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lián),又稱對子,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與敏捷性方面具有十分獨特的作用,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用詞、簡潔造句的能力也很有幫助。從小就很喜歡對聯(lián)故事,想不到這一愛好也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收獲。
蘇教版第二冊練習八中有兩副春聯(lián),分別是“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春回大地,福滿人間”。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我想是不是也該讓學生了解一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激發(fā)一下學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呢?于是我問小朋友想不想聽個對聯(lián)故事呢?學生一聽,精神立刻為之一振,異口同聲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講:“有個家里賣豆芽的孩子寫了副對聯(lián),好多自認為才子的家伙都讀不出來,一個個落荒而逃,這副對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lián)是“長長長長長長長”,橫批是“長長長長”。我順手就把這副對聯(lián)寫在黑板上。學生見了立刻搖頭晃腦讀讀開了:“chángchángchángchángcháng……”我微笑搖頭,有個學生立刻搶答道:“我知道!我知道!應該是zhǎng zhǎng zhǎng zhǎng……”我繼續(xù)搖頭,學生急了,一個個“chángchángcháng zhǎngzhǎng zhǎng”地亂讀一氣,最后大家都問我:“老師,到底怎么讀???”我見時機差不多了,公布答案:“上聯(lián)應該讀成cháng zhǎngchángzhǎngchángchángzhǎng,下聯(lián)應該讀zhǎngcháng zhǎngchángzhǎngzhǎngcháng,橫批是chángchángzhǎngzhǎng。這個小男孩是說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家里的豆芽快快長長?!睂W生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太有趣了!”我接著說:“這可是利用了我們學過的多音字知識呀!”
學生意猶未盡,紛紛說:“老師還有嗎?再講一個吧!”見學生的興趣被我調動了,我又講了一個:“有個丞相在家宴客,許多文武百官都去了。其中有個男子很有才華,大家都讓他當場寫副對子送給丞相,于是他揮筆寫道:一品夫人不是人(學生哄堂大笑),當時大家看了都目瞪口呆,丞相氣得不行,結果他看了眾人的反應后微微笑著接下去寫道:九天仙女下凡塵!眾人大為驚嘆:‘好句啊好句!’(學生笑)誰知這人又寫道:兩個兒子都是賊(學生哈哈大笑)文武百官又傻眼了,丞相夫人氣壞了。他又接著寫道:偷得蟠桃敬母親?。▽W生又笑)這下大家都鼓起掌來,連連說:好!好!”下課鈴響了,學生卻纏著我:“老師,再講一個吧!再講一個吧!”我說:“其實老師講的故事都是從書上看來的,小朋友有興趣的話,課后我們來找找書上和生活中的對聯(lián),然后大家再一起來交流,比比誰找到的對聯(lián)最有趣,好不好?”學生齊聲高喊:“好!”
課后學生利用網(wǎng)絡、書籍等等方式找了許多有趣的對聯(lián),我們在班級里舉辦了“對聯(lián)故事比賽”“對聯(lián)展覽”,還評選出學生最喜歡的對聯(lián),最后大家還一起閱讀了《笠翁對韻》,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驚訝地意識到小小的對聯(lián)竟然蘊藏著這么豐富的知識,深深為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震撼。
對聯(lián)是祖國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學生了解祖國悠久文化的小小“窗口”,教師要讓學生從這扇“窗口”看到不曾看到的東西。那學生就會主動、經(jīng)常地打開這扇窗,盡情領略經(jīng)典的魅力!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橫林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