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幾年教育體制和理念的不斷改革和完善,教學質(zhì)量也在不斷地提高。正如馬克思所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所以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課堂中教師通過語言向?qū)W生傳播知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是依賴教師的語言的。
【關(guān)鍵詞】教學語言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6-0058-02
在現(xiàn)如今的課堂中,教師大都是通過語言向?qū)W生傳播知識。教學語言在教師和學生之間起到了一個媒介的作用,這個媒介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因此,如何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語言已經(jīng)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之一。接下來,筆者將對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語言的必要性和如何優(yōu)化教學語言,做出詳細的闡述和說明。
一 優(yōu)化教師教學語言的必要性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熏陶,使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大大的削減,他們認為課堂是枯燥的。但如果教師對教學語言進行優(yōu)化,在課堂中使用一些優(yōu)美、精煉、幽默的語言,就會改變學生對學習和課堂的態(tài)度,重新激起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在對課文講解之前,播放鳳凰傳奇的《荷塘月色》這首歌,由此來引出課堂的主題?,F(xiàn)今的高中生對流行歌曲都是比較熱衷的,所以同學們就會表現(xiàn)出非常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果,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活躍課堂氣氛
如果教師的語言太過平淡,沒有激情,就會造成課堂氛圍非常的沉悶,從而導致學生對課堂失去了興趣。然而教師如果能夠根據(jù)課程的內(nèi)容和特點等,來使用不同風格的教學語言,就會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例如,在學習莫泊桑的《項鏈》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兩個課時對該篇文章進行講解。第一課時可以對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等進行分析,第二課時可以針對小說中的女主人公——馬蒂爾德是否值得同情為辯題,開展一個辯論賽。由于不同的學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所以也會持有不同的觀點。根據(jù)學生所持觀點的不同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還會活躍課堂氣氛,使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話題的討論中來。除此之外,還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3.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以往教師的語言都是比較嚴肅的,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了一種畏懼感。然而,如果教師適當?shù)母淖円幌履欠N嚴肅的教學語言,使用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不但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會提高教學的效果。例如,學習《孔乙己》這篇文章時,由于是一篇描寫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的文章,所以可以通過以話劇的形式來對文章的情節(jié)進行表演,除了讓學生參與,教師也可以在話劇中扮演一個小角色。這樣不僅能夠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活躍課堂氣氛,更主要的是還會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覺得教師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從而改變了以往對教師的那種態(tài)度。
二 優(yōu)化教師教學語言的著重點
1.使教學語言做到精練、不啰嗦
教師要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nèi)向?qū)W生傳播、講授大量的知識,如果語言不精練、啰嗦、重復,這樣就很難完成教學任務(wù)。除此之外,還不會給學生帶來比較深刻的印象,學生也很難掌握和把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長期這樣下去,學生就會對該門課程失去興趣,甚至會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例如,講解《六國論》時,由于是一篇純粹論史的文章,所以就要求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做到語言的精練。如果教師在講解這篇論史性的文章和像講解小說那樣,就很難讓學生抓到重點。因為這篇文章不同于純粹論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學重點是理解它的政論目的,即借古諷今,批評北宋政府對西夏、契丹的妥協(xié)政策。所以教師只有做到語言的精練、簡潔,才能很容易讓學生了解文章的主旨和隱喻。
2.語言生動、形象
由于授課對象是一些思想、閱歷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不是很完善。所以在課堂中有時候會表現(xiàn)出注意力不集中、興趣不濃,甚至會表現(xiàn)出厭煩的情緒。因此,教師的語言是否生動、形象,是改變學生上課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課,由于這是一篇非常感人,同時也是非常激勵人斗志的文章。所以教師在講解這篇文章的時候語言就要非常生動,讓同學們體會到文中主人公——海倫·凱勒身上那種與殘疾作斗爭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不屈和積極樂觀的精神,領(lǐng)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世人的強烈的愛和殷切希望。
3.使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
由于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使得傳統(tǒng)的一些教學理念不斷的淘汰,新的理念不斷被融入到了課堂中。所以教師一味灌輸?shù)慕虒W模式已經(jīng)不能完全適應(yīng)現(xiàn)今的課堂了,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yīng)該使用一些富有激情的激勵性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由于學生性格上的差異,使得一些學生在課堂中總是表現(xiàn)得很被動,對教師提出的問題也總是不敢勇于舉手發(fā)言。對于這類學生教師就應(yīng)該采用一些激勵性的語言,鼓勵他們、給他們勇氣,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課堂的主體,而不是一個旁觀者。
4.在課堂中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是貫穿教師、知識和學生的重要媒介之一,因此教師的語言是否優(yōu)美,也是決定課堂氛圍和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學中使用優(yōu)美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尤其重要,例如,《祖國山河頌》這篇文章,文中有很多歌頌祖國的優(yōu)美的句子。所以教師在對本文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用非常優(yōu)美的語言,讓學生們感受文章中所描述的美麗景色,仿佛這些景色就在他們面前一樣。從而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山川的美麗,體會作者對祖國的那種無限的熱愛之情。
5.運用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
在課堂中除了要做到語言的簡練、生動、優(yōu)美外,還要增加適當?shù)捏w態(tài)語言。所謂的體態(tài)語言主要包括:注視、表情和手勢等。在課堂中除了通過語言來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外,眼神之間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當學生回答上一個很難的問題的時候,教師可以給他一個贊揚的眼神,這時學生就會心領(lǐng)神會,獲得一定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除此之外,如果當課堂的紀律不是很好的時候,教師也可以掃視一下那些說話的學生,讓他們明白教師的意思,從而安靜下來。和眼神這種體態(tài)語言相比,手勢在課堂中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恰當?shù)氖謩菘梢云鸬窖a充語言上的不足和匱乏。例如,在學習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一課時,詩歌中以象征的手法把中國比喻成老水車、礦燈、稻穗、飛天等,采用了由低沉走向高亢的節(jié)奏,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獻身感和交融感。因此,教師在課程的講解中應(yīng)該多用一些手勢,或者是比較豐富的表情等體態(tài)語言,讓學生能更加充分地感受到這種濃烈的愛國之情。
三 結(jié)束語
隨著教育體制和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對教師的要求也是在日益的提高。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純地向?qū)W生傳播知識,使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還應(yīng)該注重學生的情感因素,因此就要求教師不斷的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語言,從而使教學質(zhì)量不斷的提高。本文通過對在教學中提高教師的教學語言的必要性、意義和如何優(yōu)化教師的教學語言等,做出了詳細的分析和說明,希望可以給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教師們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參考文獻
[1]〔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與元九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4]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5]教育部.教育部關(guān)于進一步規(guī)范中外合作辦學秩序的通知.(教外綜[2007]14)[EB/OL].http://www.moe.edu.cn/.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