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證實視覺和嗅覺,也為了得到全面的感覺,我們需要用舌頭和口腔來體味葡萄酒。品鑒葡萄不需要以大口的方式喝入口中。當然,如果喝入口中的量過少,可能無法滿足口內(nèi)所有的味蕾。所以,葡萄酒的品鑒大有學問。
無論是自己飲用還是宴會場所,我們難免會遇到葡萄酒,但是面對第一次飲用的你,會把它一飲而盡嗎?中國人喜歡大碗喝酒,但葡萄酒切忌不能這樣品嘗,你需要慢慢地品味。
當品鑒一瓶昂貴的葡萄酒時,斟入你杯里的葡萄酒最好35ml,大約可進行6-8次的味覺品鑒。葡萄酒喝入口中,會迅速地被唾液稀釋,你可能留意的部分是葡萄酒的粗澀感、酸、單寧以及酒精,而非果味。假如一次喝入口中的量太多,除了不雅觀之外,口內(nèi)的唾液也無法應付過多的葡萄酒。實際經(jīng)驗告訴我們,最佳的品量約一大茶匙(5—6ml)。
入口有講究
品嘗時要喝入的葡萄酒,最好布滿整個口腔,用舌頭對酒進行充分地攪動來體味酒的結構和香氣;中間通過鼻子的吸氣可使酒的特征更加明顯。葡萄酒喝入口中后,舌頭以緩慢地動作攪動,讓葡萄酒液充分的與舌頭、上顎、下顎、臉頰內(nèi)側以及舌根的位置接觸。當葡萄酒在口腔內(nèi)的各個味覺感應區(qū)發(fā)生作用,此時應專注地去體會并且記錄葡萄酒的結構(酒精、酸、單寧等)以及真實的味道。
首先,讓酒在口中打轉,或用舌頭上、下、前、后、左右快速攪動,這樣舌頭才能充分品嘗三種主要的味道:舌尖的甜味、兩側的酸味、舌根的苦味;整個口腔上顎、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感覺酒的酸、甜、苦澀、濃淡、厚薄、均衡協(xié)調與否,然后才緩緩咽下體會余韻回味;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呈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后用嘴吸氣,像是要把酒吸回去一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然后將酒緩緩咽下或吐出,這時,口中通常會留下一股余香,好的葡萄酒余味可以持續(xù)15—20秒。越好的葡萄酒香味越持久,同時香味種類也越豐富,特別是一些耐久存的老酒,余香可在口中經(jīng)久不散。
具體一點:將酒杯舉起,杯口放在嘴唇之間,并壓住下唇,頭部稍往后仰,就像平時喝酒一樣,但應避免像喝酒那樣,酒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入口中,而應輕輕地向口中吸氣,并控制吸入的酒量,使葡萄酒均勻地分布在平展的舌頭表面,然后將葡萄酒控制在口腔前部。每次吸入的酒量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應在6—10ml之間。酒量過多,不僅所需加熱時間長,而且很難在口內(nèi)保持住,迫使人們在品嘗過程中攝入過量的葡萄酒,特別是當一次品嘗酒樣較多時。相反,如果吸入的酒量過少,則不能濕潤口腔和舌頭的整個表面,而且出于唾液的稀釋而不能代表葡萄酒本身的口味。
收尾很重要
除此之外,每次吸入的酒量應一致,否則,在品嘗不同酒樣時就沒有可比性。當葡萄酒進入口腔后,閉上雙唇,頭微向前傾,利用舌頭和面部肌肉的運動,攪動葡萄酒,也可將口微張,輕輕地向內(nèi)吸氣。這樣不僅可防葡萄酒從口中流出,還可使葡萄酒蒸汽進到鼻腔后部。在口味分析結束時,最好咽下少量葡萄酒,將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頭舔牙齒和口腔內(nèi)表面,以鑒別尾味。根據(jù)品嘗的目的不同,將葡萄酒在口內(nèi)保留的時間可為2—5秒,亦可延長為12—15秒。在第一種情況下,不可能品嘗到紅葡萄酒的單寧味道。如果要全面、深入分析葡萄酒的口味,應將葡萄酒在口中保留12—15秒。
當品酒師將葡萄酒咽下后,若收尾直接、爽快,當然可以判定該葡萄酒酒質優(yōu)異;假使其收尾令人不愉快,顯而易見酒的品質就帶有瑕疵。通過味道滯留時間的長度,可以判斷葡萄酒的質地。一般可劃分為以下幾個時間長度(自酒液吞下之后): 8秒以上,表示質地相當?shù)某霰姡?—5秒,質地優(yōu)異;5—4秒,質地佳;3秒以下,質地普通。氣味滯留的時間長度,亦可如此表示:悠長、長、正常、短促。以上兩者兼顧使用,對于葡萄酒的收尾能有更精準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