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時代呼喚開放的語文教學,學生有現(xiàn)代的意識,老師更要有現(xiàn)代的眼光。語文課程改革對學生對老師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正如天上閃閃發(fā)光的星星,給深邃的夜空一片亮晶晶的感覺。但在這改革紛呈的語文教學中,我固守著我的教學風格,以“文”為本,以“人”為本,從文本中教開去,從拓展中教回來,帶領(lǐng)學生踏踏實實學好語文,賞好語文,用好語文,讓我的課堂體現(xiàn)我的風格,讓我的課堂展現(xiàn)我的魅力。下面以《爺爺?shù)奶J笛》一文為例,闡述我的觀點。
一、簡單語文,踏實語文,活潑語文
在這篇課文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僅僅處理了生字詞和課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課文中心稍做提示。兩條主線清清楚楚,教學有層次,學生學習有目標。
1.了解課題《爺爺?shù)奶J笛》中“蘆”字的字形
書寫課題,老師和學生一起把課題寫一寫,要求學生字要寫得工整,人要坐端正。每一個字都要寫得工工整整。注意“蘆”的寫法。
2.生字“閘、踩、嘩”的學習
“閘”:這個字念“jiá”,為什么這么讀呢?你還可以通過其他的什么途徑認識這個字?
“踩”:注意它是什么偏旁呢?可以組成什么詞呢?用腳踩,是足字旁。
“嘩”:在文中是怎么組詞的?象聲詞還有哪些?模擬一下,用模擬的象聲詞造一個句子。
3.形近字的指導
“朦朧”:猜猜看,這個字讀什么?想想它是什么意思?小結(jié):是在月光下朦朧,是與月色有關(guān)系的。
“曚昽”:換成日字旁,讀什么?月字旁讀“朦朧”日字旁也讀“朦朧”,那這個字可能是什么意思?小結(jié):我們學語文,相近的地方就要猜一猜。
“矇眬”:讀什么?猜對了,什么意思?小結(jié):這個朦朧、這個“曚昽”字典上都有的。唯獨這個“矇眬”現(xiàn)在漢語字典上已經(jīng)沒有了。它簡化為“蒙眬”,大家明白嗎?看到這個詞的時候要想到,原來它是有目字旁的,現(xiàn)在省掉了。
4.詞語的指導
“夾雜 裹挾 臉頰”:課文當中有這三個詞,想想,念什么。先寫,一邊寫,一邊想,這幾個詞念什么。“臉頰”:摸摸自己的臉在哪兒。
5.詞組的指導
“婉轉(zhuǎn)——清脆”:要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指導:像這樣一些詞語,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品味,把意思、感情、它的美要讀出來。課文中還有一些詞語比較相近。如“柔和—柔嫩”“溫潤—溫馨”。
在層層遞進的教學層次中,由點到面,由簡單到復雜,通過有效的教學,通過語文的拓展,學生不僅對本課生字詞有了全面的掌握,而且提升了以后學習中對漢字的敏銳度。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詞語教學中,開拓性地要求學生讀出詞語的感情色彩、讀出對詞語的理解,注重現(xiàn)實體驗,不僅激發(fā)了學生讀好詞語的興趣,同時也指導學生掌握了朗讀的技巧。
二、情境教學:輕松生動,活潑深刻
20世紀50年代初期,以原蘇聯(lián)教育專家凱洛夫為代表的教學論傳入我國,語文界批判了語文教學串講課文的模式,提出了采用談話法教學課文。這節(jié)課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上,我就創(chuàng)設(shè)了交談情境,從課文整體入手,再到課文各部分,最后又回到課文整體,使學生對作品反映的人物、事件、景物獲得比較完整的印象。關(guān)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輕輕松松兩個問題:
(1)《爺爺?shù)奶J笛》這篇課文當中,幾次寫到了爺爺?shù)奶J笛?每一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寫到的?請你打開課文,仔細地看一看。
(2)課文中三次寫到了爺爺?shù)奶J笛,每一次寫到爺爺?shù)奶J笛,對一個孩子說,感受如何?下面我們一起與強強去感受那婉轉(zhuǎn)悠揚的蘆笛聲吧!
抓主要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就會帶動全篇,在課堂上,既突出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確立了學生的主體性。不能以老師的理解來代替學生的感受、理解和體驗,因此,提出用孩子的眼睛看孩子的世界,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而且可以讓學生在情感上與作者、與文本達到共鳴。
三、開放語文,發(fā)展語文,積累語文
語文的兩大特點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好語文書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展學生語言,把語言內(nèi)化,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教學第一、第二自然段時,除閱讀外,著重就在于以文本語言為平臺,構(gòu)建新的語言體系。
在強強的想象里,這個笛聲是什么樣的?這笛聲讓他想到了什么?這笛聲讓他體會到了什么?爺爺、大海、生活……
結(jié)合這樣的問題,再要求學生去想象、去敘說:“在強強的想象里,這笛聲,這笛聲,這笛聲……”學生心靈迸發(fā)出思維火花,有感而發(fā),有情而動。在老師潤物無聲的指導中規(guī)范了語言、提升了語文素養(yǎng)。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語文教學中如花般五彩斑斕,只要有正確的理論支撐、只要有獨特的教學體會、只要有個性化的文本解讀,相信語文的天空會更加廣闊、更加明亮!
(作者單位 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沙河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