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主要重視發(fā)展人的個性,挖掘人的潛力。而在這方面,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明顯是欠缺的,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因此,現(xiàn)代教育的工作者應當注重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把開放式教學法應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開放式教學應當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是指在開放式教學中,教師要承認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倡自主學習,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2.合作性原則。合作性原則是指在開放式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學生的集體性智慧,鼓勵學生互相學習、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3.開放性原則。開放性原則是指教師在開放式教學中,允許學生張揚個性,并為其提供施展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多向思維方式,從而能多渠道、多方法地獲取知識。
三、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的方法
1.樹立開放式教學觀念。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起著起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從而自主解決問題。
2.開放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不能局限于教材和輔導書,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現(xiàn)有知識提出質疑,并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鼓勵學生對同一個問題進行多種方式的論證,找出類似學習點的共通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求變思維。
3.作業(yè)布置應具有開放性。教師在給學生安排作業(yè)的時候,要盡可能安排一些層次性和開放性都比較強的作業(yè),使題目和答案都不唯一,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主張和見解,使作業(yè)變得真實而有效。
4.開放對教學的評價。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社會的需求表現(xiàn),開放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能夠促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讓學生在自我和他人評價的過程中,不斷地學會理解,學會合作,學會批評與自我批評。
參考文獻:
[1]王慶明.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探索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7(8):64-68.
[2]林雅嶸.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法的探索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6):163-163.
(作者單位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zhèn)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