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固然應該多表揚,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但是懲罰與批評也是一種必要的教育手段。學生犯了錯,固然應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有時懲罰也是一種有效手段,所以還應加上懲之以度。我們在許多教育家(如夸美紐斯、杜威、魏書生等)的論述中,都會發(fā)現(xiàn)有關(guān)懲罰與批評的內(nèi)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育是培育人的,如果不分是非地肯定與表揚,學生都失去了是與非,還談何培養(yǎng)?當然,懲罰絕不是打罵學生,而是以合適有度的懲戒手段來使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改正。因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實施懲罰的時候,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有明確的目的
教師懲罰學生千萬不能受個人情緒影響或被個人好惡左右。而是應該有著明確的糾正目的性。我最近接手了一個班級,第一天上課發(fā)現(xiàn)班內(nèi)的不少學生缺少傾聽意識。同學發(fā)言,其他人總是有竊竊私語的現(xiàn)象。教師講話,不少人心不在焉。所以,我從抓學生的傾聽意識著手。首先,我讓班委做了一個標語貼在教師的前墻上,只有兩個字:傾聽。讓學生每天都有意無意地看到這兩個字,形成視覺上的沖擊。其次,進行有意識地傾聽練習。教師布置一項任務,然后讓學生完成。這樣的練習得以持久,便會有明顯的效果。只有具備明確目的的懲戒才可能真正成為教育的手段。
二、要消除學生的對立
一名學生被懲罰總不會是件高興的事,還有可能和教師鬧情緒、搞對立,甚至出現(xiàn)沖突。因此,懲罰的同時,一定要做好學生的疏導工作。首先,教師要有耐心,講明學生行為的性質(zhì)以及所依相關(guān)的規(guī)定、制度。其次,應就事論事,不能因為一件事就否定一個人,或者就一件事進行聯(lián)想來對學生“新舊賬一起算”。還有,給學生講清懲罰的必要性。一是對其個人,為了個人改正和完善;二是對集體,給其他學生帶來啟示;三是維護規(guī)章制度的嚴肅性。另外,還可以由教師陪同??傊?,懲戒背后應該讓學生看到的是一顆愛護之心、培育之心。這樣,學生自會減少或消除對立情緒,也有助于“懲戒教育”取得應有的效果。
三、要對學生一視同仁
有些時候,學生并不是對自己受懲罰有意見,是對教師的不公正有意見。所以,教師在懲罰學生時切記“一碗水端平”,不能拿有色眼光看人。比如有些教師總是偏愛成績好的學生,對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總是視而不見或者處理得輕描淡寫。而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充滿質(zhì)疑,缺少信任。一旦他們犯了錯,總是處理得“煞有介事”,甚至有時候“小事化大”。教師應本著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對待。每個學生的天性不同,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知識結(jié)構(gòu)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同,學習的成績不同,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現(xiàn)象,絕不能成為教師懲罰時不同對待的理由。
四、要注意跟蹤的效果
有時,學生對懲罰的認識是帶有一定滯后性的。所以,教師不能對學生懲罰之后就萬事大吉。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并及時疏導和校正。如有學生想不通,教師就要主動與其交流。有的學生暫時不理解,教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耐心下來,慢慢處理??傊?,懲罰是手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才是目的。教師應該時刻清醒地認識到其中的關(guān)系,不能因小失大。尤其對經(jīng)常犯錯的學生,更應進行跟蹤教育,最好建立教育檔案,不斷促進他們提高自我。
五、要敢于承認錯誤
教師要弄清事實真相,慎重懲罰學生。如果處理不當,一定要及時彌補,并向?qū)W生真誠地道歉。一般通過很好的溝通,學生是能諒解教師的。比如有一次上早讀,一位學生遲到了,而恰好是昨天遲到的那位學生。當時,我嚴肅地批評了他。課下,我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眼圈紅紅的,像是受了很大的委屈。我耐心地問明真實情況后,原來今天真的是他的自行車在半路壞了,我向他道了歉。教師不是圣賢,總有犯錯的時候。尤其遇到學生做法不當或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有時情緒容易激動,容易想當然,這就害了學生。因此,教師一是要注意懲罰的謹慎性,二是要多與學生溝通,如自身有誤,應主動承認錯誤。教師要放下所謂的“教師架子”,和學生平等交流。對于學生的錯誤教師要敢于指出,自身的錯誤也要勇于承認,盡力改正。這本身也是教師對自己的“懲戒”,也是“懲戒教育”的示范及延伸。
總之,懲罰教育可增強青少年的組織紀律,從而使他們增強責任心,學會對自己的過失負責。教師既不能濫罰,也不能不罰,應把好度、依好規(guī),客觀公正,靈活應用。
(作者單位 江蘇省江陰市青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