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物理教學中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我認為只要依照以下幾條途徑去努力就能達到目標:一、培養(yǎng)探究興趣,給探究加催化劑;二、營造探究氛圍,讓探究增長膽識;三、牢固掌握概念,夯實探究根基;四、理解物理規(guī)律,給探究裝上翅膀;五、重視實驗教學,使探究成為樂園;六、開展課外活動,讓探究多姿多彩。
【關鍵詞】物理;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高素質(zhì)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是我們每位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怎樣才能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教學目標呢?我認為教師在物理教學中應從下面幾方面努力:
一、培養(yǎng)探究興趣,給探究加催化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不但浪費時間和精力,事倍功半,更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何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興趣呢?我認為:首先,要善于從學生熟悉的事物開始,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使學生樂于探究。例如:我在講授“超重和失重”這節(jié)時,先提出問題:“多人乘電梯上升,電梯靜止時不報警,而電梯啟動時卻報警,為什么?難道人們的重量會隨著電梯運行時而發(fā)生變化嗎”?由于這個現(xiàn)象學生非常熟悉,所以學生對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立即就展開探究,且熱情高漲,氣氛熱烈。其次,在學生探究遇到困難時,教師應該想辦法法幫助解決。例如:在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時,由于物體運動速度太快,以使至學生很難看清楚物體是如何運動的。我就借助計算機將拋體運動過程制成多媒體課件進行展示,放慢整個物體運動的過程,讓學生可以清楚地觀察。一次不成就重復多次,直到學生搞清楚物體運動的過程。多媒體輔助教學能把抽象的問題直觀化,讓學生對于抽象的問題也樂于探究了。再次,我對學生探究取得的成績及時肯定和鼓勵。這樣就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營造探究氛圍,讓探究增長膽識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基本手段,作為教師,必須好好利用課堂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不能完全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應該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民主、和諧且充滿探究氛圍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即使是不成熟的,教師也不要冷嘲熱諷,而應多給學生鼓勵,且及時作正確的引導,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從而形成活躍又和諧的課堂氣氛,這樣就為學生探究學習增長膽識。
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平臺,是師生相互發(fā)展的活動場所,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探究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就必須處理好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主”關系。在物理探究課堂中,教師應根據(jù)要探究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首先為學生設計好整個探究方案,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有組織有步驟地進行探究,以免使課堂探究毫無目的、雜亂無章。例如:我組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節(jié)課教學,在探究“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時,我為學生將兩者的關系以及平衡力的區(qū)別設計成一個個問題,讓學生帶著有關問題進行探究,得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關系。這樣就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有序的探究環(huán)境。
三、牢固掌握概念,夯實探究的根基
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基礎知識最重要的內(nèi)容,而物理基礎知識是進行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根基。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幫助學生牢固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十分必要的。作為教師不能簡單用講授法強硬灌給學生,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通過探究理解概念。例如,在講授“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著重加強建立電動勢的概念,避免死記硬背。我讓學生先復習學過的電動勢、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等知識,分析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電路,得出既然閉合電路里有感應電流,那么,這個電路中必然有電動勢。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產(chǎn)生的電動勢叫做感應電動勢。為了讓學生加深認識感應電動勢這一概念,我用大型電流表和電壓表,演示電路在接通與斷開條件下的回路電流與路端電壓,讓學生看到回路斷開時,沒有感應電流,但路端電壓仍然存在,說明感應電動勢的有無,完全決定于穿過回路的磁通量的變化。這樣讓學生全面掌握電動勢的概念,為探究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夯實根基。通過讓學生參與提出、討論、比較問題,全面、牢固地掌握物理概念,能為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打下良好根基。
四、理解物理規(guī)律,給探究裝上翅膀
物理規(guī)律教學是使學生掌握物理理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核心。我認為利用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讓學生充分理解物理規(guī)律,就能讓學生裝上探究的翅膀,從而更快達到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目的。我組織“學習豎直下拋運動的規(guī)律”這節(jié)課時,先讓學生弄清豎直下拋運動概念,然后比較自由落體和豎直下拋運動的初始條件,找出兩種運動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再讓學生討論、小結豎直下拋運動的性質(zhì),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嘗試寫出豎直下拋運動的速度和位移公式,我再進行歸納、點撥,得出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說出每個字母的物理意義。從這個例子中知道,我們要探究豎直下拋運動規(guī)律,先要掌握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自由落體運動規(guī)律,然后運用已掌握的規(guī)律,在討論、交流中,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比較,探究出豎直下拋運動的規(guī)律。因此理解好物理規(guī)律,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五、重視實驗教學,使探究成為樂園
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利用實驗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亦是一條很好的途徑。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列表記錄、分析討論、獲得有關知識。例如我組織探究“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首先,讓學生利用蹄形磁鐵的磁場探究,使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向不同方向平動,觀察表針是否偏轉。我引導學生理解切割磁感線,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然后,讓學生利用條形磁鐵的磁場探究,在閉合電路的螺線管,讓條形磁鐵插入、停留、撥出,觀察表針是否偏轉,我引導學生分析螺線管周圍磁通量是否變化,得出結論。再次,讓學生利用通電螺線管磁鐵的磁場探究,利用開關通、斷,開關接通,利用滑動變阻器改變小通電螺線管的電流,觀察表針是否偏轉,我引導學生分析大螺線管磁通量的變化,得出結論。教師點撥,分析這三個實驗能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共同點是: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發(fā)生了變化,總結得產(chǎn)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所以讓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整個實驗探究,獲得知識,使實驗課成為學生的探究樂園,較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六、開展課外活動,讓探究多姿多彩
課外活動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陣地,也是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我認為,可以利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參與探究活動。比如:學完“摩擦力”這節(jié)后,學生對“摩擦力可以成為動力”感覺理解很困難,我讓同學們課后做筷子提米粒這個小實驗,分析筷子對米的摩擦力,米對的筷子摩擦力。這樣既能鞏固課本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我還利用學校每年的科技節(jié),讓學生進行科技小制作,利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研究性學習。通過開展多樣課外探究活動,也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我認為在物理教學過程中:要從培養(yǎng)探究興趣;營造探究氛圍;牢固掌握概念;理解物理規(guī)律;重視實驗教學;開展課外活動等幾方面著手,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樂于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全身心投入科學研究中,就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柴西琴.對探究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1(8).
[2]傅海龍,王紅飛.注重物理問題研究培養(yǎng)科學探究能力[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5(1).
[3]林鯉瓊.物理探究性教學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