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步入小學,我便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從小學到大學畢業(yè),我一直都是運動場上的健將,班級里的佼佼者。從教二十余載,我又一直從事著我愛好的職業(yè)——體育教師。新課改以來,我越來越發(fā)現(xiàn)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越來越胖,身體素質(zhì)越來越低,對各項體育運動不感興趣。那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兒童的體育運動興趣呢?
一、明確學習目的,啟發(fā)自覺鍛煉
多數(shù)學生參加身體鍛煉沒有目標,所謂鍛煉都是停留在“玩”“高興”“隨堂上課”等表面認識上,忽視了身體鍛煉的社會意義,這就需要加強對身體鍛煉的目的教育,啟發(fā)學生鍛煉的自覺性。其實,增強體質(zhì),促進健康,不僅是學生學習的保障,也是升學就業(yè)的需要。即使學業(yè)有成、參加工作,無論做什么都需要有健康的體魄。因此,應利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討論和自我反思。例如,每學期的開學典禮上,經(jīng)常有學生因站立時間長而頭暈,甚至有暈倒的情況出現(xiàn),這時,就可以利用主題班會的時間讓學生討論: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學生的意見除了增加營養(yǎng)外最多的是增強體育鍛煉。這就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二、改變教學方式,培養(yǎng)運動興趣
1.教師自身的榜樣引領
常言道,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例如,教師在業(yè)余時間經(jīng)常到球場上進行籃球、排球、跳繩、羽毛球等各項鍛煉,學生看在眼里,逐漸也能在閑暇時間主動參與各種活動,這時教師可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形成自我鍛煉的習慣。
2.教學過程的新穎多樣
應注意教材的新穎,教法多樣。講解示范,輔導練習要在遵循科學性、系統(tǒng)性、邏輯性的前提下,多注重趣味性的講解。如果教材呆板、教法單調(diào),呆板地重復練習,那就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容易對體育教學感到乏味和厭倦。教學過程中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傾向,講解要精練、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示范要正確漂亮,由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把技術的關鍵部分展示給學生。
3.體育游戲的形式多樣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對某一事物缺乏長時間的興奮狀態(tài),好奇是學生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好奇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對事物產(chǎn)生了好奇感,常常想親自體驗,這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所以,教師在上課時,應多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保持身體的興奮度,引導他們保持對活動的興趣。例如,在鍛煉奔跑能力時采用“老鷹抓小雞”游戲;鍛煉擲準能力時采用“穿過封鎖線”游戲等。并不斷地在游戲中改變游戲的規(guī)則,改變游戲的難度。
4.學生自身的成功體驗
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學生取得成功時,可以產(chǎn)生滿足、快樂、自豪等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增強學生信心、提高學習興趣,產(chǎn)生一種“好了還要更好”的自我激勵、自我要求心理,成為促使其進一步學好的內(nèi)部誘因。在教學中特別要注意對不同能力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綜上所述,身體是生存和發(fā)展的本錢,在小學階段,積極向上地參加體育活動,不僅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發(fā)育生長,更有助于形成鮮明、活潑的個性,促進大腦皮層發(fā)育,提高智力,使各方面良性地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發(fā)展學生的運動興趣,樹立良好的運動觀點,具有積極的時代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