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英語學習已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也為學校英語學習提出了更高要求。現(xiàn)代英語學習不僅只是語法的掌握,還要求在課堂學習中進行文化意識的滲透,實現(xiàn)學生對語言和文化的雙重吸收。下面主要從小學英語課堂入手,探究文化滲透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文化滲透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小學英語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主,以激發(fā)興趣和培養(yǎng)情感為重要目標,讓小學生學會用語言做事和表達思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進行文化滲透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對話中隱藏的文化背景,從而在對話中使用最恰當?shù)膯卧~和話語,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語感,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一、利用課堂準備進行文化意識滲透
小學英語以激發(fā)興趣為重要目標。在課堂學習前為學生講述一段文化故事,讓學生了解有關國外的文化趣事和知識,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搜集一些有趣的外國文化,作為課堂導入內容,調動課堂氣氛。如向學生介紹國外姓氏順序,并穿插一些姓氏趣聞;講述國外的住宅、天氣、人情世故、旅游名勝等,甚至可以結合學生當前感興趣的影視動畫,進行文化滲透。在講解過程中,還可以結合中國的文化背景,進行比較對照,讓學生對中外文化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在文化知識的滲透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與課堂知識的融合,如講述外國人打招呼“Hello,how are you!”,教師可以借此讓學生反復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會牢固記住,并在課后當做趣話反復練習。除了教師講解,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準備文化信息,開展“課堂五分鐘”“每日文化”等課堂形式,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準備自己感興趣的文化內容,在課堂上進行文化演講。通過這種形式能夠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查閱資料,在查找過程中加深對文化的理解,更好地學習英語,達到文化意識滲透的目的。
二、結合課本單詞進行文化意識滲透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fā)展完善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詞匯學習中,教師也要加強英語文化講解。比如,hot dog(熱狗)一詞,它起源于一張漫畫的訛寫。1906年在美國流行一種細長流線型的香腸,因為與一種德希臣狗頗為相似,被叫做“德希臣香腸”。在流行期間,這種香腸被推銷到紐約棒球場。一天漫畫家塔德·多爾根在看臺上,看到狗型的香腸和小販們犬吠般的叫賣聲,靈感頓生,隨即畫了一幅漫畫:一個圓形面包中夾了一只“德希臣狗”,在對漫畫進行說明時,記不起德希臣的拼寫,就用dog來代替。有趣的是這幅作品隨即受到歡迎,由此創(chuàng)造了“熱狗”一詞。通過這樣的文化講解,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很高,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礎上,加深了對單詞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在小學英語單詞中還有一些單詞涉及中國文化,如china,是中國的意思,但還有一個意思是瓷器,在外國最先接觸到的是中國的陶瓷工藝,所以后來就用china代表中國。通過這樣的文化講解,能夠讓學生理解單詞的發(fā)展歷程,更加深刻地理解單詞的含義,也能達到文化滲透的目的。
三、通過課文對話進行文化意識滲透
英語課文涵蓋了小學英語學習的主要知識點,是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材料,也是其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在文化滲透過程中,可以以課文內容為依據(jù),挖掘課文中包含的文化背景,讓學生在文化中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課本內容掌握相關文化,實現(xiàn)語言和文化的雙吸收。如在講到“My Favourite Season”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介紹英國倫敦的天氣情況,介紹霧都倫敦。讓學生掌握“What’s the weather like?”并掌握相關的形容詞warm, cool, hot等。在講解“What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時,教師可以將其改成“What is your favourite movie or cartoon?”,并向學生介紹最新的外國電影,介紹國外相關的電影文化,讓學生從多個方面來了解文化發(fā)展,提高文化意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用圖片、視頻、音頻的形式來輔助文化介紹。如在介紹霧都倫敦時,可以為學生展示大霧時倫敦的真實情況,并輔助于一定的新聞報道和文字說明,加深學生對文化的了解。在最喜愛的季節(jié)中,教師可以展示一些國內外的四季圖片,介紹一些著名旅游景點的四季美景,讓學生在視覺的沖擊下,加深文化理解。
四、利用課堂形式實現(xiàn)文化意識滲透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課堂形式進行文化滲透。提問是一種有效的課堂學習方式。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提問有意引導學生進行文化學習。在學習日期表達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我們平時是怎樣表達日期的,順序是怎樣的?”然后再問學生“英語中的日期表達方式跟我們國家是一樣的嗎?”通過這種提問,學生就會主動關注兩者的不同之處,將兩種文化進行對比,明白西方國家的日期表達與我們是相反的。設立情境也是一種有效的課堂學習形式,語言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一定的語境,因此,在文化意識的滲透中,教師可以通過對話的形式為學生設立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體會到文化背景差異下的語言魅力。
綜上所述,文化意識的滲透與英語學習息息相關。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就能夠讓學生深入了解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對語言形成一種極強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表達形式,從而能夠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和提高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章金鳳.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本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0(41).
[2]李學書,王亞哥.體驗:高中生英語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J].中學外語教與學,2008(9).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市南辛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