎng)一定的生物素養(yǎng)對于每個初中生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zhì)。因此,我們不能對生物教學的要求繼續(xù)停留在之前的知識傳授的階段,而是要通過各種手段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進生物教育教學活動朝著素質(zhì)化的方向前行。
【參考文獻】
[1] 劉浩. 相約課堂:高效課堂課例精選[M]. 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
[2] 于梅. 和諧高效思維對話 新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索 高中生物[M].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 趙素格. 怎樣構(gòu)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