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堂是以師生之間的溝通為基礎的。沒有溝通,就不能體現(xiàn)課堂中的主體性,這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關于教育的本質,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義上,教育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庇纱丝梢姡瑴贤ㄔ诮虒W中的意義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教學的本質就是溝通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用自己的真誠和智慧打開學生的心靈窗戶,與學生和諧互動、心理溝通,與學生相融,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一、平等說話,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交往中的溝通,常常要借助“對話”來實現(xiàn)。而師生間的對話應遵循平等的原則,讓學生說話,首先需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才會勇于表現(xiàn)自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學習上的合作者身份出現(xiàn),平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帶著尊重、親切的口氣和學生說話,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教師的器重、認可,師生間才能進行心靈溝通,這樣,學生能很快被教師營造的和諧情境感染,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例如,我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這樣的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們心中的角是什么樣子的?說給大家聽聽好嗎?”用征詢的口氣和學生說話,營造了平等對話的氛圍,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我心中的角就像紅領巾上的角”“課桌上有角”“課本上也有角”……我微笑著對學生說:“你真是個留心觀察事物的好孩子?!痹诤椭C的氣氛中學生初步感知了角。這時我接著問:“誰會用靈巧的小手設計自己喜歡的角?”用夸獎的口吻對學生說話,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時學生都想表現(xiàn)自己,有的用剪刀剪成了角,有的用紙折出了角,有的用筆畫出了角。其中有的學生做得不好。我問做得不好的學生,“你有問題需要老師幫助嗎?”“能和大家說說你是怎樣設計角的嗎?”……這些學生都沒顧慮地把疑問提出來和老師討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用親切的話語、滿意的微笑、貼切的贊揚照顧學生的情緒,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和理解,消除了恐懼心理,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找回自我,樹立自我,確立自我,使學生獲得適應新的學習方式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真正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成為教學活動中的真正參與者。
二、認真傾聽,消除師生溝通的障礙
傾聽是心靈的敞開、接納、理解和包容。教師認真地傾聽學生的講述、學生的見解、學生的想法,可以增進師生間的信任和理解,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并能加深師生間的感情。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聽學生把話說完,理解學生說話的意思,注意學生的真實感情。例如,我在教學圓面積公式的推導時,設計了這樣的思考題:“圓可以轉化為學過的什么圖形?請大家拿出準備好的16等份的圓,拼一拼,看看能拼成什么圖形,拼成的圖形與原來的有什么關系?”在匯報交流中,有一位學生問:“老師,為什么一定要把圓分成16等份?32等份,64等份可以嗎?”這時全班學生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有的學生開始竊笑,我微笑地注視著這位學生,認真聽他說完后才說:“你真會動腦筋,提出這么有價值的問題,你認為可以這樣分嗎?”得到了老師的肯定,這位學生自信地回答:“我認為可以,而且分的份數(shù)越多,拼成的圖形更接近長方形?!蔽矣觅澰S的目光看著這位學生說:“你說得太好了,謝謝你給大家提出這么好的方法?!边@時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教學中,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傾聽學生的意見,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贊許,巧妙消除溝通中的障礙,促進師生間的有效溝通,給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三、以誠相待,打開學生的心靈之門
教師與學生溝通要做到坦誠相待,真誠對待學生是打開學生智慧之門的一把心靈鑰匙。教師教育學生要做到以誠相待、真情流露,如果教師不是和學生真誠交流,學生就會感到教師可怕,不愿跟教師說,師生交流猶如隔著一堵墻,這就很難達到心靈溝通。例如,我在對知識點查缺補漏時,常常這樣跟學生說:“請同學們幫老師的忙,你能把老師在上課時沒講清楚的或是遺漏的知識告訴老師嗎?”“你能告訴老師你的疑問嗎?你會幫助同學解決疑問嗎?”一句簡單的話語,一腔真情的流露,使學生感到老師把自己當做真正的朋友,消除了師生間的隔閡。有疑問的學生課后能陸陸續(xù)續(xù)地找老師解答,有的學生還能收集班內同學出錯多的問題向老師匯報,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知道的全部告訴老師,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及時補漏。與學生溝通時,用自己的心去靠近去觸摸學生的心,設身處地地去感受學生的世界,只有真正融進學生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所說,才能真正和他們相融,教學也隨之得心應手,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敢于爭論,增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爭論是師生間坦誠溝通意見和情感的方式,在教學中總會遇到一些意見不統(tǒng)一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是學生唯命是從,不準學生在老師面前“爭論”,教師也不能心平氣和地和學生說明情況,學生只能保持沉默。其實師生間適當?shù)臓幷撌菐熒行贤ǖ挠忠煌緩?。比如,我在教學角的認識時,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什么關系?”學生小組內通過量一量,議一議,再看老師的演示得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钡械膶W生卻有意見:“老師,我認為不對,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薄笆前。叜嫷迷介L,角上面的口越大,我也認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有關。”聽到學生的異議,我覺得這是難得的機會,一定要把握好,于是我說:“學生有看法敢向老師提出來討論,這樣很好,有的同學認為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你卻有不同的看法,你的理由是什么?”有不同意見的學生拿出他們設計的角說:“角的兩邊畫得越長,上面叉開得越大,角的大小是與邊的長短有關?!薄拔易龅幕顒咏且彩?,邊越長,上面叉開得越大?!蔽覜]有急于解釋,而是征詢學生的意見,然后說:“同學們,你們說的好像有道理,但這是我們看到的,現(xiàn)在我們在紙上畫出一個角,用量角器量一量,看是多少度,并做好記錄,然后再延長角的兩條邊,再量一量,看是多少度?!睂W生都在認真完成,在實踐中得出:無論怎樣延長角的兩條邊,這個角的度數(shù)都沒變,也就是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這次教學中,通過爭論,問題解決了,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獲。課堂上教師和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時,師生間不妨來一場爭論,因為爭論是一種坦誠溝通意見的方式。
“溝通從心開始”。只有用真心、用真誠去傳情達意,才能使彼此的交流更為順暢、更為高效、更為精彩。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溝通是一種潤滑劑,增進了師生間的情誼。只要教師真誠地與學生溝通,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贊賞,就能實現(xiàn)課堂上的互動共鳴,使課堂氛圍真正達到愉悅和諧,課堂教學的效果會更加顯著。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中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