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依據(jù)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設理論,分析了英語口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提出在教學中應盡量創(chuàng)設低過濾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情感過濾假設;英語口語;啟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具有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而英語口語教學一直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之一,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普遍較低。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是擺在每個英語教師面前的任務之一。Krashen的情感過濾假設(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對于我們開展口語教學提供了有利的啟示,使我們更加重視動機、自信心、焦慮等情感因素對口語學習的影響,并在教學中盡量創(chuàng)設低過濾的學習環(huán)境。
一、Krashen情感過濾假設簡介
20世紀8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Krashen提出了他的第二語言習得理論,對外語教學界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該理論由“五大假說”組成,分別為習得和學習假說、監(jiān)控假說、自然習得假說、輸入假說和情感過濾假說。其中,情感過濾假設研究的是情感因素如何影響二語習得的過程。Krashen認為語言輸入是影響二語習得的主要變量,情感因素存在于語言習得機制之外,對語言輸入進行過濾,發(fā)揮其阻礙或促進作用。
根據(jù)Krashen的研究,影響二語習得的感情因素主要有以下三類:(1)動機,動機較高的學習者通常二語習得較好;(2)自信,自信以及自我感覺良好的學習者二語習得較好;(3)焦慮,焦慮程度低,有利于二語習得。
情感過濾假設認為學習者的情感過濾水平因人而異,學習者學習動機不足、缺乏自信心,焦慮感強,對語言輸入會產(chǎn)生很強的過濾作用,他們不會去尋求大量的輸入;相反,學習者學習動機強烈、有自信心、焦慮感弱,其情感過濾的作用則很弱,他們會主動尋求更多的輸入,對輸入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情感過濾假設表明在外語教學中,教師不但應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輸入,而且應盡量創(chuàng)設低過濾水平的環(huán)境。
二、Krashen情感過濾假設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啟示
1.明確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Brown將外語學習的動機分為三類:(1)整體動機,指對外語學習的一般態(tài)度;(2)情景動機,如在自然習得情況下學習者動機不同于課堂學習者的動機;(3)任務動機,指對具體任務的動機。另一種分類是Gardner和Lambert的“綜合型動機”和“工具型動機”前者指學習者對目的語社團有特殊興趣,期望參與或融入該社團的社會生活;后者指學習者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參加某一考試,或獲得某一職位,等等。
目前,我國大學生所面臨的各類英語考試中大部分都不包括口語部分,因此,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任務動機或工具型動機并不明顯,與閱讀、聽力、寫作等技能相比較,口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教師在實施口語教學的過程中,應幫助學生明確或建立口語學習的動機和目標。新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到“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這就為英語口語教學指出了方向和目標。目前,就業(y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能夠熟練地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的綜合性人才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另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yè)后選擇出國深造或學習,較強的口語交際能力成為他們適應國外生活和學習的必備條件。教師通過分析目前的就業(yè)形勢以及學生的未來需要,可以使學生明確或建立口語學習的動機和目標,提高口語學習的積極性。
2.增加成功體驗,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H.D.Brown說:“可以認為自信心強的人更能超越自我,更少心理障礙,同時因為自我的力量,在外語學習中能夠做到犯那些不可避免的錯誤而不覺得對自身有什么威脅。”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增強自信心的主要途徑是增加學生的成功體驗?!叭绻麑W生能不時體驗成功,就會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讓學生開口,比如:提問、自由發(fā)言、分組討論、演講、角色練習等等,并且在學生開口講英語前,可以給予一定的思考或準備時間用以整理思想、組織語言,增加表達的準確性。對于學生的每一個進步,教師應及時予以肯定,這樣,伴隨著學生成功體驗的增多,其自信心會逐漸增強。
3.正確對待錯誤,減少學生的焦慮感
Horwitz et al認為,外語學習者往往出現(xiàn)三種焦慮:(1)交際憂慮,
即在用目標語進行交際中,因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呈現(xiàn)出的焦慮;(2)消極的社會評價,即外語學習者在學習中在使用外語時,因怕丟面子而表現(xiàn)出的焦慮;(3)考試焦慮,即外語學習者在考試時所表現(xiàn)出的焦慮。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考試焦慮并不明顯,學生的焦慮主要存在于前兩者之中。
無論是交際憂慮還是消極的社會評價,都體現(xiàn)在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上,其區(qū)別是交際憂慮體現(xiàn)了自身對于錯誤的態(tài)度,而消極的社會評價則是包括教師、同學、朋友等其他人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Levelt認為口語生成有四個環(huán)節(jié):構思概念、組織語言、發(fā)出聲音和自我監(jiān)控。其中,“自我監(jiān)控”是指對自己生成的語言進行觀察、調(diào)整、修正等。這一環(huán)節(jié)失敗的原因可能會有兩種情況:一是自我監(jiān)控的缺失,其結果是不能發(fā)現(xiàn)話語中的錯誤;另一種是過度自我監(jiān)控,其結果是話語不流利、書面化傾向、語速緩慢、語言呆板、表達不自然。對于交際的憂慮往往會導致過度監(jiān)控的產(chǎn)生。其實,應鼓勵學生適度監(jiān)控,不要怕犯錯誤,只要大體上不影響意思的表達,就不必特別加以糾正,隨著練習的增多以及語言知識的提高,錯誤會越來越少。關于消極的社會評價,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低過濾水平語言練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口語表達中的錯誤,持寬容的態(tài)度,相信通過大量聽力、閱讀等語言輸入,學生的口語表達會逐步完善;另外,在練習中,如學生很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教師應予以肯定和鼓勵,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
信心。
總之,情感因素在英語口語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明確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減少焦慮感等方面著手,努力創(chuàng)設低過濾水平的環(huán)境,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2]束定芳,莊智象.現(xiàn)代外語教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3]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
[4]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5]劉建達.論外語學習中的情感過濾[J].山東外語教學,1996(4).
[6]金澤民.非外語專業(yè)學生外語學習的情感過濾[J].武陵學刊,1998(1).
[7]鄒平英.情感過濾法在外語教學中的運用[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4(5).
作者簡介:
孫衛(wèi)斌(1973-),陜西省安康學院外語系教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 陜西省安康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