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班級中,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生,這些所謂的差生經常違犯班規(guī)班紀,給集體抹黑,讓老師生氣,成為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對象。不少班主任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這些人身上,經常累得筋疲力盡,但收效甚微。不但沒有把差生轉化好,反而讓差生同化了原來的中等生。天長日久,邪氣占了上風,班級中缺少了正氣和凝聚力。造成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不僅由于差生的頑固不化,還由于班主任的勁用偏了,治班方法弄錯了。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一個班中差生所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中等生、優(yōu)生的數(shù)目遠遠大于差生。班主任沒有面向大多數(shù)學生,目光僅僅停留在少數(shù)幾個人身上,怎么能管理好班級呢?
在長期的班級管理中我發(fā)現(xiàn),建設有正氣的班集體不僅僅要轉化差生,更重要的是多關注中等生和優(yōu)生,經常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品質和抗腐蝕能力,并指導他們暗中影響差生。這樣整個班級正氣會越來越濃,差生所帶的邪氣根本成不了氣候。這其中的道理與一位哲人的話不謀而合:要想除去地里的雜草,最好的辦法是在田地里種上莊稼。
下面就這一問題談一下自己的點滴體會。
首先,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素質,教育中要針對班級情況,學會用通俗易懂的小事例闡述人生大道理,讓學生樹立明確的奮斗目標,懂得真、善、美,分辨假、丑、惡,明白如何做事,學會如何做人。切忌眼睛盯著差生,搞一些假大空的說教批評和問題分析。
其次是在每周的班會和日常評價中,班主任要多鼓勵和肯定積極面,少談消極面;強調班級中大多數(shù)學生是積極向上的,強調自己的班級是一個充滿正氣的班集體,少提或不提差生及其不良表現(xiàn),這樣差學們就會向優(yōu)秀看齊,對班級樹立信心。
再次是排座位和安排宿舍時,要把少數(shù)差生分散在中等生和優(yōu)生中間,使后者對前者形成包圍之勢,這樣差生的勢力極其微小,想傳遞壞思想、壞習慣也勢單力薄。另外,要經常找那些中等生和優(yōu)生談話,不斷給他們鼓勁加油,真誠贊美他們優(yōu)秀的個性品質,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以及在班級建設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同時,要提醒和指導他們有意地與差生交朋友,從思想和行為上影響差生。這一舉措不但使中等生和優(yōu)生有一種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覺,而且使差生有一種歸屬感,消除自卑感,從而慢慢改掉或減少身上的惡習,逐漸把自己融入班集體這一和諧的大家庭中,
許多方面在無形中得到了進步和提高。
班內正氣強大了,邪氣自然會減弱甚至消失。
(作者單位 河南鶴壁培紅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