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強調學習方式的改變,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能充分利用小組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同時它能合理利用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fā)展。文章就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等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 中學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策略 評價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了“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我校近幾年來積極推行課改,將小組學習的評價引進課堂,改變以往的師生關系,更新學生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能力?,F(xiàn)我就自身的感受談談看法。
一、什么是合作學習
當代合作學習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約翰遜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的方式以使學生之間能協(xié)同努力,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及同伴的學習優(yōu)勢”。由此看來,所謂合作學習,也就是以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集體成績?yōu)樵u價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也是一種分工合作的學習方法。
二、實施合作學習的方法與策略
(一)成立學習小組
為了使每位同學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可把學生按其知識結構、能力水平、學習任務、學習特長等因素分成小、中、大三種合作型學習組,讓每個組盡量均衡,盡可能處于同一水平,具有同等的競爭力。
1.小型合作學習小組。由同桌兩人組成,以完成簡單的任務為主,如單詞、句子和課文的背誦檢查等。
2.中型合作學習小組。以前后桌或左右桌為主,由四至六人組成。其主要任務是課堂討論、會話操練、學生習作交流等。
3.大型學習小組。以行政小組為主,其主要任務是小組競賽。
(二)實施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個體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學習——全班統(tǒng)一交流。也就是說,對于新知識,新信息,每個成員都應該先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中發(fā)展思維的深刻性和獨創(chuàng)性,然后小組合作學習,小組成員將自己獨立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在小組內交流;小組交流后,各小組將本組的信息歸納、總結,由小組發(fā)言人向全班匯報,最后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交流、評價。學生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是局處人,也不是旁觀者,而應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有時還是共同學習的參與者。在開展合作學習前,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輔導和技能訓練;其次,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各合作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當然,整節(jié)課不必都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設計展開教學,將集體授課和小組合作學習有機結合起來,找準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靈活掌握小組合作學習的度。
(三)實施合理的評價機制
評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有鑒于此,合作學習的評價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師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也將之作為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基于小組合作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fā)揮小組成員的最大潛力。因此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評價相結合,在此過程中,要側重過程評價和小組集體評價。這樣就會使學生認識到對他們最重要的是合作學習的過程,從而使其更關注學習的過程。那么在實施的過程中如何操作呢?
1.使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評價要素。這樣學生合作就有了目標導向,就會有意識地調整個人參與時的表現(xiàn),積極參與到小組學習中去。
2.實施小組成員的評價。對小組成員的評價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使小組成員意識到學習小組是一個共同體,個人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依托于集體目標的實現(xiàn),小組成員的共同參與才是合作學習所要實現(xiàn)的目標,從而防止出現(xiàn)個人英雄主義和小組歧視現(xiàn)象;二是評價小組成員的重心放在看其是否在學習上不斷進步;三是對本組中的優(yōu)等生看其是否對本組的合作學習起到了引領作用;四是實施小組成員之間自評、互評。教師應注意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把評價的權力交給學生,使其處于主動學習狀態(tài)。如讓學生相互糾正錯題,批閱作文等。
3.引入競爭機制。學生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即通過評價建立激勵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小組之間的競爭形式多樣。如口語朗讀比賽、問題搶答、對話表演、背誦課文、英語書法等,評出最佳小組,排出名次。以小組為單位的比賽,參與面廣,競爭更激烈,獲勝者更多,使?jié)摿ι灿辛双@獎和體會成功的機會。同時,這種競爭也促進了小組成員間團結合作精神的形成。
三、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小組或班集體中為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而進行互助性的合作學習,使學生通過體驗、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學習英語,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從而實現(xiàn)自我,超越自我。它還為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樂于交流,滿足了學生自我實現(xiàn)、企求成功的心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另外,合作學習應與有效的接受式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教育功能。但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實現(xiàn)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Z].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王坦.合作學習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3]龔凡履.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