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葡萄汁一滴也沒有
2002年12月,央視通過明察暗訪前后共用一年時間,揭開吉林通化假葡萄酒黑幕。假通化葡萄酒在當?shù)氐乃酌小叭凰?,主要原料就是糖精、酒精、葡萄香精加涼水。為了讓“葡萄酒”顯得更逼真,還要加入色素、酸、增稠劑、防腐劑等大大小小不下十幾種化學制劑,對此,普通的消費者是無法分辨出來的。 那些所謂的“葡萄酒”中,根本就沒有一滴葡萄汁,價格也就低得邪乎。通化好多葡萄酒打的雖都是“純野生”的牌子,其實卻是騙人的。標明野生山葡萄的,可連一粒野生山葡萄也沒有,大都采用人工栽培的葡萄。央視這一報道,隨后被國內多家報紙相繼轉載,引起市場連鎖反應。從東到西,從南到北,許多商場、超市封殺通化市眾多品牌葡萄酒,通化葡萄酒產業(yè)遇到了從未有過的陣痛。
民權:“三精一水”來勾兌
2007年年初,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稱,河南民權縣和山東煙臺一些所謂用100%葡萄原汁釀制的酒,居然是用“三精一水”(酒精、葡萄香精、糖精和水)甚至是可能致癌的工業(yè)色素炮制出來的。河南省民權縣并沒有種植釀酒用葡萄的基地,然而,當?shù)貐s有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廠三十多家。這些廉價葡萄酒是用“三精一水”勾兌的,即往葡萄汁里摻50%的水,然后用酒精、葡萄香精、色素、單寧等添加劑來勾兌,調制出葡萄酒的色、香、味。然而,根據(jù)《中國葡萄酒釀酒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生產葡萄酒的原料必須是100%的葡萄原汁,禁止使用酒精、葡萄香精、糖精等添加劑進行勾兌。
各地假酒,屢禁不止
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半年時間里,溫州市工商部門共搗毀制假售假窩點43個,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案件291件,其中,酒類案件占到了大多數(shù)。在溫州瑞成貿易有限公司內,執(zhí)法人員現(xiàn)場查獲涉嫌假冒法國拉菲系列葡萄酒3264瓶,涉嫌假冒法國卡斯特系列葡萄酒7478瓶。緊接著沈陽市公安局沈北新區(qū)分局黃家派出所成功搗毀一處制售假葡萄酒窩點。將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現(xiàn)場共查獲假冒偽劣葡萄酒近兩萬瓶,價值20余萬元。2011年,深圳警方共查獲各種中外名酒近7萬瓶,案值250萬元人民幣。搗毀制造銷售假酒窩點16個,刑事拘留6人。近年來,葡萄酒造假事件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僅國產葡萄酒制假售假現(xiàn)象嚴重,進口葡萄酒也出現(xiàn)了嚴重的造假現(xiàn)象。酒類造假不僅給品牌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也給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巨大的危害。
昌黎:造假一條龍
2010年12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曝光了河北省昌黎縣周邊少數(shù)葡萄酒廠家生產假冒偽劣葡萄酒、傍名牌一條龍造假內幕。記者暗訪秦皇島昌黎的一些釀造假酒的企業(yè),一瓶成本幾塊錢的酒經過他們灌裝、貼牌、包裝后就成了知名品牌的酒,賣出去價格都是幾十元至上百元。他們有自己的調酒師傅,仿制也有高仿、中仿、低仿之分,包括法國拉菲等國外所有知名品牌的干紅、干白系列,他們都能改頭換面,做得一模一樣。這種假名牌銷售量驚人,全國各地均有銷售。在“昌黎假酒案”被曝光之后,原昌黎葡萄酒廠廠長王滌泉——這位曾見證昌黎干紅葡萄酒發(fā)展的老人告訴記者的只有兩個字:心痛。昌黎葡萄酒企代價沉重,整個葡萄酒行業(yè)都應開展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