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會】
近來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民眾對其中一些規(guī)定不滿意。政府說這是誤讀。為何誤讀?是民眾沒文化,不會讀?還是政策制定有問題?看不明白。
(遼寧 風信子)
據(jù)說,中國百分七八十的官員抵制官員個人財務(wù)公開。這說明了啥?這可是自證清白的大好機會呀,你不利用,還要抵制,抵制也是自證,自證有鬼。
(甘肅 布談)
中國老百姓好唬啊,你看那破電視臺,天天出個題,讓老百姓發(fā)表高見。啥意思呀?老百姓還都一片散沙呢,有意見也是碎片化意見,屁用不頂。除非有組織,形成個大的聲音。
(遼寧 焦嬌)
中國的一些榜樣之所以不招人待見,就因為宣傳時太假了,是不是他干的都安他身上。現(xiàn)在資訊這么發(fā)達,老百姓啥不知道??!讓我們學沒錯,可有關(guān)部門是不是費點兒心,把榜樣洗干凈了再讓我們學??!
(北京 紀承)
中國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但也造就了很多問題。前段時間,筆者提出了“轉(zhuǎn)型陷阱”的概念。糾錯困境就是轉(zhuǎn)型陷阱邏輯的一種具體體現(xiàn)。在這個轉(zhuǎn)型陷阱中,我們面臨諸多問題和弊端。解決這些問題,不僅在于既得利益集團對弊端的維護、這些問題和弊端本身有多復雜,而在于糾錯困境:對這些問題,不解決會日積月累,積重難返;努力解決的話,又會引起連鎖反應(yīng),甚至會挑戰(zhàn)體制的承受力。
在這種困境面前,我們要么有勇氣和魄力解決問題,要么沒有勇氣和魄力解決。以烏坎事件為例,當時實際上確實存在著這樣兩種選擇,或是用舊模式解決,把村民正當利益要求壓下去,換得一時社會穩(wěn)定;或是開啟新模式,不但解決導致這次事件的深層次問題,還為解決以后的問題開辟法治化道路。當時也有另一種可能,如果這種可能成為現(xiàn)實,就會出現(xiàn)“飾錯依賴”,即人們常說的,一個錯要用10個錯去彌補,10個錯要用100個錯去彌補。真要這樣,那路將會越走越窄。因此,要想走出轉(zhuǎn)型陷阱,解決中國社會當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必須要走出飾錯依賴。
如何走出糾錯困境和飾錯依賴?除了勇氣,還需要魄力和智慧。最關(guān)鍵的是如何斬斷糾錯的責任鏈條。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需要一場真正的思想解放運動,用誠意和真話,對問題進行負責任的討論,正視問題,不回避改革失誤和局限,坦承目前面臨的困境、制約因素和難處,打通全社會同心同德之路,展示執(zhí)政者向前的決心。民眾有理解解決問題難度的寬容。可以說,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而且是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
(作者系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