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英語水平總是參差不齊的。一方面,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積累已有較大差異。例如,好的小學很重視英語教學,而不少偏遠小學根本不開設英語課。筆者所在學校的學生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多,這種差異尤其顯著。另一方面,英語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有些學生可以輕松入門,有些卻感覺很困難,再加上其他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造就了不同基礎的學生。由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在聽、說、讀、寫各方面能力較差,趕不上基礎好的學生的水平,挫敗感使他們通常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從而走向惡性循環(huán)。如何有效地幫助基礎薄弱學生學好英語是我們長期面臨的難題。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制訂低起點、多層次的教學目標
制訂教學目標時,教師應當根據(jù)班級的總體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安排。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能力較差,教師有必要把起點降低,盡量減少“學習苦難戶”學生的學習障礙,以吸引他們參與到學習中來。然后再采取“小步快走”的方式,慢慢提高學習難度,既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又能增強他們的成就感。此外,相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宜針對不同層次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使基礎較好的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還能夠在學習能力上有所發(fā)展,而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則著重了解基本知識,而不是無所事事,游離于課堂之外。
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的好壞起著關鍵作用,對基礎薄弱學生更是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我們應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小組合作學習
相關研究表明,焦慮和不安全的感覺對語言學習有負面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常常充滿焦慮和不安全的感覺,基礎越薄弱的學生,擔憂程度就越高。最直觀的就是他們不愿意在課堂上主動表現(xiàn),因為害怕犯錯而被同學嘲笑。而小組合作學習則有助于舒緩壓力,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筆者通常把學生分為每4~6人一組,并挑選成績較好的同學擔任各小組組長,由他們幫助和監(jiān)督小組其他成員學習。要求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再向教師尋求幫助。筆者堅持把一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并讓各小組展示討論成果。相對于一對一的提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越來越有信心,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尤其明顯。學生在小組內(nèi)建立起自信心后,在全班同學面前表現(xiàn)得也更自信了。
2.養(yǎng)成穩(wěn)定又不失靈活的教學習慣
學生要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同樣也應該養(yǎng)成自己的教學習慣。穩(wěn)定的教學習慣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默契,提高教學效率。更重要的是,如果學生了解了教師的教學習慣,往往會積極準備,從而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的能力,很多學生的成就感就是由此而來的。例如,為了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筆者習慣采用“提問—回答”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由自己或本學習小組合作解決。起初學生并不習慣這種方式,不愿意或者不知道如何提問。但是堅持一段時間后,學生慢慢習慣了這種方式,即使基礎差的同學也會積極準備問題。這樣既讓學生有了參與的動力,又降低了他們參與的門檻。
當然,穩(wěn)定的教學習慣不是實行八股式的教學,而應有靈活變化,讓課堂氛圍更加活潑愉快,避免學生倦怠。
三、及時鞏固
在英語學習中,記憶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重復是促進記憶的有效方法,因此課后及時鞏固非常重要。除了堅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外,對基礎薄弱學生的課后鞏固仍應重視督促和監(jiān)督。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小老師”,以先進生督促后進生。如此,教師才不至于有心無力,同時還提高了“小老師”的管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那些自覺性不夠強的學生也得到了幫助和監(jiān)督。另一方面,取得家長的支持也不失為好的鞏固策略。但是,更應注意的是,基礎差的學生心理負擔較重,一般都急切地想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幫助。
四、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我們在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能看到所謂“為老師而學習,因老師而放棄”的現(xiàn)象,即個別學生因為喜歡某些學科的老師,非常努力地學習這些學科,反之,因為討厭個別學科的老師,就放棄了該學科的學習。這種現(xiàn)象盡管有些極端,但也足以說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教學工作的重要性。一位外語教育家說:“情感,與外語教學方法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它展示了教師和學生的凝聚力,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特別對于那些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痹谡n余時間,筆者喜歡與學生聊天,分享他們的快樂,解答他們的疑惑,也樂于從他們那里了解新時尚、新事物。只要不談學習,學生非常喜歡跟老師聊天。其實,盡管我們常常為學生的學習著急,也大可不必將“學習”二字時時掛在嘴邊。師生之間有了笑聲,距離也會被拉近,教學工作的開展也就少了很多障礙。
教學是一個教師與學生緊密聯(lián)系的過程,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一般都需要教師采用恰當?shù)慕虒W策略去解決。面向基礎薄弱學生的英語教學,更要采取系統(tǒng)化、多維度的策略,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傾注更多的感情與汗水,這是值得的,幫助每個學生取得屬于他自己的進步正是教育者的職業(yè)幸福感所在。
參考文獻:
[1]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張萬喜.如何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心理障礙[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05(12).
[3]樊德成.農(nóng)村薄弱初中英語教學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1(08).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安吉中學)