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美籍華人,在收入方面優(yōu)于一般的美國人,職業(yè)地位也較高。1/4的就業(yè)美籍華人是在科學和專門領域工作。盡管曾經(jīng)遭到美國歷史上任何移民都未曾遇到的最嚴重的歧視和暴力,華人還是上升到了今天這樣的地位。
華人今天的成功,基本上取決于這樣一個簡單的事實:他們比別人多干活,并受過更多(也更良好)的教育。大約1/5的華人家庭有3個或更多的人在掙錢。而相比之下,這樣的波多黎各人家庭的比例是1/13,印第安人家庭比例是1/10,白人家庭的比例是1/8。華人只在工作和受教育方面一直占有優(yōu)勢,和其他美國人相比,他們在其他方面并無優(yōu)勢可言。也就是說,對一個有既定數(shù)目的就業(yè)成員和家長受過既定程度教育的華人家庭來說,收入僅相當于這類美國家庭的平均水平,有時還略低于平均水平。
東方學者、科學家和工程專家的學術造詣,一般都比黑人和白人高出一大截。換句話說,比較起來,更多的東方人(這里指日本人與中國人)獲得過博士學位,特別是那些著名高等學府的博士學位。東方學者發(fā)表的作品多于白人和黑人。
著名的美籍華人包括3位“諾貝爾獎”得主,都是“物理獎”。另一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一名婦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幫助研制了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建筑領域,貝聿銘的杰出設計聞名于世。他著名的建筑設計包括波士頓的漢考克大廈和約翰·F·肯尼迪圖書館,以及位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qū)的國家美術館那引人注目的附加建筑。
許多美籍華人在商界也財運亨通。早在1939年,一個名叫喬·宋(音譯)的華人移民勞工創(chuàng)建了幾個聯(lián)號商店,為此而成了加利福尼亞的第二巨富。小杰拉德·蔡(音譯)如今是華爾街一家擁有4億多美元資產(chǎn)的公司的總裁。另一美籍華人C·Y·董(音譯)是世界上最大獨資船主之一。
在政界,華裔只是最近才初露鋒芒。最早擔任公職的美籍華裔當中有W·F·翁(音譯)。他在1946年由一個白人占主導地位、華人僅有13名的選區(qū)入選亞利桑那州的立法機關。最著名的美籍華裔政要是海勒姆·馮。馮于1959年之前在美國領地夏威夷的立法機關任職達14年之久,1959~1976年,他是代表夏威夷州的美國參議員。
作為一個群體,美籍華人家境富裕,而且受過良好教育。但是唐人街卻貧困不堪,華人文盲率也高于一般美國人。這種怪現(xiàn)象源自內(nèi)部的明顯差異。很久以前就從中國浙江省臺山地區(qū)移民美國的華人,其子孫保存了中國的價值觀念,并極為成功地在文化上融入了美國社會。
新近到達的香港華人,具有不同的文化淵源,他們在香港接受了西方的價值觀念和作風,但卻沒學到那些在美國經(jīng)濟上能取得成功和實現(xiàn)理想的技能。外國出生的華人盡管在美國已經(jīng)生活了平均17年的時間,并和在美國出生的華人有相同的學歷和優(yōu)越條件,但前者的工資收入仍比后者要低1/4。老一輩的香港華人拼命工作,以便維持生計并求得發(fā)展,而香港華人青年卻時常對自己的處境滿腹牢騷,對社會不滿,因而就發(fā)生越軌行為,包括搞恐怖活動和謀殺。由于必須維護唐人街的旅游事業(yè),華人領袖們只好啞巴吃黃連,千方百計地將這些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現(xiàn)在美國華人男性僅比女性多11%。而且此種兩性不平衡現(xiàn)象主要存在于早年來美的老一輩人當中。在適婚年齡段的美籍華人當中,兩性數(shù)目已大體平衡。美籍華人的家庭都很穩(wěn)定,約占總數(shù)90%的華人家庭是完整的家庭。近80%的在35~45歲之間的華人男子,已經(jīng)結婚并和妻子生活在一起。和性別失調(diào)時期異族通婚率很高的情形相比,現(xiàn)在有87%的華人男子娶的是華人女子。離婚的美籍華人不到10%。
在某種意義上,在美國的美籍華人作為一個群體,已在職業(yè)和居住方面融入了美國社會,但他們?nèi)匀槐4孀约旱膬r值觀念和種族認同感。這堪稱是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所取得的可觀成就。
(摘自中信出版社《美國種族簡史》作者:[美]托馬斯·索威爾譯者:沈宗美)(圖片20120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