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一顆敏感、自尊、驕傲的心。作業(yè)評語是教師在課后與作為個體的學生進行積極的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它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能讓學生在作業(yè)評語中接收到有益自己身心發(fā)展的信息,能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達到教與學兩者的和諧與統(tǒng)一。根據學生的特點,我的評語分以下幾個類型:
一、贊揚肯定型
任何學生都有自尊心和榮譽感,尤其是那些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當他們在學習上取得進步時,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我會不惜筆墨贊揚他們。如作業(yè)準確無誤的,寫上“我忍不住多看兩遍,真好”;文辭精美的,寫上“讀你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見解獨特、思想深刻的,寫上“喜歡你深刻的見解”。這樣,學生從簡短的評語中得到無聲的鼓勵,且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無形中就會拉近與老師的情感距離。
二、鼓勵希望型
對于那些在學習上有進步,但是其他方面表現欠佳或成績居中游但進步較快的學生,我從不吝惜我的鼓勵,評語是希望型的。如,對作業(yè)拖拉的寫上:“老師相信你,以后的作業(yè)一定能跟上”;對書寫糊涂的學生寫上:“字如其人,如果能像你人一樣漂亮就更完美了”;“能干的你也一定會把字寫得工工整整”;對抄襲作業(yè)的學生寫上:“你很聰明,如果是你自己完成的作業(yè),見解會更新穎,老師想知道你的想法”;對成績有進步卻無韌勁的學生寫上:“如果能經常堅持,我更欣賞你的韌性”;老師熱情的鼓勵和殷切的希望,勢必給學生帶去前進的信心和力量,對溝通師生心靈、融洽師生關系都有一定益處。
三、委婉告誡型
總有一些不守紀律,懶于學習,作業(yè)開“天窗”的學生,他們既自尊要面子,又不守紀律經常搗蛋,當面的數落與批評已僵化師生關系,我就利用評語委婉地告誡他們。
對好說話不及時交作業(yè)的學生寫上:“把課堂上有聲語言化為作業(yè)紙上的無聲文字,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快樂,試試看!”
這種含蓄委婉的告誡,既維護了他們的自尊,又使學生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從此作業(yè)及時了,課堂上也有了更多的默契,教學過程自然成了一種順理成章的需要,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師生關系日益融洽。
這樣的作業(yè)評語雖然費時費力,但很多時候要比一次次面對面談話起著更大的作用,在學生頭腦中留下的印象也將會長久。前蘇聯(lián)作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快樂是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學生應該在老師的評語中獲得這種力量,并理解老師對他們的鞭策和激勵,感謝老師對他們的關愛和期待,從而在師生間架起一座感情的橋梁。
(作者單位 吉林省榆樹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