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語文教學工作者對行之有效、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與探索者的初衷相悖的是,許多老師由此掉進了“模式”的套子里爬不出來,課堂教學模式于是演變?yōu)槎ㄊ脚c套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主觀上消解了教學主客體的個性差異,與教學百花齊放的原則背道而馳?!皞黄稹钡某淌交Z文教學,將傷害多少個性化的語文老師,呼吁語文教師們拋開捆綁,努力走出有個性的教學之路。
語文教壇這幾年真是太熱鬧了!單說這課堂教學模式就是層出不窮!問題模式、發(fā)現(xiàn)模式、朗讀模式、背誦模式、情境模式、訓練模式、討論模式、自學模式、網(wǎng)絡模式……真是花樣迭出!各種新鮮面孔粉墨登場,叫人應接不暇。在公開課、研討課、優(yōu)質課上更是模式泛濫,似乎無模式便無創(chuàng)新,便是落伍、不合潮流。
其實,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尋找課堂教學的規(guī)律,建構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從而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組織形式融為一體,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操作策略,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有的老師見模式則取,不顧實際,原樣套入課堂,令人擔憂。語文教學本是一個立體的空間,怎能用單一的模式去運作?課堂教學主客體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一種模式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尤其是許多青年教師在眾多的模式面前迷失了自我,一味地生搬硬套,“模式”便成了“程式”、“套式”的代名詞,這更是違背了模式探索者的初衷?!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語文教壇,理應百花齊放。為提醒廣大同仁慎待教學模式,遠離課堂套式,創(chuàng)造靈活多樣的課堂風格。
生搬硬套課堂模式只會消解學生的個體差異,這是對教學規(guī)律的背離。無論是對模式的借鑒還是創(chuàng)造,都須因時、因地、因人而異,做到因材施教。
如我們這邊很多學校采取分層次教學,分“實驗班、普通班”。學生的層次不同,接受水平有差異,語文教學的方法就要要因人而異,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同是講授《最后的常春藤葉》一文,在“普通班”完全可用所謂的討論模式,而在“實驗班”就不能以討論為主了,在那里更多的是需要老師的啟發(fā)與提示。教學活動必須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采取不同的措施,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程序,以期取得教學的最優(yōu)效果。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預設的標準形式,力圖用現(xiàn)成的模式去指導教學的做法,都難免捉襟見肘,只能導致教學的封閉和僵化,不利于教與學呈良性循環(huán)的態(tài)勢向前發(fā)展。
千篇一律只會抹殺教師獨特的創(chuàng)造。每個教師都應當恰當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方法,表現(xiàn)出自己的教學藝術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努力走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之路。
萬能的方法是沒有的,只依賴于一、二種方法進行語文教學無疑是有缺陷的,也違背了教育百花齊放的基本原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獨創(chuàng)和不可重復。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姆雷特”,教學也應當是一千個教師就有一千種教法。惟其如此,才能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進而形成教壇上百花齊放的理想境界。
在提倡素質教育與教育創(chuàng)新的今日,許多新奇的課堂模式為趕潮流,匆忙上馬,聞者不問青紅皂白,見模式便喝彩,這又更是推波助瀾,助長了模式、套式之風的盛行。長此以往,語文課堂何處去尋生機與活力。筆者以為,語文教學,要給模式松綁,不能濫用泛用,更不能將模式當作套式與定式,否則,誤己害人,影響教學??倖栄灾?,語文教學程式化:傷不起。因此,我們必須廣泛讀書,深鉆教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博采眾長,為我所用。選擇和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努力走出有個性的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