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提高閱讀能力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環(huán)節(jié)。高職生在基礎知識、認知風格、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對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更加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和具體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
關鍵詞: 高職生 個體差異 英語閱讀教學
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培養(yǎng)其較強的閱讀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聽、說、寫、譯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幫助。英語閱讀教學受基礎水平、認知方式、學習動機等方面?zhèn)€體差異的影響很大。因此,教師只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和具體需要,不斷調(diào)整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才能提高他們的實際閱讀能力。
一、高職生個體差異對有效英語閱讀教學的影響
高職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這是共性,但也存在認知風格、學習動機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這些差異對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有較大影響。首先,認知風格對英語閱讀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對信息反饋存在認知偏好。有的學生注重閱讀的節(jié)奏和語調(diào),喜歡具有人情味、社會內(nèi)容的語言材料,以及富有個人色彩、充滿幻想和幽默的語言材料,學習過程易受外來因素的影響。有的學生在閱讀理解方面鉆研更深,善于從整體語境中提取特殊信息,善于完成推理及分析性的學習任務。其次,學習動機對英語閱讀有著較大的影響?,F(xiàn)階段高職生英語學習的動機不強,普遍呈中等偏下趨勢,并以融合型動機、工具型動機和外在動機為主。有的學生對英語社團有特殊興趣,期望參與或融入該社團的社會生活;有的學生是為了以后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學習英語,只關注考級和分數(shù);有的學生是為了出國而學習英語。多數(shù)學生缺乏持久的學習英語的內(nèi)在動機,對英語學習沒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欲望,這無疑對有效英語閱讀教學是不利的。
二、開展有效英語閱讀教學的途徑
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該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在正視學生個體差異的同時,充分利用差異,揚長避短,將其轉化為學生學習過程的動力,有效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一)樹立有效閱讀教學理念,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興趣。
所謂有效閱讀教學,就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依據(jù)有效教學理念,確定目標,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技巧,高效利用時間,促進學生的閱讀,從而實現(xiàn)閱讀效率最大化的教學。促進學生學會閱讀是有效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有效閱讀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是有效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和基礎。提供和創(chuàng)造適宜的教學條件,促進學生形成有效閱讀是有效閱讀教學的實質(zhì)和核心。有效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從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出發(fā),發(fā)揮不同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充分調(diào)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參與性,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興趣。有效閱讀教學既有賴于教師的優(yōu)教,又有賴于學生的優(yōu)學,是教和學的和諧統(tǒng)一。教師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的處理加工和呈現(xiàn)方式、教學方法和策略的選擇安排及教學語言的表達等都應與學生的基礎知識、認知風格、情感意識等相適應,能為學生所接受理解并有效地促進其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有效閱讀教學的出發(fā)點是關注全體,尊重差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當然在關注學生差異性的同時,教師還要激活經(jīng)驗,鼓勵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因為學生是一個有機的主體,他們總是以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為生長點,不斷滋生出新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網(wǎng)點。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通過設計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經(jīng)驗背景,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在學習中獲得閱讀的樂趣和知識的積累,促使其在更復雜的水平上理解,從而不斷地發(fā)現(xiàn)和提出更復雜的問題,產(chǎn)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樂趣,就會覺得閱讀是一種享受,就會逐漸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動力,這對有效英語閱讀教學是很有幫助的。
(二)以B級閱讀為切入點,確立閱讀教學的基本目標。
有效英語閱讀教學要找到恰當?shù)那腥朦c,確定合適的目標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目標過高則遙不可及,目標太低則浪費時間。根據(jù)高職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的情況,以B級閱讀為切入點是比較合適的,也是可行的。一是閱讀材料適中。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B級考試中的閱讀理解主要測試考生從書面文字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文字材料以一般性閱讀材料(科普、文化、社會、常識、經(jīng)貿(mào)、人物等)為主,也包括簡單的應用性文字,其內(nèi)容能為各專業(yè)學生理解。閱讀材料涉及的語言技能和詞匯限于《基本要求》中的“閱讀技能和詞匯表”B級要求的范圍;閱讀材料涉及的應用性內(nèi)容限于《基本要求》中“交際范圍表”B級所規(guī)定的讀譯范圍,通過精心指導,內(nèi)容容易理解掌握。二是緊扣高職英語“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B級所規(guī)定的讀譯范圍,如:便條、通知、簡短信函、簡明廣告、簡明說明書、簡明規(guī)范等,以之作為閱讀材料,一方面實用,另一方面夠用。三是兼顧學生的共性和個性。高職學生的共性是英語學習成績普遍較低,以B級閱讀材料作為切入點,能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所收獲,獲得學習的樂趣。對學習好的學生來說,可以以此為起點,向更高的目標A級出發(fā),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也能跟上教學的進度,不至于望而卻步,喪失信心。
(三)精選閱讀材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
俗話說:馬無夜草不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僅以課文為材料提高閱讀能力是有限的?,F(xiàn)行的高職英語教材雖閱讀篇目不少,但生詞較多,內(nèi)容不一定都能適應所有專業(yè)的學生,也很難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必須額外精選一些課外讀物作為補充,用來彌補課本上閱讀教材的不足。高職類閱讀的選材基本要求是降低“學術閱讀”,加強“實用閱讀”,即加強對實用應用文章的閱讀。高職高專類學生畢業(yè)后直接面對的就是就業(yè)和市場,所以閱讀材料的選取應“以趣味為導向,以實用性為目的”。教師在選取閱讀材料的過程中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根據(jù)高職生的個體差異和專業(yè)特點,盡量選擇體裁多樣,題材豐富,融趣味性和實用性為一體的文章,投學生所好,為學生所用。如酒店專業(yè)的學生,可精選世界各國飲食文化、生活禮儀等方面的閱讀材料,體裁可以是描寫類、說明類、對話類、廣告類、信函類等,滿足各個不同層次學生閱讀的需求。學生讀得懂、讀得進、讀得樂,自然會產(chǎn)生“我要讀”的強烈欲望,這對有效閱讀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四)采用整體的閱讀教學方法,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的最大化。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為了提高A、B級英語考試的通過率,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關心個體差異和階段性成果,一味地加強對閱讀材料中某些信息的獲得,加快學生提取閱讀信息的速度,但是忽略了語言知識的輸入和積累,很多學生連信息的基本內(nèi)容都不知曉,更不可能正確理解實用文字材料的信函、技術說明書、合同等。這種閱讀教學方法雖然在某種程度有助于A、B級英語考試成績的提高,但無法有效達到高職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事實上,閱讀教學遠遠不只是尋找信息完成一些閱讀理解的任務,還擔負著不斷輸入新的語言材料的任務,為其他各項語言技能的發(fā)展提供了必備詞匯、語法和篇章結構的知識。因此,要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的最大化,教師就必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英語閱讀教學應開展整體教學,充分利用課文提供的語言材料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全面訓練,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課內(nèi)語言實踐活動,以課文為中心,把語音、詞匯、句型、交際用語、語法等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使之成為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把閱讀行為還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親身實踐,切身感悟,然后提供及時的正、負反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教師根據(jù)不同學生暴露的難點和弱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通過合作學習、互動學習等方式訓練,確保新知識的吸收和內(nèi)化,為新的閱讀做準備,整個閱讀教學始終處于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
(五)加強感悟的有效閱讀教學訓練,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
英語閱讀訓練是英語學習的核心,英語閱讀能力是聽、說、寫、譯的基礎,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成為利用英語快速獲取各種信息,并具有高職專業(yè)知識技能和外語交際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徑。教師絕不能單純地灌輸知識,而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加強閱讀理解策略指導,使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閱讀水平,減少學生間閱讀理解能力的差異性。從閱讀教學本身來看,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不是一種純客觀的認識過程,而是一種帶有濃厚主觀色彩的感性和理性相統(tǒng)一的領悟過程。在學生主體領悟文本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動自主地參與閱讀實踐活動中,完成對文字符號所承載的思想內(nèi)容、文字材料組織的方式方法,以及所滲透的情感、韻味的感知和領悟。因而,對閱讀理解策略的訓練,也應該遵循閱讀和閱讀教學本身的特點,引導學生把握和領悟文本內(nèi)涵,讓學生在自主體驗閱讀成果的認識和愉悅中,學習、運用、掌握閱讀技能。如學生學習“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時,老師就沒必要介紹過多,可讓學生自己反復地閱讀,爭取完全理解,與此同時,學生會逐漸明白作者的意圖,會有自己的想法。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情感填補作品中的空白。在英語學習中,學生以獲取信息而閱讀,會大大提高閱讀興趣,強化學習效果。在閱讀理解策略訓練過程中,教師選擇適合學生的學習策略、閱讀的方式、方法與手段,將使學生想讀、能讀、會讀,實實在在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學會閱讀,并且能借助閱讀進行學習,這才是有效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
綜上所述,高職生個體差異對英語有效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只有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和利用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才能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的最大化,全面提高學生的實際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熊欣.個體差異與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云南財經(jīng)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J].2010,(1).
[2]彭志賢,王慧.提高高職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考試周刊[J].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