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這“蒙山頂上茶”還好說,長江下游的“揚子江心水”卻已早受污染,用來泡茶已未必佳。因此,你若能用鮮活、清澈、甘冽的泉水來泡茶,就是極致境界,而在齊魯大地,清泉眾多,對廣大茶客而言實乃幸事。
俗話說:茶好,不如水好,水好,茶便好,不好也好。陸羽在《茶經(jīng)》里說,沖茶,需用活水,泉水最佳,河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古人飲茶的極致是:“蒙山頂上茶,揚子江心水”(據(jù)說江心有個“冷中泉”)。可現(xiàn)在,這“蒙山頂上茶”還好說,長江下游的“揚子江心水”卻已早受污染,用來泡茶已未必佳。因此,你若能用鮮活、清澈、甘冽的泉水來泡茶,就是極致境界,而在齊魯大地,清泉眾多,對廣大茶客而言實乃幸事,不妨來品鑒一番吧!
1.濟南泉水:毓秀鐘靈
濟南這座城,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古稱濼,后稱歷下,很早就因“齊多甘泉,甲于天下”,而被稱為“泉城”。金代有個叫元好問的人,他既是文學家,又曾官至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幼年時就到過濟南,在金朝亡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235年,他再一次來到濟南,寫下了《濟南行記》,還專門寫了一首《趵突泉》詩,對其大加贊賞:“白煙消盡凍云凝,山月飛來夜氣澄。且向波間看玉塔,不須橋畔覓金繩。”這時候的元好問已經(jīng)是平頭百姓,他把整個的身心,都投入到濟南第一泉的研究中,旅居的20日里,他用《濟南行記》一文詳細論證了趵突泉的成因、變化及其名稱的由來。濃濃的山水之情,正是他發(fā)自內心的感慨:“幼年時的景致尚歷歷在目,而身邊的氣象已物是人非。”
因為《濟南行記》中說:“濟南名泉七十有二?!庇谑堑皆鷷r,地理學家于欽就在其《齊乘》一書中把七十二泉的名字和位置都記錄了下來,還稱贊說:“濟南泉水甲齊魯?!睗系某鞘邪l(fā)展、歷史沿革、民風民俗都與泉水密切相關,形成了獨特的泉水文化。無怪乎我們熟悉的老舍先生,中國文壇的大師,他在旅居濟南時,寫了那么多贊美濟南泉水的文字:
“ 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濟南的冬天》;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薄稘系亩臁?;
“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你便覺出自然的偉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薄鄂劳蝗男蕾p》。
在這些文字里,老舍寫了不同季節(jié)的泉,又寫了不同形態(tài)的泉;寫了大泉,又寫了小泉。他太愛水了,尤其對濟南的泉水,他愛得深沉、愛得癡迷,以至將泉水由筆端融入了心中。
濟南泉水以質純味甘而著稱,它是濟南的“名片”,不僅可觀可賞,還能飲能品。因其泉水來自巖層深處,受氣溫影響小,水溫比較穩(wěn)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無味、清冽甘美,為優(yōu)質飲料。專業(yè)人士經(jīng)實驗發(fā)現(xiàn),用濟南泉水無論泡哪種茶,泡出的茶湯都格外明亮,品嘗時口感濃郁香甜。在實驗中,專家還發(fā)現(xiàn),未加工的濟南泉水在泡茶時,更適合重發(fā)酵茶類,如武夷山大紅袍、臺灣烏龍茶等等,因為與井水、江河水相比,泉水中含有較多礦物質,更容易突出茶湯顏色,還原茶葉的韻味。
其實,是濟南引來了泉水,還是泉水成就了濟南,這已經(jīng)說不清,只是這道道清冽的泉水早已化作濟南的血脈,賦予了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2.泰山泉水:澤國濟民
泰山腳下,有支很著名的提水大軍,每天天蒙蒙亮,泰安城里的居民就上山提水來了,他們手里提著、身上背著、扁擔挑著、自行車馱著、汽車裝著,一整天都絡繹不絕。這些人提水時要排隊等候,有時一等就是一個多小時。你千萬別詫異,因為自古以來,泰山就被稱為神山、圣山,泰山泉水則被譽為神水。
在《山海經(jīng)》中有這么一句話:“泰山下有黃泉、赤水,飲之不死?!边@就讓古人稱泰安為赤縣神州,認為泰山既是命歸黃泉的地府,也是生命之源的赤泉之發(fā)源地。而在追求長生不老的古代帝王心目中,因為帝王封禪這一儀式都在泰山進行,所以泰山的山水泉石、草木獸禽,都涂上了濃重的神秘色彩,其實,所謂延年益壽之說,并無科學依據(jù),純粹是人們對古老傳說的向往,但泰山泉是天然的礦泉水,卻是不爭的事實。
1991年,泰安市衛(wèi)生局對泰山景區(qū)內的八大名泉進行采樣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在陽離子中以鈣的含量最多,陰離子中絕大多數(shù)以重碳酸鹽為主,PH值在6.6至7.5之間,從而確定泰山泉水為“低礦化度低鈉中性礦泉水”。水中不但含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且未檢查出飲用水標準中所列的任何重金屬有毒物質,達到了國家天然飲用礦泉水的標準要求?!边@樣一來,泰山泉水便走入了更多的尋常人家,人們不用上山挑水,也可享用這美好的甘泉了。
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這是在泰安民間流傳的一句話。這句話說的是,從古到今,泰山泉水都是人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澤國濟民的生命之水。干旱時它不枯竭,洪澇時它也不泛濫,具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質。泰山泉水的口感甘洌清澈,不但泡茶清香可口,而且當?shù)厝酸劸?、釀醋、做豆腐都離不開它,沖泡后茶具還不遺留茶漬。如今,不少泰安市民還有上山取水的習慣,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全民健身運動,形成了一道別樣的時尚風景線。
3.嶗山泉水:仙風潤物
許多人認識嶗山還是從《聊齋志異》開始:明末清初時,著名作家蒲松齡在他34歲這一年,登上嶗山,想好好旅游一番。人都說三十而立,可年過而立的蒲松齡依然是一介布衣,囊空如洗,他住不起寬敞、舒適的客房,只好在山頂關岳祠院中的小草棚內,放一張簡易的睡床,白天在山林里構思小說內容,晚上就點起小油燈奮筆疾書。就是這間極不起眼的小草棚,誕生出了《嶗山道士》這一經(jīng)典名篇。故事中期望不勞而獲的青年王七,正是蒲松齡對社會怪象的諷刺。其實,嶗山自古便是道家重地,一些著名道士,如劉長生、王無休、張三豐、徐復陽等人都曾來此隱居、潛修或著書立說。
嶗山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和傳說,其中最美的莫過于嶗山泉,在嶗山最出名的泉要數(shù)天乙泉、神水泉、金液泉這三泉。先說天乙泉,由于十幾年前遭雷擊石壁塌落,將泉眼覆蓋,現(xiàn)在已無法看到高山流泉的美景;再說神水泉,它地處游人如織的太清宮,早被經(jīng)年來的紙幣、硬幣所污染;我們現(xiàn)在能夠欣賞并品嘗到的只剩金液泉了。嶗山的水很甜,甜得像放了糖似的,喝一口一直從嘴邊甜到心里,用這山中的泉水洗手你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而據(jù)說這樣的水洗多了,你的皮膚會變得更光滑更有彈性。有一種夸張的說法是,喝了嶗山水,不用吃不用喝,日子久了便可成仙,這當然只是神話傳說,卻足見多年來人們對它的追捧。其實成仙當然不可能,但對現(xiàn)代人常患的腸胃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癥,卻有看得見的效果。
在不少嶗山人看來,嶗山泉水居然無緣中國“天下名泉”的稱號,簡直不可思議,更有人為其抱屈。想想看,晶瑩剔透的嶗山泉水,泡最上等的嶗山茶,那是何等口福?。≡腥巳绱速潎@:“品一口嶗山泉,清香宜人滿目生輝;品兩口嶗山泉,恍若蓬萊如夢似仙;品三口嶗山泉,給個皇帝都不換?!痹捳f得仿佛夸張,細想之下又有道理:在眾多名山之中,唯有嶗山在海邊拔地崛起,它倚海而立,與山中的泉水可謂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有一種天賦地造的氣質。享受這樣的泉水,能不激動雀躍?
“松徑深處是幽宮,幽人無聲勝有聲,回眸千年興亡事,晨鐘聲聲盼太平?!鄙胶W兓?、人間輪回,只有嶗山的甘泉在幽靜林間,化作清清茶湯,慢慢落入歷史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